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0685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网友来稿)


        

      巩义市第一高中  王志钦

      教学目的和任务:

      1.了解中国新诗朦胧诗的特点;

      2.学习诗歌的欣赏技巧之一:朗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对诗歌感情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

      2.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朦胧诗的写作特点。

      课型:讲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

                    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心滤”的现实。

      一、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舒婷: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初中毕业以后曾去福建插队,后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

      三、讨论、学习作品

      ㈠自读第一小节,体会本节诗出现的事物所表达的感情。。

      ㈡挑选学生朗读诗歌。

      ㈢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并把握作品第一小节的感情及朗读方法。

      1.本节出现的意象: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

      2.作者修饰每个意象所用的定语:破旧、熏黑、干瘪、失修、淤滩上的

      3.表达的效果:给人贫困、落后的感觉。

      4.总结作者的表达方法:象征。①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②用来象征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如《白杨礼赞》、《小桔灯》。

      5.感情基调:深沉而悲痛。

      6.朗读注意事项:⑴语速:舒缓;音调:低沉;

           ⑵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词。方法:声音高、声音重、语速慢。

                       ⑶注意节拍、停顿:读每一小节最后一句“祖国啊”前,要稍微停顿,酝酿感情。诗歌的每一节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每节之间需要转换感情,朗读时也要停顿。

                       ⑷态度要放开,感情要投入。

      ㈣挑选学生朗读第一小节,并由学生评价效果如何,学生听取意见后再朗读一遍。看效果如何,再提问第二个学生朗读。

      ㈤教师示范朗读第一小节。

      ㈥学生自己按照这个方法理解朗读其余三个小节。

      四、挑选学生朗读全篇。教师总结,示范朗读。

      五、学生自己朗读体会作品的感情,练习朗读诗歌的方法。

      六、小结:本课的感情、表现手法、朗读的技巧。

      七、挑选一首自己喜爱的新诗,练习本节课学习的朗读方法。

      附:板书: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内容                     感情                  语调

      第一小节:贫困、落后的祖国           深沉、悲痛           舒缓、低沉

      第二小节:痛苦、追求的祖国           痛苦、希望              舒缓

      第三小节:新生、希望的祖国           希望、欣喜              高昂

      第四小节:养育、献身的祖国           深情、强烈    

            

       作者邮箱: beiqiaofeng0177@sina.com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祖国啊,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中科院一研究生只因失恋 手刃女友
下一篇:与朱元思书(论坛精华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