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36666  
标签:教师随笔
罗素简介


       

      1950年,当罗素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出时,没有人感到吃惊——作为一个涉猎众多社会科学领域并取得较高研究成果的哲学家、数学家、社会学家,罗素在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第50周年荣获该奖是当之无愧的。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eeiam Russel,1872--1970),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学者。纵观他的一生,我们可以这么说,他是当今时代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代言人,是西方思想解放与言论自由的见证人,其哲学真正体现了诺贝尔先生当初创设诺贝尔文学奖的初哀,他使诺贝尔的思想在新的时代得到新的光大:他们对人生持有相似的看法,两人都不但是怀疑论者,而且都怀有乌托邦主义的高尚理想,并且真正由于对现实社会的悲观看法而特别强调人类行为的理性化。  1872年,罗素出生在英国威尔士莫矛斯郡一个贵族世家。幼年时父母双亡,是祖母将他抚育成人。1890年他考人剑桥大学攻读数学,三年后转攻哲学。1908年成为剑桥大学讲师(后任研究员),这一年,他与人合作开始写作著名的《数学原理》,三年后,《数学原理》发表。  作为哲学家,罗素的主要贡献在于数理逻辑方面,是逻辑原子论和新实在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以此为基础的现代分析哲学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二战期间,还因为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但他仍不改此哀。罗素作为他生活的时代的思想界的泰斗,一直是当时全世界注意与争论的中心人物,研究。著述并应付多种挑战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责任。在人类知识和数理逻辑这两个领域,他的创获也是空前的。  在研究的同时,他写下了众多著作,几乎涉及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如《哲学问题》(1912)、《社会重建原理》(1916)、《神秘主义与逻辑》(1918)、《心的分析》(1921)、《婚姻与道德》(1929)、《教育与社会秩序》(1932)、《权力论》(1938)等。  1946年,74岁的罗素发表了著名的巨著《西方哲学史》,他深厚的功庇与敏捷的思维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罗素在书中提出研究哲学应当采用客观的态度,不论研究对象是谁,研究者应当先设身处地地站在研究者的立场,完全彻底地体悟其思想底蕴及全貌,方可做到公正地评判。此外,罗素还特别强调“我们必须学会坚持提问的权利,但特别注意在怀疑的同时不要丧失思想的敏锐。”  罗素一生的追求可说是力图作为大众良知最热烈的发言人,其著作总是能够出色地把艰深的学术思想深入浅出地普及于大众,这些著作即使是从纯文学的角度看,也是无与伦比的。他的《西方哲学史》。《人类知识的范围与界限》(1948)。《怀疑论》(1948),《权威与个人》(1949)以及《我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均无例外。1950年由于他“多产而重要的哲学著作,并以此成为人道主义与自由思想的代言人”而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1959年,罗素发表了《西方智慧》后,开始了《罗素自传》的创作,并在1967年95岁高龄之际完成了自传的写作。    

       
标签:教师随笔 罗素简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幼儿园(罗素)
下一篇:若是鲁迅先生活到今天……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