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说课稿
阅读:8637  
标签:说课稿
如何处理说课(论坛精华帖)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191

            

wcm6638

中级菜鸟

注册日期: Nov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18

 如何处理“说课” 

请教各位同仁,语文“说课”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算优?

 

  11-10-2001 07:13 PM         

 

 

  

 liyunqiu

初级小虾米

注册日期: Oct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67

 弄斧谈说课 

我认为说课应该注意三个方面: 

一.思路要清晰。一般情况下,常把说课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分析教材,确立教法,明确学法,阐明教学过程。因为是说,所以条理性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说课语言要凝炼生动。说课可以说是一言堂,没有配合,这时大家的注意力在说课人的每一句话上,因此语言的品质决定了说课的成败。 

三.教学理论要有一定的高度。说课其实是在展示自己对教学理念的把握高度,对教材的挖掘深度,是对教学效果的提前定位。其中要渗透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学理论及最新教育教学思想等,因为教师不能当教书匠,应该是教育家。 

不妥之处,请斧正。

 

  11-11-2001 10:28 AM          

 

 

  

 wcm6638

中级菜鸟

注册日期: Nov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18

 谢谢 

liyunqiu您好!谢谢您给予我的帮助。

 

  11-11-2001 07:38 PM         

 

 

  

 liyunqiu

初级小虾米

注册日期: Oct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67

 说课补丁 

不要客气啊! 

我觉得说课比讲课有难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口才、文才、教学基本功及教学理论等展示无遗。我还差得很远,希望我们多交流。并祝你成功! 

 

  11-11-2001 09:39 PM          

 

 

  

 xxhuar

超级龙虾

注册日期: Oct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122

 《拿来主义》说课稿 

【原文出处】现代中小学教育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199902 

【原刊页号】29~32 

【分 类 号】G31 

【分 类 名】中学语文教学 

【复印期号】199904 

【 标 题 】试说《拿来主义》教学 

【 作 者 】丁立新 

【作者简介】丁立新 作者单位:130041 长春市第十一中学 

【 正 文 】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拿来主义》,它是高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一册第三单元(议论文)的第二篇。 

  大纲对高中阶段在议论文方面就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如下:学生能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在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能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在写作方面能写一般的议论文,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分,且能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拿来主义》一文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方面的一篇杂文。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犀利幽默”是其语言特点。因果论证、比喻论证是其突出的论证方法。另外本文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作者写此文有极强的针对性,这与今天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半个多世纪之久。 

  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领会“拿来主义”的真正含义,懂得“拿来主义”基本精神在当前改革开放中的现实意义(教育目的)。 

  2.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3.学习本文运用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尤其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手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刚升入高中的一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把握程度还只停留在运用引证和例证这两种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来阐明一个道理的水平上,而其它的论证方法如较常见的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还未掌握,并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尚在进一步形成中。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1.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2.尤其学习掌握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因果论证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推理的逻辑性。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因材施教(这两点在下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将得到详细阐述)。其次采取如下方法:第一,充分预习。印发预习材料,要求学生课下预习,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理清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把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学习依次安排第一、第二两课时中,以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串讲、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训练为主;第四,为加大课堂容量和训练密度,借助微机等辅助教学手段。 


展开全文阅读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包括:理清文章层次,分析1~7自然段,分析因果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论证的内在逻辑性。 

  我首先谈一下我是怎样导入新课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条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设置导语如下: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鲁迅先生在30年代就继承文化遗产问题曾写过一篇杂文,我想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因果论证这一重点即难点的。在此我所把握的总的方法是:提出问题,给学生搭知识台阶,引学生思维上路,也就是说教者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材,由浅入深地设置一连串有内在逻辑性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经过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得出每一问题的准确答案,在这里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故我决定从如下三步着手: 

  第一步:从“果”入手,切中要害 

  问题:1.文题“拿来主义”的内容是什么?2.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而“原因”又是什么呢?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 

  第1题的设置针对全体学生,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抓住要点,同时为第2题的提出做铺垫;第2题的设置有一定难度,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此就很有必要搭知识台阶。 

  第二步:由浅入深,设置问题 

  问题分为三阶梯度,每梯度的问题即为一个高度的台阶,学生每得出一个答案就登上一个台阶,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第一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1.什么是“闭关主义”?2.什么是“送去主义”?作者依次摆了哪些事情来说明的?3.如何理解这两句话:A但终“不知后事如何”;B也可以算显得的一点进步了。第二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1.“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区别和联系?2.作者是怎样批驳“送去主义”的?3.“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含义各是什么?第三梯度:可设置这样两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批驳“送去主义”?有几点原因?2.作者对“ 送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至此第一步的第3题的答案就圆满了。 

  设置三个梯度习题的根据,主要是针对学情,因材施教。第一梯度适合全体学生、第二梯度适合多数学生我们时刻要以课本为蓝本,重在培养素质,以上习题主要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第三步:课堂训练、巩固成果〔出示微机图片(一)〕 

  (说明:如此设计训练题的原因在第二课时中,我将详细阐述,这里不赘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包括:分析8-10自然段,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 

  比喻论证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是本课时重点中的重点。对此重点的突破,我主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采用讨论和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交逐步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第一步:先搭知识台阶,由教者交待什么是比喻论证。在此主要体现教师为旨的原则。 

  第二步:分析8~9自然段,讨论这一部分论证方法 

  在此主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第八、九自然段可分别各设置这样两个问题:1.对待文化遗产有哪几种态度、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采用什么论证方法;2.“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1.对整个文化遗产是否一概而论,分为几类?分别如何对待?用书上话回答2.“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 姨太太”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哪一部分? 

  问题设置原因:第1题是基础,从而进行知识迁移形成能力,而且为第2题搭台阶,逐层深入,再采用设问、类比启发并辅之以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步:明确比喻论证与比喻句、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 

  问题1.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判断下面这段话是否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让学生讨论和回答,使其在分析对比中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 

  第四步:根据技能形成的规律,为了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设置了不同层次的训练题。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也应是多层次、多结构的。训练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巩固练习,而应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教师连贯、准确、富有逻辑论证性的讲述本身就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讨论题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课堂上知识进行形成性训练,及时巩固教学成果。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训练题。〔出示微机图片(二)〕 

  第一梯度:设计基本的简单的题目。第一道题目面全体学生特别是程度稍差的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喻论证方法。这是知识的内化、熟化过程。 

  第二梯度:设计辨析型题目。第二道题目面向大多数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深入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训练2使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辨析能力。这是知识同化过程。 

  第三梯度:设计思考性、创造性题目。第三道题目有一定难度,面向程度较高同学,同时使其他人得到启迪。通过训练1进一步完成知识迁移、培养程度较高同学的应用能力,训练2进一步培养其他同学的辨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3在讨论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这是知识的强化、优化过程。 

  第五步:回到课本中,学生讨论分析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训练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六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课外训练题 

  我校是首批办好的重点校,现在招收的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大,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布置分层次作业。 

  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按下列观点,写出论证提纲。 

  第一层次:在上述观点中可选其一。 

  第二层次:今天我们一方面要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步子迈大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 

  在上述教学中,没有改变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由于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的积极性,又以训练为主线,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微机图片(一) 

  一、字词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自诩、吝啬、国粹、残羹冷炙 

  2.根据拼音写汉字:bié进、脑suī、càn头 



展开余文  二、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 

  1.第3自然段运用的说理论证方法主要是—— 

  A.比喻论证B.类比论证 

  C.对比论证D.因果论证 

  2.第4自然段“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A.“抛来”动机良好,“抛给”企图较坏 

  B.“抛来”动机较坏,“抛给”动机良好 

  C.“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D.“抛来”和“抛给”的说法表面似有区别,但本质一样 

  3.第5段中有5处引号,对后4处引号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1处表示否定,第2处表示强调,第4处表示特指 

  B.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强调 

  C.第1、2处表示否定,第3、4处表示特指 

  D.第1处表示否定,后3处表示特指 

  4.3~7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对比论证B.类比论证 

  C.因果论证D.举例论证 

  微机图片(二) 

  一、思考回答: 

  1.“大宅子”、“孱头”、“鸦片”、“姨太太”各比喻什么? 

  2.比喻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二、选择题: 

  如果以“思想上应该装上‘窗纱’”为题,下面哪些论据采用了较适合的比喻论证方式—— 

  A.江河横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B.生活中的窗纱是为了防止苍蝇、蚊子、灰尘… 

  C.一切人都有爱美之心,西装革履、烫发口红,是时代的美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三、根据所给观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口述其论据,其他同学给以评析。 

  例如:观点——做事要有恒心,不间断,才能成功。 

  论据——(1)滴水穿石 (2)铁杵磨成针 

  观点:1.客观环境往往对人有很大影响 

  2.要掌握真本领必须勤学苦练 

  3.做事缺少必要的基础条件就不能成功 

  4.学生往往越过老师,后人往往越过前人 

由 xxhuar 于 11-13-2001 10:21 AM 最后编辑

 

  11-13-2001 09:46 AM          

 

 

  

 xxhuar

超级龙虾

注册日期: Oct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122

 高中说课材料《绿》 

对教学内容的总体思考 

散文,可以"铿锵得象诗,雄壮得象军歌、生动曲折得象小说,活泼尖锐得象戏剧的对话"。著名女作家冰心道出了散文的共性:散文不管用怎样的表现形式,作者总是要追求他的某种真挚情致的表现。 

教学大纲中对高中阶段的散文教学有明确规定:理解和分析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及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考纲中亦规定考生应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初步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挖掘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感受文字内外的氛围、情调和特色。而近年来高考试题对现代文阅读题型的设计也多侧重考核学生的理解分析力。 

《绿》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将要学习的第一篇散文。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有关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知识。借助本文要引导学生掌握从事与意相合、情与景相生的角度理解分析散文的方法。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脉搏,从而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艺术想象力。 

德育目标:体会作品中流露出的对新生活的热切 希望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依据 

1、大纲、考纲的要求 2、学生实际基于上述认识,我决定进行一下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把这篇文章作为一个范例,借助这一名篇引导学生学会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训练学生"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并把这篇文章放置到整个散文单元教学中去考虑,舍去旁枝,利用现有教材内容,紧扣文章语言点,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分析的能力。 

教 学重 点 

抓住最能透视文章神韵的词句,引导学生从情景相生的角度理解分析散文。 

依 据: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对应关系。 

依 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辅 助手 段:多媒体软件、计算机 

教 学方 法: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比较法:抓住特色,求同存异。练习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依据: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和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 

学法指导:从三个方面有机渗透学法指导:1、 讲解过程中示范和点拨。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自悟和总结。3、 练习设计中,引导学生运用、迁移。 

教学设想:在文章倒数第三行并不显眼位置上的"女儿绿",是朱自清先生自创的独具魅力可以辐射全篇的奇巧之词。由此切入,逆向推导,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变浓厚的兴趣为主动求学的动力,而且整篇文章的分析也可以由点到面,延伸到写景、状物、抒情各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绿色是大家喜爱的颜色,但大家听说过"女儿绿"?观赏过女儿绿吗? 如果没有请打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绿》。(引起学生对"女儿绿"的注意。) 

二、 请一组学生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十二三岁小姑娘"的特征。(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女儿绿"的具体寓意创设条件。) 

三、 阅读品析第三自然段 

1、 请顺着我朗读的引导,品味梅雨潭的绿是否具有女儿的魅力。目的:学生边听教师配乐朗诵,一边看屏幕上播放的梅雨潭绿意盎然的画面。(为学生品析梅雨潭的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第三段末的女儿绿与段前的博喻、比较、想象结合起来,由"女儿绿"这一点,延展到对文章写景状物各个环节的分析。) 

2、 教师示范引路,品析"招引、追捉"所显示的情与景。(通过教师精讲示范学法,有利于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3、 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品味分析"喻绿"、"比绿"、"想绿"的描写。注意启发学生从"十二、三岁"这个年龄段"小姑娘"的特征上去分析。 

4、 仿写练习: "我若能 …"写几个句子。(加深学生对情景交融的理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5、 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眼中的梅雨潭为什么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启发学生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经历。(把握情与景的对应关系,突破难点。) 

四、 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段。 

1、 动手为这段配上插图。2、 写梅雨潭的绿为什么要先写梅雨瀑、梅雨亭?(用画图带动对重点词语的品析。明确写景的内在连系。) 

五、 将全文连起来看,结尾重复开头的"惊诧",而且多出"不禁"二字,告诉了你什么?教师从人物称代上点拨。(明确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总结:如果说惊诧是文眼,那么女儿绿便是神韵凝聚的明眸。 

六、 练习:(练习节选自思果的《春至》,选文中也有对绿的描绘,但却是一种变化的绿。) 

(通过这一练习考察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抓住关键词句、从文章整体内容入手鉴赏散文的方法,达到运用学法、迁移学法的目的。) 

附练习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尽管百花百色,绿才是春色。天公一支笔,在大地上涂抹,涂一次绿一分,直到初夏绿得透不过气来为止。中国的山水画不是清绿,就是赭,师法的是自然。树林越来越密,树阴越来越浓,树上的裘越厚,人身上的衣服越薄,树枝露出的地方越少,人身上露出的地方越多。早有人打赤膊了,走上高冈俯看,但见绿成一片,也分出几等深浅,有带黄的浅翠,有带黑的浓绿。附近的树上还有夹了深绛、浅紫、灰白等等的杂色,深浅相间,织成奇锦。 

春天有味道,你可以闻到,不用说芬芳的群花了,就是青草也有朴实的香味,可以嗅个够。瞎子也知道春在哪里,春天可以接触到。脚下是软软的草。风吹在身上再也不刺痛肌肉,恰像温柔的手抚过,你只要出了门或者打开窗户,就知道季候。寻春最容易,处处都是。 

谁都知道春天的音乐最中听。天不亮枝头的鸟已经像青草一般等得不耐烦了。这些小音乐家组成乐队,一齐和鸣。也有独自高歌的,旁若无人。这些免费娱人的歌手闷了一冬,现在要痛痛快快施展一下本领,给春送来降临的口信。你要早起,要到树木时,要细心听。城市中人不免错过了听鸟,也错过了赏春──城里只有雪才是最显著的季节变化,因为灰色的水泥掩盖了一切。 (节选自思果《春至》) 

1、朱自清的《绿》从不同侧面表现"绿"的可爱,本文则是从不同侧面来表现春的可爱。它是从哪些侧面表现春的可爱的?答:从□□、□□、□□这三个侧面。 

2、朱自清描写的是"定格"的绿,本文首节写的是变化的绿。这主要是因为本文的 。 

3、本文写"绿"观察点有变化,交代变化的语句是: 。 

4、文中已有一句表达"寻春最容易"的意思,这一句是: 。 

5、"鸟已经像青草一般等得不耐烦了"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有 ,它要表达的意思是 。(可用文中语句略加组织作答) 

结语: 

叶圣陶说过:"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获;只要你动手就会采到晶莹的宝石。"希望大家课后能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阅读其它游记类散文,相信大家一定能采到晶莹的宝石。 

(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课外阅读中自觉的运用学法。) 


展开余文
说明:板书需要把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最简要、最直观、最形象地反映出来,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内容一目了然。本课的板书设计,文眼"惊诧"居中,上下左右分别是文章的关键词句。最后用弧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不仅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同时也在学法上给学生以启示: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文章。 

 

  11-13-2001 09:56 AM          

 

 

  

 xxhuar

超级龙虾

注册日期: Oct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122

 

《背影》说课教案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 余 迅 

我今天所说课的篇目是《背影》,它是人教版九年义务初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一、新大纲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新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训练学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思路,了解基本的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二、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三、初步学习各种阅读方法。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能力训练”的“阅读训练”项中特别强调了“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等。 

二、课文特点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棗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写得真挚而动人。此文在新教材中编入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从编者意图来看,显然出于以下几种考虑: 

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父母的生活与情感。因为新教材的第一册的编辑思想是根据反映生活的内容编排。第一单元即家庭生活,其中第一课《这不是一颗流星》是写祖孙关系,第二课《羚羊木雕》是表现同辈的朋友关系,此课反映父子关系,而第四课《散步》表现的是整个家庭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教材编辑的意图是要示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2、训练学生整体上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编者将此文的训练重点之一定为“中心与段落的关系”,意在训练学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据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册的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注意到与小学的衔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册教材的学习在整个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语文学法的指导、最基础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与良好语文习惯的培养。这三方面的要求是体现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当中的。 

三、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乃至我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差,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背影》这篇文章反映的毕竟是成年人尤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较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点“淡淡的忧愁”是很难让这些刚上初一的学生真正的领会。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样一些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在课堂上不做要求。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朗读的能力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体会中心与段落层次的关系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观察父母的生活与情感,主动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学重点是目标2、3 

课文2、3两段对于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与数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性的例子,从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说,“言”“荃”更为重要。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重点文段的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语句的理解。最后对“中心与段落的关系”进行领会与分析。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六、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四点 

1、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 

3、对基本语料的积累 

4、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七、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教学时数拟为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教学要点有:听读、朗读训练,语汇积累,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文章大致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具体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提问: 

1、在你的生活中谁最令你感动,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而在我们今天所学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谁是令他最感动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动的又是什么呢? 

(第一问的设计体现语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形象出发;第二问旨在激起学生的阅读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对预习的要求) 

二、朗读训练 

1、听录音朗读(选一段节奏舒缓情调感伤的音乐)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正音练习(幻灯出示,见附一) 

教师对这些词领读两遍 

3、朗读 

1、2段一组同学读,3、4段二组同学读,5段全班同学读,6段三组同学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们学生最薄弱的也是这一点,是顺其自然,还是切实去改变,我选择后者,初一时期是训练朗读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加以强化,到了高年级再去补已经很难有成效,心理学认为人发展某种能力具有关键期,朗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就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根据学生实际,初一第一学期朗读要求为正确,对一些学生读不准的词语,采用英语学习中学单词的方法,教师进行领读。) 

三、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批注要点 

1)、词语: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习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是个种发现式的学习过程,当然毕竟是初一的学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够有所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2、简要说说批注的地方并理由(找成绩好的同学,旨在给其它的同学做出示范,教师可在学生阅读时巡视,找那些批得较好的同学发言。教师可根据此收集反聩信息) 

3、词汇积累——课堂练习二 

(写完后对照课本,找出写错的字并改正)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习一方面设计听的能力,一方面练习词的意义,一方面练习正确书写,一石三鸟) 

4、阅读尝试练习(提问讨论)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理解记叙要素) 

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3)文中一共写了几个背影? 

4)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 

5)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简要说明理由。 

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重点讨论解决2、5) 

(尝试练习的设计的目的是检测整体阅读的效果,同时解决一些次要的目标。提问5的设计可视作是对此课的总结) 

四、作业布置 

1、将预习提示中的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抄写在作业本上。(语料的积累,习惯的培养,这类练习表面上看较为机械,但对低年级学生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课后练习七(不借助其它参考书,做错没关系,做在书本上)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的教学要点是重点段落研读、关键语句意义的品读、理清本文的层次与结构体会中心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比较阅读训练。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于基础能力和基本习惯,是整体感知课文,那么第二课时主要是突破重点难点、完成主要目标并进行迁移训练。第一课时的铺垫,第二课时是发展。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重点研读第五段(朗读、讨论) 

1、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一共写了四个背影,那么作者写得最详细的是那一个?朗读这一段,注意其中的一些词语,等一下要求大家写出来。 

引导学生研究删后补出的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拔 

A、两个“黑”字 

B、三个“布”字 

C、“蹒跚”“肥胖” 

D、“两手”“两脚” 

E、不要“向左”两字行不行,为什么? 

2、为什么“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不是“轻轻的”或是“小心地”?请一位同学表演一下? 

3、父亲为什么“扑扑身上的泥士,感到很轻松似的”,“似的”二字去掉可不可以? 

4、作者为什么看到这个背景“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又为什么赶紧拭干了泪? 

5、这一次流泪与第一次流泪有什么不同。与第三次、第四次呢? 

三、关键语句的品味 

1、前面我们通过第五段的阅读,体会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疼爱之情,那么,文中还有那些句子表现了这种感情? 

引导学生分析以下句子,并进行点拔 

A、第二段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B、第三段棗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送我去。 

C、他嘱我路上要小心····· 

2、作者是否一开始就体会了父亲的这种朴实的疼爱之情呢?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那些语句是互相呼应的? 

练习:完成课后练习五 

四、总结讨论 

1、文章的标题改为“我的父亲”“浦口别父”好不好,为什么? 

2、讨论上节课课后练习2、教师板书总结 

3、讨论中心与段落的关系 

A、2、3两段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B、第四段为什么不详写作者在南京与朋友的游逛? 

五、比较阅读训练:见附四 

六、小结 

七、作业布置 

1、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也许是······请你叙述一次让你让你最为感动的事。 

2、背诵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一节文字。 

(着眼于迁移与巩固) 

  

附一:课堂练习一(幻灯出示) 

选择正确的读音 

差使 交卸 

奔丧 迂腐 

琐屑 栅栏 

举箸 

附二:课堂练习二 

根据教师所说的意思默写出该词语 

1)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2)奔赴亲人的丧事 

3)乱七八糟的样子 

4)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5)凄惨暗淡,不景气 

6)有了空闲的时间,指失业在家 

7)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8)精神不振作 

9)细小而繁多的事 

10)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附三:课堂练习三 

不看书凭记忆补充下面这段文字中删去的词语。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攀在上面,再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附四:阅读课后练习八的文段,完成下列练习 

1、这个文段中所描写背影的语句是,从文中划出来。这一背影与朱自清在课文中描写的背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朱文通过父亲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自己的疼爱,最后表达的是一种对父亲的思念和老境不好的一种淡淡的忧伤,而此文的结尾两段表现的是作者对自己 的负疚的心情。 

  

附五、板书设计一 

背影 

朱自清 

圈点批注 字词、名句、段落层次、疑问 

见面的背景 祸不单行 祖母死了,回家奔丧 

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失业)家中光景惨淡 

开头 

四个背影 去买橘子时 

告别时 

泪光中的 

三次流泪 第一次 见父亲,睹家境,想起祖母 悲哀 

第二次 见背影 感动 

第三次 别父亲 

第四次 想背影 

附六、板书设计二 

难忘背影 ——点题 

父 家境:祸不单行 父亲疼爱儿子 

子 描写背影 别前:细心关照 儿子怜爱父亲 

情 买橘子: 体贴周到 

深 再现背影——思念 

注:这是为一个镇级中学老师所写的说课稿,学生底子较差! 

 

  11-13-2001 10:05 AM          

 

 

  

 桐叶

老鸟

注册日期: Sep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44

 干嘛要叫说课? 

我没有说过课,不过看了这两篇说课稿,觉得跟教案大同小异,无非是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过程那些内容啊。

__________________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11-13-2001 10:10 AM          

 

 

  

 liyunqiu

初级小虾米

注册日期: Oct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67

 请各位同仁对此说课批评指正 

《阿房宫赋》第一课时说课教案 

唐诗在古典文学中独领风骚,唐朝一些散文也是千古流传的名作,今天我的说课就是唐朝杜牧的《阿房宫赋》。 

一、 分析教材 。 

1、教材的特点及在本单元的地位。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阿房宫赋》为晚唐文赋,赋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赋讲究铺陈和声韵,而本文不但有华美的语言、和谐的声律,还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古文中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在韵文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在本单元中有极高的欣赏价值。 

2、教学目标和确立的依据: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以浪费为耻,引以自戒。 

知识目标:了解赋的特点,学习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 

能力目标:培养文言文的记诵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本课作者极尽铺陈秦始皇的奢侈和残暴,在结尾处点明主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作者借秦始皇讽喻唐朝皇帝吸取教训,这篇文章是指向统治者的。学生从中学到的是要艰苦朴素,不能奢侈浪费。 

《阿房宫赋》的语言绚丽多姿,朗朗上口,运用了排比.比喻、对等修辞方法。中学生正处于语言积累时期,鉴赏语言的能力非常重要,潜移默化积累语言知识,使有意而变为无意从而提高语言的品位,不但能提高语文素质,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本篇句句精彩,更适合诵读,语言的学习规律证明诵读是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新教材强调诵读无疑是育人之长久大计。 

3、教材重点、难点 : 

① ①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何在? 

② 本文的结构层次 

二、 说教法。 

《阿房宫赋》是课内自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取讨论法、发现法、联想法。用讨论法是为了培养学生探讨学问的好习惯,这是练习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发现法是来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联想法练习思维的发散,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为创造思维打下基础。学习课文,内容主要采取诵读法,语言学习的规律是模仿,模仿很大成分上要背诵,实践证明背诵确实提高了语言学习的质量。文言文学习必须强化背诵,这样做是事半功倍的。 

三、 说学法。 

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因为教法只有在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教师要研究学法。在本课教学中贯穿自学,引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目标。背诵时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意义记诵法,因为高中学生正处于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变的时期,记诵要和理解结合在一起,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导语:引出本文 ,讲文体特点及古今赋的区别 

(二) 用课件展示课题《阿房宫赋》让学生背诵全文(课前已做过预习) 

(三)课文背诵小测试。这是一个强化过程,学后马上检测,斯金 纳强化律证明及时强化学习效果要比不强化或后强化好。(用课件显示强化内容) 

(四)由学生讨论总结主要内容: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来历,阿房宫的外在形势,阿房宫的本体建筑,突出阿房宫的雄心壮观。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秦始皇的奢侈生活。 

第三段秦朝的灭亡,揭露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第四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课件设题)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每段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如第三段用一幅画表述秦朝的灭亡,第四段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五)迁移练习。 

采用联想的方式进行,让学生说出杜牧的诗。《过华清宫》《秋夕》《江南春》《清明》《山行》《泊秦淮》等。提问学生哪一首和本文的主旨相同。(用课件放动画) 

(六)布置作业。(课件结尾) 

板书 

阿房宫赋 

建筑 生活 灭亡 

教训 

雄伟 奢侈 残暴 

 

  11-17-2001 09:07 AM          

 

 

  

 wcm6638

中级菜鸟

注册日期: Nov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18

 评《阿》 

我认为“知识目标”未落实。在您的教学过程中,只体现了对课文的诵读,而对语言的赏析却没有落到实处。 

再有,想请教您一下,如果这不是一次说课而是一次实战,学生没有预习,您怎样在一课时内完成您的教学计划呢?

 

  11-27-2001 03:36 PM         

 

 

  

 liyunqiu

初级小虾米

注册日期: Oct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67

 那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对课文的诵读和对主题的挖掘;第二课时对语言和写作手法及基础知识进行学习。 

希望能继续得到你的指导!

 

  11-27-2001 07:09 PM          

 

 

  

 wcm6638

中级菜鸟

注册日期: Nov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18

 回liyunqiu 

上次的班门弄斧一定让您见笑了。我一直以为文言文首先应疏通文意,《阿》课有些句子还有一些生字都会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阿》课如果学生不做预习连课文内容都不理解如何进行“主题”一项?又一次让您见笑了。 

 

  11-28-2001 11:54 AM         

 

 

  

 liyunqiu

初级小虾米

注册日期: Oct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67

 交流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你不要谦虚!! 

我还有很多问题要请教同仁呢! 

你说的问题我分成两种情况,如果是难懂的诗文(《离骚》),就先通大意;如果浅显,就让学生先背诵,然后再分析鉴赏。请斧正!

 

  11-28-2001 09:55 PM          

 

 

  

 xxhuar

超级龙虾

注册日期: Oct 2001

来自: 

发帖数量: 122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一、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定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大纲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本文是作者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 

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 

面对此景,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少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 。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 

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 

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 

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 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 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确立重点为: 

1. 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 用典的贴切自然 

确定难点为: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二、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一) 教学过程 

引入 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入 

疏通文义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2、学生翻译课文,正义 (有省略) 

写景 

赤壁景物 

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 

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 

3、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明确写景的作用 

咏史 

英雄周瑜 1、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 

2、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 

抒怀 

作者苏轼 1、“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 

2、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3、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并适时进行情感和思想教育 

归纳总结 教师设问:本文是怎样将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由学生来回答,并总结出鉴赏诗歌的两个要点,并板书 

背诵全词 自由背后,再个人有感情的诵背 

布置作业 将本词与其他“赤壁诗”作比较 

(二)教法和学法 

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异同,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孰优孰劣。所以在教法和学法上主要运用比较法,辅之以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等。 

1.在分析景物描写时,设问:长江有汹涌的时候,也有平静的时候,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通过比较,得出景物特点及写景的目的。 

2.在分析咏史用典时,设问: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典的自然贴切。 

3.在分析情感的抒发时,在提出“人生如梦”是否消极颓废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将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与本词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本词情感的复杂性。 

 下载相关演示http://www.ruiwen.com/ftp/index.php...1033&download=1 

__________________

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内省 

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

由 xxhuar 于 12-17-2001 09:00 AM 最后编辑

 

标签:说课稿 如何处理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想起了鲁迅和胡适(论坛精华帖)
下一篇:读报偶感(论坛精华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