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3226
标签:
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的新、真、趣、活用
安徽省桐城市天城中学 余正明 231480
语文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益,已成共识,但怎样才能事半功倍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 插图求新
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教材配有大量插图(新版实验本和试验本也当如此),借助这些插图进行辅助教学,对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帮助极大。笔者曾将六册教材中的所有插图进行统计、归类。(详见下表)
附: 高中语文教材课文插图一览表
类别
分册 人物画像
10幅 故事场景
16幅 山水风光
8幅 物种说明
6幅
第一册
10幅
鲁迅横眉
黄河夜渡
廉蔺交欢 雨中泰山 三峡秀色 荷塘月色 河边榕树 石钟夜泊
荔枝
泡桐
第二册
7幅 包身惨状 如坐春风 荷淀歼敌
鸿门斗剑
天山奇景 蛙眼仿生
人类演化
第三册
8幅 祥林嫂行乞街头
葛朗台看守密室
鲁迅悼友 华夏二老上坟
别氏探雷
母亲散传单
刻舟求剑
雄壮山海关
第四册
3幅 秋公遇仙女
礼迎侯嬴 文山南归
第五册
9幅 陶潜采菊
屈子行吟
(2幅)
苏比入狱 毛遂斥秦
孟明受擒 蒋干盗书刘焦话别 兰芝织布
第六册
3幅
张衡画像
威尼斯水城风光
古代车马
这40幅插图可分成写人叙事、绘景状物、说明三大类,并以叙事场景为主,各册教材分布互有变化,其作用可归结为漫画式白描、形象生动的场景再现、山光水色以景烘托、借助画面直观说明。
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力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如《纪念刘和珍君》中鲁迅执笔在手的“无话可说”,那冷峻的目光中蕴积的对敌人的无穷的恨;祥林嫂风雪中拄杖行乞的苍苍白发和呆滞目光;葛朗台看守密室、数钱的专注活画出守财奴嗜钱如命的嘴脸;屈子被发行吟忧以天下的苦痛和陶潜的悠然忘我形成鲜明的对照等。这些插图以单个人物为画面主体,通过对人物肖像、表情、目光、须发、衣着等的刻划,传神地展示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悲或恨,或悠然或忧戚。在这里,寥寥几笔稍加勾勒,不求穷形尽相,却足以窥斑见豹,画中的精、气、神立现,可谓形神兼备。
而鸿门斗剑的千钧一发、电光石火之间让人为刘邦担心不已,而廉颇的负荆请罪,蔺相如的虚怀以待又让人为之感动。走向阴影如履薄冰全身蒙在套子中的别里科夫与日光中飞车的小伙、嬉戏的孩童简直身在两个世界。蒋干盗书自以为得计的好笑与苏比诚心向善却被警察关照的心酸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刘焦话别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刻骨铭心与毛遂面对强秦的大义凛然以及荷花淀中歼敌的快意又构织成生活的壮丽交响乐。
极富生活真实的画面再现了原作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将他们的爱和恨、悲和喜尽情展现,诗画结合,文字的情韵与画面的意境融为一体。同时借助具体直观的画面状难绘之景如在眼前,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场景化,学生理解课文就获得了最好不过的钥匙。
此外,高中课文极具份量的当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历代佳作描绘尽祖国山川的奇丽壮美,虽说诗中有画,意境深远,但终因对文字的领悟因人而异,毕竟不能尽享文字之妙。然而在文中穿插相关图画,状奇景如在眼前,效果可就大不一样了。雨中泰山的高耸入云、盘道回环曲尽登山人一步登天一览众山小的胸襟。月下树荫中的荷塘小路,或羞涩打朵或袅娜开放的荷花的清香让读者与朱自清尽情享用那偷来的难得逍遥的片刻欢乐,也能激发读者为国分忧的历史责任感。故乡榕树下以树干作船的孩童的顽皮,石条石桥点染的乡村风味更让读者身临其境,沉静在乡音童趣中如醉如痴。
说明文本以平实简洁的语言取胜,理解中并无文字障碍,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的狭窄、生活阅历的不足,对被说明事物未必都能理解,因此课文中的直观插图无疑应当引起语文老师的重视。
如眼睛仿生,同学们难以理解,而课文中展示的青蛙捕虫与雷达搜索的图象比较,将抽象的原理说明变成了形象演示。同样,古代车马又有几人见过?文中的两幅插图既解说了车的部件名称、结构功用,又整体再现了古代车舆的全貌。这样用图形直观解说,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通俗,教学方便快捷。
二、 质疑求真
教参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为语文老师所看重,课文的文意理解也多成定论,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迷信课文和教参的既定说法,而应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不同看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论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尤其是要学生不要绝对相信课文注解,如《鸿门宴》中“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教材注为:“[王之]王,使他为王。之,代咸阳。”对此,就有学生认为“之”不是指代“咸阳”,而应指代前文的“先破秦入咸阳者”,即注释中的“他”,因为其前一句“王与诸将约曰”句中的怀王当成为“王之”的实际主语,是“王之”动作的施事者,而“之”代“咸阳”显然与全句理解相悖。老师应当因势利导,尊重学生的质疑,何况,学生分析的极有道理。
展开全文阅读
又如教参对《鸿门宴》情节的三起三落归结为: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趋于紧张。二起是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乃叫项庄以舞剑为由,乘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高潮,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三落:一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还赐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而脱逃。”
我在讲解课文时,补充了这个材料,可是学生们却不敢苟同,纷纷提出反对意见。于是我就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极为活跃。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当堂作文,就这一问题发表看法,最后形成了这样的认识:
“三起”说法成立,而“一落”应是项王“默然不应”,使刘邦暂时化险为夷。“二落应是面对项伯的“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而项羽熟视无睹,终于让刘邦又逃过一劫。“三落”是项羽在樊哙闯帐后,不仅不怒,反而在称其为“壮士”之后一赐酒二赐彘肩三赐坐,大有惺惺相惜之意,面对“亡秦之续”的斥责,竟然是“未有以应”,是项羽的“隐忍”成全了刘邦。
三、 方法多变,讲求情趣
语文教学的新气象得益于教学思路的新变化,得益于教学方法的新尝试,全新的教学理念应贯穿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富有新意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大胆试用新方法,尝试愉快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就曾把兴趣看作优良教学的最重要的条件和手段,认为津津有味地学习的东西,能够很快地学会和巩固地掌握。他甚至认为,兴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主动精神。我们老师应该成为这个理论的实践者。
在讲解诗歌的对仗方法时,为了让学生形象掌握对仗的特征,我就讲了一个尼姑试对还俗的故事:该尼姑有心还俗,便出一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全是宝盖头字,对出下联者便可娶她为妻,结果一个船工以“漂流湖海浪淘沙”而鸳鸯成对。我引导学生分析上下联,发现下联对仗并不工整,原来尼姑还俗心切,嫁错人了。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介绍了这样一道数学题:“五雀六雁并重一斤,雀俱重,燕俱轻。一雀一燕交而处,衡适平.问雀燕各重几何?”此题一出,全场沸然,学生们兴味十足自不必说,听课的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思考起来。枯燥的文言词语解释与有趣的数学题联姻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
四、内引外联,拓展求活
建国以来,中学语文教材虽几经改版,但正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所感叹的那样,课文可读性差,知识量信息量明显欠缺,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节奏,师生阅读兴味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增补一些新内容以弥补现有教材之不足,是很有必要的。
1、学科渗透,文理渗透,以课外补充课内,解决部分学生“吃不饱”的问题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辟。”让学生不囿于现有教材的框框,在博大而深邃的文化宝库中去渴求无限的智慧,在一切美好的追求中成长便应是我们老师的共识。
在充分利用配发的课本和补充教材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拓展同学们的视野,触类旁通。如引导同学们运用地理学上的冲蚀原理来解释《梦溪笔谈》中雁荡山的成因,讲解《芙蕖》一文在复习初中《爱莲说》的同时,我深情地朗读了安徽作家陈所巨的《残荷》,而教《鸿门宴》《六国论》《赤壁之战》则又可调动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形成开放的大语文教学方式。
2、 开设专题讲座,强化知识系列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分册设几个单元,系统化的知识被化整为零,分解为可量化的知识点,散布于单个的课文及练习之中,在支离破碎的应试教育前提下,语文的整体文化魅力大打折扣。鉴于此,在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三复习阶段,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将相关知识由老师归纳和学生整理相结合使之条理化、系列化。如“中国古小说流变”、“唐代诗人的并称及风格流派”、“宋词的豪放与婉约”等等。既要让学生像守财奴那样去积攒零碎的知识,更应特别强调语文教学的系统化、系列化。容量大、线索清、特点明加上教师的知识底蕴,教学效果不言自明。
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读只能深入课文,但更要跳出课文,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写,将对课文的理解、启示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结合课文内容,命题作文,向文索题,依文仿写,就是有益的尝试。如下列作文题《读〈游褒禅山记〉有感》、《为蔺相如喝彩》、《朱自清散文二篇中的比喻》、《假如这条项链是真的》等等 。这种取材课文的写作方式既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同时又借鉴了课文的写作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写作文也就成了一件不太难的事,可谓一石双鸟。
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以开放的思维、视野将知识学活了,在老师这个领航员的帮助下学的轻松,学的愉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才能得到充分地体现。
(余正明 安徽省桐城市天城中学 231480)
标签:
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重视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下一篇:
致橡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