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反思
阅读:532  2015-09-06
标签: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弊端之我见 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弊端之我见

福建省南平市洋后学校  吴生福

我国是一个拥有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国家。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下不断发展和强大,同时更孕育和培养了无数的中华精英。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为着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然而,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却似乎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越来越不知道该如何教授语文课。当然,当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时,我似乎有所感悟。我不能说初中的语文教材有问题,因为我们的教材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可现今初中语文教学的弊端究竟是什么呢?初中教学的实践告诉我——

首先, 这弊端是误读新课标,造成了语文课种种不良现象。

现象一,文本涉及什么样的内容,就上成什么课。

一节初中语文课,上的是韩愈的《马说》,教师整节课没有接触课文,只是领着学生讨论什么是千里马,千里马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在识别与培养千里马的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什么?——这节课就出现了这样几个问题,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怎么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在文理不通的情况下,学生如何理解课文的主旨?没有文本的诵读与品味,学生如何感悟母语的魅力,如何继承与发扬祖国的语言文化?失去了语言的依托,主旨如何体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大自然的语言》上成物候课,《看云识天气》上成气象课,《死海不死》上成环保课,这还算不上什么,更严重的是很多年轻教师执教经典古文的时候,根本就忽略了古汉语常识和语言品味的教学,为了展示亮点,直接介入文章形象的分析。

现象二,为追求媒体效应,把语文课变成媒体的奴隶。

在今天,哪位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不用多媒体,就显得有点另类。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资源,引起课堂教学的革命,这是积极肯定的一面;但其负面效应,就是滥用多媒体,把语文教学变成媒体的奴隶和附庸。

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执教者洒脱的气质、流畅悦耳的普通话显示了一位语文教师良好的素质,其制作的课件——多媒体幻灯片更是流光异彩, “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油油的在水底软泥上招摇的青荇”、“康河的柔波”、“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那榆荫下的一潭”等等的优美意象均被形象为次第播放的精美图片和动画,伴随着优美的轻音乐和执教者的画外音把听课者引入诗的境界,课堂中多伴有唏嘘感叹之声。但这节课的问题是,在过多的画面压缩了学生语言形象再创造空间的同时,课堂语言成了电影的解说,在学生的失语中教学成了媒体的附庸,语言的品味与鉴赏几乎被挤出了语文课堂。 

现象三,为追求轰动效应,寻求语言之外的课堂“亮点”。

曾有在线网站的语文论坛上发有以“语文味斑竹”著称的深圳市教研员程少堂先生的《荷花淀》课例。程老师开宗明义就说,以往大家是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读小说,今天我们要从文化的角度读这篇小说。果然程老师从环境描写中从对话描写中从心理描写中归纳出中国的文化讲究和谐这一结论。这堂课的目标是明确的:从文本中挖文化,从比较文化学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的“和谐”内核;做法是粗陋的:与其说是从文本中挖,不如说以文本为引子,引出文化的话题;和谐这一文化主题与小说的联系是勉强的,它并不内于文本,更多是程先生灵感一现的个性解读。这是一堂典型的泛语文“语文课”。再说,“以往大家是从政治学社会学的角度读小说”,这个“大家”指谁?如果包括语文教师,究竟有多少语文教师这样做了?程老师焉知西方文化就不讲究“和谐”了?

你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解读语文,但白马非马,语文的核心是语言文化却不是文化,“一千个林黛玉还是林黛玉”,“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寻找自己的突破口解读一篇文章,这是个人的自由,文本的意义在于为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由建构的空间。但放弃语文教学的宗旨,牵强地附会文化,作秀,还是一如文革期间把语文课上成政治的附庸?

现象四,为追求信息含量,打造全天候效应,课堂成为无中心的大杂烩。

近来,笔者曾听过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执教者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内容涉及大自然风花雪月的经典诗文、有关物候学的科学知识、物候现象的各类图片、重视物候现象服务于各领域的成果和忽视物候现象或对物候现象不了解酿成的天灾人祸、物候问题的探究、物候资料的搜集等等,从已知的掌握到未知的探索、从自然知识到文艺鉴赏应有尽有;就教学方法和手段而言,幻灯片、课堂剧、诗文诵读、知识竞赛、讨论质疑无所不及。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其内容含量、环节设计和起承转合的天衣无缝,使你不得不佩服执教者的课堂驾御能力和幕后编导者的匠心独运。但这节课的核心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它还姓“语”吗?

现象五,为吊受众的胃口,随意课堂恶搞,玷污民族语言。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取悦学生而不负责任地课堂恶搞(多见于跨越时空的经典作品课堂剧改编或作文改写),把庸俗文化(情色、娱乐、追星、绯闻等)和大量的网络语言引入语文课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语言的精神品位因语文教学庸俗化,课堂教学挖掘不出丰厚的文化底蕴欣赏不到悠久绵长的韵味而在不断下降。

现象六,为追求标签效应,把语文课变成“课标”的模特,疑似炒作。

现在的语文课堂,不搞点标签形式,是不上档次的。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综合、实践的学习方式,如是,你走进时下的语文课堂,一定见到的情景如下:四人一组的讨论(一分钟或几分钟,不知讨论到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是否真正解决了什么问题)、质疑辩论、课堂剧表演、片段小品,再加上学生们稚嫩肤浅不着边际自以为是的回答和教师频繁而廉价的赞美肯定,正所谓教师得解放学生乐逍遥。这已经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为形式而形式的浮躁的哗众取宠。你怎么知道师生为文本语言的深沉品味和心灵震撼而引起的课堂沉默就不是精彩的对话?


展开全文阅读
现象七,忘记课程的目标和教学任务,课堂成为教师自我表演的舞台。

新课标对大语文概念的无边际界定和某些学者们对语文课程的广义文化学解读,以及获得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教师,这三个因素的奇妙组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作为语文教师基本内核的语文素养可以忽略不计,但你擅长什么就可以展示什么。

于是以革命的名义,他们尽情挥洒才情。一堂堂语文课就是他们的创作,不同的老师不同的修养和爱好,“作品”自然多姿多彩。如果你是电脑高手,语文课上就会有很多的动画展示;如果你是影迷,语文课就可能欣赏经典电影;如果你长于表演,你的学生就会经常改编课本剧;如果灵感上来,你还可以挂着语文的羊头兜售“文化”的狗肉。语文课就与教师的个人才情有太多的联系,借着课改的春风,拿着《课标》》做令箭,语文老师有一种“翻身农奴得解放”的快意。在翻身情结的驱动下,所有的“创新”都会被认为正当,所有的指责都会被“文化”一词轻轻挡回。语文教师欣喜地开掘空间,以为置身于旷野四面都是前进的方向。

语文就是语文,学习、运用、丰富和发展祖国的语言文化是语文课程的唯一要义。学会了语言就等于掌握了交际和文化承载的工具,领悟语言就是文化的熏染和人文精神的培植。在和语文课程紧密联系的语言、工具、人文和文化这四个概念中其内核就是语言,而工具和人文则是一切文化成果和现象的普遍属性。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模糊界定和某些学者对语文课程的广义文化学解读,使语文承受了太多的不该承受之重,使语文课程在外延无边际的延伸中缺失了自己的本体内涵。

其次,初中语文教学的弊端就是中考!!! 

提到中考,我想初中的教师都会有同感——说实话就是在折磨学生和教师。漫长的三年努力是艰辛而痛苦的。尤其是对教师。只有中考结束并得知学生的成绩后,一颗悬着的心才会放下。倘若中考成绩考砸了,也许你从此就失去了带初三的权力,更重要的是也许因为你一科成绩的不理想而耽误了学生考入重点高中。 

为了对自己“负责”更是为学生负责,作为语文教师只能按照中考考试的模式来组织教学。一句话: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来教去,一个模式永远不变。长此下去,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可语文的素养却未必有多大提高。当然,我并不否认有一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会得到提高,但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很低。甚至有的学生步入社会后,居然连最基本语文素养都不具备,很多东西还要从头学起。 

其实真正的语文教学究竟应该怎样教?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在漫长的自我学习和积累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语文素养高不高绝不是哪一位语文老师的教育结果。那么语文教师的教学就没用了吗?!绝不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个人认为教师在学生学习语文方面最大的作用就是正确的引导。教师成功的引导会激发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会指导学生科学而有方法的去学习语文,积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各种好的书籍,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运用汉语进行书写与交流。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富有深刻的美学价值和哲学意义。比如“汉字”,不仅美观而且意义深刻。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用审美的眼光和探究的心理去学习汉字,那么,学生才能真正的学有所得,语文教学才能真正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阅读”与“写作”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要想真正的学好语文,就必须得广泛的阅读各种书籍。读的多了,自然而然的也就功到自然成了。妙笔能生花自然是积累的结果。 

可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是怎样的一种现状呢?在中考的压力下,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更多的则是在故纸堆中摸索。老师累,学生更累。长久下去,学生自然对语文不感兴趣,更多的是将其当作一种升学考试的工具。一旦用不着了,也就弃置一边,不再理会。 

事实就是如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真的感到有些无奈。我是一名南平市延平区乡镇初中的语文教师。延平区语文中考试题有其特有的模式,可纵观语文试题同样是公式化,模式化。历届的初三语文教师按照同样一个中考模式教学,毫无创新。当然,也不允许教师去创新,因为成绩是第一位的。 

或者,我不该对初中的语文教学妄加批评,因为我或许还没有这个资历。但我还是斗胆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旨在抛砖引玉。

首先,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理论水平,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树立科学、完整的语文观和语文教育观,从而完整地把握语文的内涵与外延,语文的功能与特征等等,准确、全面地理解相关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其次,我们应尽力使语文教学紧紧围绕“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的目的来展开,同时“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克服自身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因为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全部,生活中处处蕴含着语文资源和实践的机会;也知道语文课程中人文内涵的熏陶、浸染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

最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日渐提高。大致说来,至少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不搞花哨的形式主义。教学始终以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出发点,踏踏实实地教学,老老实实地做人。

2、重视课堂上或课前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过程。在学生诵读感悟、想象体验、畅抒己见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精当的讲授和适时的点拨,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同时在讨论过程中,能共同得出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答案是必要的,但也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因为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

3、虽没必要将语文课上成语言分析课,但语文毕竟是以语言为载体,而且其中的语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特性等等。可以说,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这个民族的缩影。所以要重视语言教学,使学生通过对母语的学习和运用,激发学生的相关能力,培养学生尊重和热爱母语,从而尊重和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也是语文重要的本性所在。目前语文教学中淡化,甚至取消语言学习的趋势正是忽视了这一点。

4、事实上,朗读不仅是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同的运动,也不仅是对语文学习中注意力的维持、记忆效率的提高,对展开想象、感受情感、培养语感,以及对语音的感受能力、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赏力的提高等,都有显著作用。而且对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等也是极好的锻炼。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多训练学生的朗读。

以上的观点,纯粹是我个人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而发表的一点浅见,如有不当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同时我更渴望听到大家的看法和观点。

 

吴生福

标签: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普通话朗读 说课稿(人教版九年级选修)
下一篇:爱莲说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