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91  2015-09-07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优美的汉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课题 《优美的汉字》

作者 陈伟 单位 河北安新中学

教材 人教 版 高一  年级  梳理探究  必修 1 

课程简介 中国人学习语文,首先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汉字。本单元涉及大量汉字的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有关资料。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必修1中梳理探究板块的第一篇,梳理重在积累与整合,侧重于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探究重在发现与创新,侧重于文学与文化。从性质上看,梳理探究属于活动课。

内容分析 讲课之前,我反复阅读文本,认真揣摩本课的编写意图,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时,我决定从设计思路的条理性和连贯性上、从活动的有效性上入手,争取使这节课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操,从而达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情感价值的教育。使学生学有所获,老师和学生共同提高。自主赏析是教学的重点。教材设计的思想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通过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探究,个人探究,或者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学生分析 当前语文教学当中对汉字的介绍是个盲点,简化字在方便的同时也损害了汉字的美感,因而教材的编写也试图通过对古文字的学习让学生对汉字本身的美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了解一些中华民族的文化。梳理探究部分最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在教学中,既不能忽视不管,也不能只是教师的讲解,应该更多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梳理探究的主动性、体验过程的实践性。为此,本篇内容安排学生课前尽量多地准备、查找有关资料(占有资料),初步整合资料,课上与教师一同展示探究成果、分析资料并获得一定的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梳理汉字的知识,从音、形、意三个角度来欣赏汉字的美 。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梳理汉字的方法,养成自觉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培养解决语文学习中字词遇到的字词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从汉字的起源入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梳理汉字知识,深入剖析汉字内涵美。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梳理汉字知识,以及如何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合作探究:按照共同爱好原则自由组合成6个小组,确定一个专题,查找、收集有关资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做到导而不牵。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不仅屠杀我国人民而且也抢夺我国文化遗产,甲骨文当时就被日本人大批运回日本,那么甲骨文到底是什么呢?那么在早之前还有没有?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那么我们分别从音、形、意来感受汉字的美。 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设计回到问题:(第一组)在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看见上面刻着字,就觉得很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第二组)50年代,考古学者发掘出五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其中彩陶上有分散的几十个刻划符号。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

70年代,考古学者又发掘出六千年前的临潼“姜寨遗址”,其中彩陶上有分散的刻划符号102处之多。又有人认为这或许是甲骨文的祖先。

汉字与岩画同出一源。有的字形与岩画相同。有的字形与岩画相似。岩画是汉字的父母。中国各地逐渐发现了不少岩画。岩画的历史大约有一万年。汉字的历史从甲骨文算起大约有3300年。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检验预习效果。

二、汉字的演变 下面我们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我们找一组同学来说汉字的演变过程。 请一组同学来黑板填表

形成时代 代表性文字 主要载体

殷商 甲骨文 龟甲、兽骨

商周 金文 青铜器、石器

西周晚期 大篆(籀文)石器

秦 小篆 石器

西汉 隶书 竹简,帛

汉代 草书 帛、纸

东汉晚期 行书 帛、纸

汉魏 楷书(真书)纸

检验预习效果,了解学生课下预习情况。

三、探究学习(全班分六组,组长主持,同学讨论,记录员归纳,形成结论。)

听汉字的音美:

1.放部分《春江花月夜》录音

2. 从诗歌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充分讨论、小组合作探究、汇报成果:1.让一名学生主动朗读诗歌(从语音、语速、语调、情感等方面进行简单评价、指导)。

2.学生边自由朗读,边自主质疑字词句,前后左右互相交流、解答。 

3. 学生发挥想像,想像诗歌描述的画面。知人论世、置身诗境,回答问题。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分组探究解决问题,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锻炼学生朗读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

看汉字的形美

请小组展示课下找到的能体现汉字形美的物品。学生从汉字的笔画和字形的角度来谈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探究、汇报成果: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 ,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舞出中国人民的豪迈欢腾;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正奔跑出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我们也仿佛看到,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展开全文阅读
赤壁赋:



品汉字的意美:进行猜字游戏。

学生充分讨论、小组合作探究

看下面是什么字:

情。 学生分组回答,看哪个组答对的多。

这几个字按顺序分别是:人 大 女 又 目 耳 口 齿

三、汉字的构成 1.关于汉字的构成许慎在《说文解字 序》中指出汉字的六种构成方法,他们分别是?

2.我们应该如何分辨错别字呢? 请小组回答:

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

一般认为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请小组合作探究回答:

1.以音辨形

       对于因形近而产生的错别字,如果读音有异,我们在默读的时候,就可凭读音来锁定它。

例如:气慨,慨读kǎi,概读gài,此处应为“概”; 惦量  惦读diàn,掂读diān,此处应为“掂”  

2.以形辨形:

       对于不辨形声字形旁而产生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形旁的方式推断。

例如:拌脚石 

“拌”从“手”,是“搅和、争吵”的意思,而“绊”从“纟”,是“挡住或缠住,使跌倒或行走不便”的意思,应为“绊”。

3.以义辨形

       对于不明词义或误解词义而造成的错别字,我们可以采用逐一释义的方式来锁定。

例如:穿流不息  “穿流不息”,意思是“像河流那样不停流淌,形容人或车、船来往不断”;“穿”不合词义,应为“川”(河流)。

4. 结构推形

      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结构对称,词义也相对应,如果书写错误,就可通过对相应字形字义的辨析推断出来。

例如:兴高彩烈  ”;“彩”与“兴”对应,当用表“神色”的“采”。

5. 来源推形

          对于不解词语来源而写错的字,我们可以采用联想来源的方式推断。

例如:再接再历    “再接再历”来源于古代斗鸡游戏中的一个常见行为:为了使自己的斗鸡获胜,每次接斗时,都要在磨刀石上磨斗鸡的嘴喙,使它锋利;应为“砺”,现写作“厉”,不能误作“历”或“励”。

考察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的情况,

四、课堂小结 汉字的音、形、意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希望大家都能够沉醉在汉字的海洋里不知归路。

板书设计 优美的汉字

      音美——字正腔圆,抑扬顿挫

汉字三美 形美——方方正正,四平八稳

     意美——组合巧妙,意蕴丰富

教后反思 汉字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生活的艺术和文化的沉淀。本节课我力求使得理论结合现实生活,从学生的童趣入手,不让教学过程囿于理论的说教。

梳理和探究课的重点就在于学生的活动,以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学生的活动较为热烈。

说句实话,我非常喜爱汉字,但我对汉字始终怀着一种难以言表的虔诚和敬畏。备课之前就感觉底气不足,因此专门请教了我校的书法教师,在他的指导下,我对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构造,汉字的欣赏重新进行了学习,教学此课,我更深层次的领会到了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有一桶水,同时,学生在课下也是积极查找资料,锻炼了其自学能力,我相信通过此课,应该能唤起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增加其民族自豪感。

在合作探究环节,部分同学能够积极发言,勇于说出自己的理解。另一些同学还缺乏表达见解的勇气。在今后教学中,我需要注意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和提升!

 

陈伟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优美的汉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一字鲜活而境界出——诗词诗眼、词眼谈
下一篇:2015中国高中排行榜发布,人大附中位居第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