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69  2015-09-1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学习方法

    诵读与感悟、合作与探究、点拨与评说相结合。

  ★★学习目标

    1.掌握词的文体知识,了解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了解柳永及其婉约词的特点。

    2.反复吟诵诗词,品味语言,发挥想象,理解意境,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3.学习作者融情人景、虚实相济的写作手法;学习“点染”的表现手法。

    4.明确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技巧。

    5.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从而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课前预习

    1、完成《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

    2、查阅《学习指导》和《精析精练》了解作者柳永及其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

    3、识记有关词的常识。

  ▲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让我们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妙景色。

一、☆★检查预习

    1、《学习指导》“自主探究学习”部分。

2、作者柳永简介。

3、背景材料:

《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于是写此词投赠。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我们也不妨把它作为写杭州风景的作品。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4、识记有关词的常识。

二、☆★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试读。

2.教师范读。

    点拨:把握词的感情基调,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欣喜赞许之情,正确把握读音及停顿。

    3、自读。

三、☆★品味语言,探究鉴赏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

上阙主要描写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入。各句均有不同侧面:东南形胜——从地理角度;三吴都会——从都市角度;钱塘自古——从历史角度。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天涯” 侧重刻画“形胜”;“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具体描写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2、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词曲论》中说:“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态。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上阕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整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寥寥数语运用了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抗州的繁荣、美丽、富饶,西湖与钱塘胜景尽收眼底。】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好?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雄伟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沉重,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4、词的下阙是从几个方面抒写杭州风貌的? 

【词的下阕.首先从湖山胜状、四时风物、昼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穷其美好风貌;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 最后盛赞郡守孙何的声势和雅望,“烟霞”照应前边“云树”等自然景色.使对孙何的称颂与全词自然融为一体。】   

 四、 ☆★名句赏析,拓展延伸

    1、你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句?请加以赏析。

◆策略点拨:第一步,联想画面;第二步,赏析手法;第三步,品味修辞(包括词语使用);第四步,体悟情感;第五步,感受效果;第六步,综合表述。   

    例:“重潮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这句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十分精彩。写秀色山水重重叠叠,陆上是“三秋桂子”,水面则是“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使人忘记了桂子荷花本不同时,它们呈现在一副画面上,使词打破了时序的界限,让人陶醉在美丽的花丛中。


展开全文阅读
   2、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举出几例吗?

   【苏轼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睛后雨》)也是写山和水两方面的。宋之问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灵隐寺》写出了杭州有名的桂花。南宋杨万里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五、☆★合作讨论探究

1、总结本词在写景方面的艺术技巧。

【点染、铺叙】

2、总结本词的主旨。(词的内容与投赠之意有何关系?)

这首词上阙极力赞美杭州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极力描写杭州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风光,赞美了杭州人民安定欢乐的生活,客观上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现的繁荣太平景象,主观上含蓄巧妙地颂扬了拜谒对象——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

六、☆★课内同步练习

  一、阅读《虞美人•听雨》回答问题。

虞美人•听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①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②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断雁:离群的孤雁。②星星:形容头发花白。

    1.本词的词牌是           ,词题为          。依字数来看属于          。

    2,词人在结构安排上以上阕写          与           生涯,纯以形象,不着议论,到下阙单写“而今听雨”时,则               ,力度陡增。

    3.这首词运用               的艺术手法,高度简练的概括了人生道路上三个不同阶段,充分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高妙卓绝。

4.根据词中所写作者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心境,请把三个阶段概括为三幅画面,分别是:         

            ,                            ,                                。     

    5.作者用“悲欢离合总无情”来概括晚年的心境,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答案]

    1.虞美人  听雨  小令

    2.少年  壮年  夹叙夹议

    3.时空迁移

    4.歌楼夜雨图  江舟秋霖图  僧庐听雨图

    5.毕竟作者还在僧庐下听雨,因此不能说他的心境已淡然或麻木。只是历经沧桑,饱尝艰辛,对人生的“悲欢离合”已不在意,心理承受力更强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任选几句写一段鉴赏文字。

※※板书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人家——都会

云树、堤沙、怒涛、霜雪、天堑——形胜      铺叙----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繁华    

八、☆★拓展阅读

蝶恋花

柳  永

伫倚危楼①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②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③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④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

    【注释】①危楼:高楼。②黯黯:迷蒙不明。③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④强乐:强颜欢笑。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危楼"暗示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无言谁会”句既是独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句“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著的态度,词的意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雨霖铃》写作背景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倚红偎翠、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反映了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城(现在河南开封)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明确目标:

1、美美地听——感受词的语言美。

2、美美地读——语感训练。

3、美美地品——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掌握技巧。

4、拓展延伸

☆★第一步:美美地听——感受词的语言美。

播放录音。

(1)第一次听:进行语感熏陶,注意节奏。

(2)第二次听:感受词的意境,注意情感的运用。

☆★第二步:美美地读——语感训练。

(1)第一次读:再播录音,学生小声仿读。

(2)第二次读:教师范读一小节,作节奏指导,学生自主朗读训练。

(3)第三次读:抽检学生朗读情况,来个小比赛,看谁朗读得最好。(先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上片和下片,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

☆★第三步:美美地品——把握意象,品味意境,掌握技巧。

1.老师作诗词鉴赏技法指导

第一步,联想画面;第二步,赏析手法;第三步,品味修辞(包括词语使用);第四步,体悟情感;第五步,感受效果;第六步,综合表述。

(1)由意象品味意境。


展开余文
(2)语言:理解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

(3)写作技巧:把握写作技巧。

2.小组讨论:

(1)找意象,说作用。

【意象:寒蝉  长亭  骤雨  兰舟  烟波  暮霭  楚天  杨柳岸  晓风  残月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

(2)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说表达的情感。

【无绪  执手相看泪眼  无语凝噎(难分难舍)良辰好景虚设  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

(3)写作技巧的探讨:请同学们回顾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说说本词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诗词的写作技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虚实相生 对比 衬托 用典等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⑷意象分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三种景物与词人的愁绪有何联系?

【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问难以排解的惆怅相似;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相同写法的还有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个人体悟

请闭目凝神,通过意象想象离别场面,品味词中美的意境,然后说说你感受到的意境。(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评点谁的感悟最好)

4.小组交流讨论

鉴赏词中美的词句,说说你认为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词句美在哪里?

(学生堂上发言,其他同学评点,教师点评穿插其间)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美在捕捉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美在用白描的手法,极为传神地写出了千言万语又无言以对,泪眼相看,难分难舍,情意绵绵的眷恋之情。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美在展现了一个别后的暗淡景象,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充满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在将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为一幅画,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团聚,言尽而意无穷。又让这幅画出现在“酒醒”之后,让离人产生了浓烈的“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感,昨日离别情景历历在目,眼前凄清景象,前路“千里烟波”却还须前行,离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而“晓风残月”写出别后心境的凄凉冷落,“杨柳”则更添愁思。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美在写出诗人别后的孤寂,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

5.评选佳句

对比同学们谈的美句,结合刚才的评价,你认为哪一句是最美、最传神的千古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描述了一幅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情景:枯杨岸边,冷风出面,残缺的月亮挂在天边。

感情:景物的清冷,又使人想起昨晚“都门帐饮”、“执手相看”的眷恋之情,更觉得自己形单影孤,前途渺茫,抒发了词人浓重的哀伤、悲愁之情。】

7、这首诗多处写景.请分析这首诗在写景方面的艺术技巧

【写景上,词的上片所写景物多是实景,是借景抒情;下片和上片的“念去去”三句,多是想象之景,是因情设景。】

8、思考交流:古人说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你是否同意该说法?请谈谈你的观点。

☆★课外延展,能力迁移

一、运用本节学到的知识鉴赏张先的《江南柳》,并与本课学的《雨霖铃》相比较,说说它们的异同。

江南柳

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同:都写别情,都描写了别时的典型环境。都写了别后,都是情景相生。

异:柳词想象别后远行的情景,虚实相生。张词着重写送行者别后情景,而未写别时情事。】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秋暮、衰荷、乱雨、冷月;原因:五侣(或“单栖”)】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⑴上阕的景物描写对抒发感情有什么作用? 

【开头以“对”字领起,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渐霜风”三句写凉风、残阳、关河、楼头,境界凄凉而悲壮。“是处”两句由仰观转至俯察,叹息花木万物凋落之景象。“唯有”两句写长江水无语东流,人也沉默隐忧。上片写景,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思。】

⑵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帆船,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四、语言表达:

●端午节至,请你为同学发送短信送上自己的祝福。短信要具备鲜明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也可作诗词或对联,展现佳节风俗习惯,语言要有特色。70字以内。

●请从下面的文字中提炼出一个观点。

在校园里,无人监考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严格自律的学生来说,其实在哪里考试都是一样的。不想作弊的人就算没人来监考,也不会去弄虚作假。相反,想作弊的人,就算有人监考,也会想方设法去抄袭。无论有人监考还是无人监考,考生做的都是两份相同的试卷:一份是文化考试卷,一份是人格考试卷。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说真的有差别,那也只是无人监考的诱惑更大一些,作弊稍容易一点。毅力差的人会管不住自己,做出一些傻事。

 

王美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柳永词两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农村初中真、诚、信学校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实践》方案
下一篇: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