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20  2015-09-13
标签:教学论文
浅谈说读课型之我见
 浅谈“说读课型”之我见

                      田景贵

“说读课型”是中学语文阅读课型研究的十种基本课型中的一种。该课型通过边读边说、以读带说的教学模式教学。大致分为三个教学步骤:读课文,说内容;读课文,说句子;读课文,说特点。这种课型的语文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句子赏析能力,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说话能力等。

我国著名语法学家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弊端:“阅读课也好,作文课也好,都流行一套程式。教师按照这套程式去教,学生按照这套程式去学,都不必动脑筋。”现在语文教育界中,阅读课最流行的程式就是:教师在解题之后对课文进行划分段落结构、剖析讲解,然后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许多教参和教案书上对课文的分析往往也就是这几个方面,教师循规教学自然省事得多。这种程式教学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枯燥呆板,还严重租碍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而“说读课型”则很好地纠正了这种弊端。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实现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它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正确规律。

这里说的“整体”是指一篇完整的文意,“部分”是指构成一篇文章的词、句、段。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词、句、段是服务于整篇文章的需要而从属于文章的;从阅读的目的来看,人们是为了理解整篇文章的需要而去理解词、句、段的。教师在教学一篇文章时必须按照唯物辩证法中关于整体与部分统一的原理,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从学生的阅读心理来看,学生阅读课文时往往首先想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而不是想知道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因此,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说读课型”三步骤的内涵及其之间关系。抓好“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无疑对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首先,整体感知文章(读课文,说内容)要通过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把作者的思路弄清楚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以及思想感情。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要从作者的思路入手,弄清作者运用了哪些主要材料,初步了解作者有些什么表达意图。正如叶圣陶所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背影”这条线索,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那么文中通过“父亲的背影”饱含着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以及强烈的思念之情,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要精读重点的词、句、段。能确认词语在一定上下文中的特定的、单一的含义;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能确认因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使词语产生的临时意义及其表达作用;能确认句子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意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所谓“深层含意”是指句子在一定语境中所隐含的意义,就是人们常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求句子的深层含意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联系全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的背景材料。第二,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起的表达作用。第三,联系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第四。若是解释文中人物语言的深层含意,还应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分析。语段是联系句子和篇章的桥梁与纽带,语段的研读,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语段研读,把握句子与句子间的整体联系,进而理解每个语段的语言形象、语言意义和语言情感,可为篇章的阅读感悟奠定基础;通过语段研读,把握语段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整篇文章的语言形象、语言意义和语言情感。可为篇章的深入感悟创造条件。

最后,要通过读课文了解文章的框架。框架是文章思想内容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把握住文章的框架就可以说是从整体上把握住了文章的基本面貌。我在教学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文章分成两部分,即“百草园”为一部分,“三味书屋”为一部分,这样框架分明,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热爱和眷恋,对“三味书屋”枯燥呆板的生活及陈旧的封建教育的厌恶之情。了解了文章的框架,也便于学生记住文章的内容。

另外,这种以读带说教学方式还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现代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这一方面表现在词汇的比较贫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组织缺乏严密逻辑思路,语言材料显得零乱不堪。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能够获取并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贯主张以读带说,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还可以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不断的运用中,砥砺自己的语言,使之趋向完善。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上仅是本人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方法的初步探索,有待于今后教学实践的检验。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认定了一种方法,加以努力实践,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并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融会贯通,必能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语文阅读教学的良好成效。

 

田景贵

标签:教学论文 浅谈说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下一篇:德育故事--62个孩子的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