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1271 2015-09-19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沁园春长沙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新课程标准:
①细读文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领悟本词“含蓄”、“精炼”、“豪壮”的语言特点,从而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②通过感知、品悟、探究、拓展等活动过程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2.高考考纲、考点:
①抓住关键词句,理清诗歌脉络。
②学习本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以词的意象为切入点来鉴赏词的方法。
【自主收获】
一.认识作者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如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错误,但一般认为,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大于他的过失,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
二.了解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这年深秋,毛泽东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追怀在长沙的求学经历,因有此作。
三、了解常识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入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始于梁,形成于唐而极盛于宋。词初起时称“曲子”,后来称作“长短句”“诗余”等。词依长短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一章,称单调;两阕,称双调;三段,称三叠。词牌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等。词牌与词的内容并无必然的联系。有的词牌的下面另立标题或小序,表明作品的主题或作者写作的缘由。如“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标题。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词风格典雅婉曲;豪放词雄浑高亢。
四.积累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伴侣( ) 橘子( ) 百舸争流( )
劲风( ) 峥嵘( ) 气势磅礴( )
寥廓( ) 碣石( ) 挥斥方遒( )
沁园春( ) 逶迤( ) 浪遏飞舟(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 火势蔓延
轻歌慢舞 漫无边际
B.百舸争流 苛政如虎
道路坎坷 克敌制胜
C.苍海桑田 苍茫大地
满目疮痍 天下苍生
D.鱼翔浅底 材料翔实
神态安祥 周密详细
3.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奥巴马团队众口一词地向崔副部长传递乐观的信息,其目的是让中美关系不再陷入“________用事”的争执。
(2)我们可以超越芸芸众生、茫茫尘世,超越狭小的个人空间,昂首天地,将生命人格与精神情感,伸张于无限________的宇宙。
(3)火箭5连败中,内线整体呈现“受欺负”的局面,斯科拉也愈显________难支。
A.意气 寥廓 独力
B.义气 寥廓 独力
C.意气 辽阔 独立
D.义气 辽阔 独立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
A.“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B.王阿姨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这位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效仿起来。
5.加点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把行船挡住。
【合作探究】
一、熟悉课文,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本词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1.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明确:
2.理清思路:简要概括词的上下阕所写内容。
上阕:
下阕:
3.自由朗读,试行背诵。
二、阅读鉴赏
1.本词前三句按照正常语序,应是:寒秋时节,我独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滔滔北去。诗人为什么要把“独立”放在最前面?
2. 词中哪几句是描绘秋景的?这秋景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3. 这几句是由哪个字领起的?
展开全文阅读
4.诗人在描绘湘江美丽壮观的秋景时,用了许多传神的词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5.古人笔下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6.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诗人想到了什么?
7.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8.具体说说“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在词作结构中的作用。
9. 诗人都回忆了什么?从哪里到哪里?
10.问:上阕提出“谁主沉浮”这一问题,下阕回答了吗?
【巩固练习】
一、默写,填句。
独立寒秋 , , 。
看 , ; ,百舸争流。鹰 长空,鱼 浅底,万类霜天 自由。怅 ,问 ,
?携来百侣曾游。忆 。
, ;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 , ?
二.拓展延伸
1.下列文化常识学法不当的一项是 ( )
A.词最初称为“曲词”、“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写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因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
C.词依长短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的一段叫阕,又叫片。
D.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
2.拓展阅读
《咏蛙》(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慕晓玲
标签:
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沁园春长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老师,谢谢您 初一习作
下一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 (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