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1394 2015-10-20
标签:
教师随笔
看龙应台《不必追》(感恩亲情)
木娅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树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结束,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目光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也戴上耳机。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像,他的内心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以上是龙应台的《不必追》节选。
6岁,16岁,21岁。龙应台作为一个母亲描述的这一切,全都在我的想像中清晰地发生过,因此,她文字中淡淡的落寞,默默地叹息,横空而来击中了我。母子一场,过程不就是渐行渐远的吗。
他慢慢长大,离你的怀抱越来越远。现在他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宝宝,过不了多久他就会挣脱你牵着他的手飞奔向他的小朋友们。现在他还会抱着你的脖子嗲嗲地叫好妈妈妈妈好,变成大男孩子后他会以依恋母亲为耻。现在他还会捧着你的脸亲了又亲,可到了青春期,只怕一起走路都会跟你隔开一米远。现在你能听懂他说“系系”其实是星星,“乎乎”其实是叔叔,他用小胖手一指你就知道他想告诉你什么,他眼神一闪你就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但随着他长成大孩子,你渐渐不再明白他脑子里在想什么,他打死也不会告诉你,只会应付你敷衍你厌烦你,而你只能焦虑地猜,越猜越焦虑,越焦虑越想知道,越想知道越会试图跟他沟通,越沟通他越不告诉你。
每天早上,他比我们醒得早,一醒来就光着脚丫咚咚咚跑到我们房间,拉着睡眼惺松的我的手说,妈妈,起~~~~妈妈,起~~~~
出门时,他都会先堵到门口紧张地仰着小脑袋说,妈妈,不要~~~~
等电梯时,他会在门里边穿鞋子边探出脑袋,小手点着我们说,等~~~~
现在是他颠颠地追在我们身后,而我坐在行驶的车里,还心酸地转身看他带泪的小圆脸变小变远。以后,是我们关切的目光追随着他的背影,而他义无反顾地前行,头也不会回。
岁月至美就在于它必然流逝,亲情之贵就在于它行之将远。
本文出自木娅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31433e0100d8x7.html
标签:
教师随笔
看龙应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乡村教师》获2014迪拜国际摄影大奖
下一篇:
《认识自我》导学案 (粤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