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1078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浙江苍南县成教中心     朱伟    黄谊峰

一、课文悟读

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江泽民主席在这篇讲话中可说是:瞻前顾后,纵横北大百年;高瞻远瞩,激奋青年数辈。全文紧扣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这个中心话题,围绕国家民族的振兴展开论述,既讲了北大的百年贡献,又讲了今后国家发展的重任,同时也表达了对大学生以及全国青年的殷切希望。其中,把北大的百年历史置于中华民族的百年兴衰这一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则可说是匠心独运之处。

——北大建立于“在列强入侵、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北大一成立就承担起了“兴学图强”的历史重负,尽管这在当时是不现实的,但它却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开端,中国人民自救自强的发韧。中国觉醒了,北大也就诞生了。

——北大发展于“20世纪百年中,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和巨变”的时期。北大在这一时期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它“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的思想”。中国站起来了,北大也就长大了(它成为了享誉中外的著名学府)。

——北大必将腾飞于21世纪。新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的关键转变为人的素质的竞争。由此,我国迫切需要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这在中国肯定少不了北大。中国要强盛,北大当先锋。

纵观北大百年,我们不难看出,北大因中国而生,中国因北大而强。正如鲁迅先生概括的:“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这也是北大之为北大的原因,更是北大的精髓所在。

同时,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江泽民主席以切身体会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代,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另外由于北大的百年校庆是在五四 年节这一天举行的,而北大在五四中的地位,所以自然而然提到对当代青年的希望,要求青年们坚持四个“统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亮点探究

1、在一百年前,既然“单靠兴学显然难于图强”,但北大一诞生就必然地承担起“兴学图强”的历史使命。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探究学习: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一百年前中国的状况,这在文稿中有:“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我们的民族尚未掌握自己命运”。另外,还可引导学生适当地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如“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在这种大环境下,当时先进的人们看到了我们国家的落后,立志改变国家民族的贫弱状况,其中一部分人主张走兴学强国的道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国家强盛起来。可是事实教育了人们:这个愿望不过是空想,因为“先生总是欺负学生”(毛泽东语)。你中国的命运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手里,人家岂会让你强盛!其次,兴学图强却是当时中国走上抗争、挽救民族危亡的必然选择。兴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在于激人奋进,在于引人思索。在这方面,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经历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注脚。诚然,“这世上本无所谓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而北大在当时就是一个这样的探路者,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开端,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带着寻求新知识、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进入20世纪”。最后,必须记住兴学可以图强,但前提是我们首先能够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切不可片面夸大兴学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否定当时中国兴学图强的历史意义。

2、谈一谈对鲁迅先生所概述的“北大是常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的北大精神在文中都有哪些方面的阐述。

探究学习:北大精神的精髓在于爱国。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和巨变。这一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北大的影子。“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的思想”,北大培育出了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著名的进步学者,乃至毛泽东也是在北大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在长期的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北大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显示的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北大的这一精神也就是我们民族最可贵的一笔精神财富。

3、作者在文中谈到了自己年青时代在大学的学习历程,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样讲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作者提及自己大学时代的收获跟本文主旨——针对大学生以及全国青年讲道理、提希望——是一致的,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讲自己的切身体会,带有很感染力;二是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讲话生动活泼,让人感到亲切,增强了说服力;三是这段话在上下文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文中提到自己“在那段生活中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做人的道理和确立的人生理想,至今仍然受用”,使文意由论述北大百年贡献,转为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大学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所寄托的厚望,从结构上看,也显得十分严谨。

4、本文是为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而发表的一篇演讲稿,照理说,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北大的发展、北大的贡献、北大的前景上,但从篇幅上看,作者却把重点放在了对青年的讲道理、希望方面。这样处理是否妥当?请仔细阅读课文,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探究学习:分析此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进会分析:一是北大与五四运动的关系——五四运动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发动五四运动的是北大的爱国青年,北大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精神是北大精神的核心;二是作者的身份与时代的要求——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教兴国已是我国全民的共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领导,必然会对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提出殷切的希望;三是特定的时间——演讲时不仅是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同时也是五四运动79周年。

5、这是一篇逻辑严密,极富鼓动性的流畅的演讲稿,请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身份变化及其衔接关系。

探究学习: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握文体特点及处理技巧。从总体上看,在文中作者先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向北大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北大的百年历史进行概述和高度评价。然后,语风一变,又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告诫大学生们要好好利用大学时间,珍惜机会。最后,顺理成章地,以一个洞悉时代发展方向的智者,高瞻远瞩地向青年们提出了四点希望。真可谓一气呵成,文法情理相融。


展开全文阅读
三、选题设计

中国百年风云与北大沧桑

研究指向:

(一)研究方法

采用“历史研究法”:以过去为中心的探究,通过对已存在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总结历史意义,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对未来进行预测。

对选题的分析指导:

1、北大源起。

A、了解创立北大的时代背景。

B、把握创立北大的目的。

C、理解北大的创立在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要求:紧扣中国一百年前的社会状况,了解北大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2、北大的发展。(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A、了解蔡元培的用人观及其对北大的影响。

B、新文化中的北大 。

C、北大发起的五四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D、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历程中形成的北大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E、 解放后北大的发展。

 要求:寻出在中国历次变革中,北大所处的地位及北大给国人带来的精神财富。

3、北大前瞻。

A、新世纪的特征及对人的要求。

B、21世纪,北大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的作用。

C、北大成为“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时代必然性。

要求:尽可能地回答北大在新世纪里要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需在哪些方面多下功夫。

(二)参考书目

1、《全日制普通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国近代史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北京大学和“五四”运动》(作者:蒋梦麟)

3、《校园里的“真精神”——老北大的故事》(作者:陈平原)

4、《华盖集·我观北大》(作者:鲁迅)

5、《21世纪的北大人》(作者:王义遒)

四、备教卡片

1、新课文《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教学重点:

 从大的方面看,学习这篇文章的任务有二,是一思想内容方面的,二是语言文化方面的。前者来说,要了解江总书记对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高等学校和中国高等教育的关心,了解江总书记世纪之交对青年提出的殷切期望,并以此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所以,学习这篇课文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后者来说,主要是在这篇课文中落实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重点有二:①从分析篇章结构入手,理清全文思路;②探究文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把握全文内容。对第一个重点来说,因为这是一篇演讲词,内容清楚,结构清晰,语言浅显易懂,所以分析结构、理清思路并不难,只要先让学生用十几分钟时间读两三遍,再用几分钟时间讨论解决,就可以了。四个“统一”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可略加探讨,不必抠得过深。而第二个问题,涉及中国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历史和传统、科学技术、知识经济、人才竞争、高校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中学生不可能懂得太多,这些也不完全属于语文的范畴,跟历史、政治、教育等学科密切相关,所以课堂的学习不可能解决这么多问题,但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跟上时代脉搏跳动的节奏。

 人教社   温立三《关于高中语文第一册几 篇 新 选 现 代 文 的 说 明》

2、北大之父——蔡元培

蔡元培,1917年任北大校长,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在他任职北大期间,广聘各方英才:以西学见长的胡适;以中学见长但思想保守顽固的辫子教授辜鸿铭;连大专都没毕业的鲁迅;只有前清秀才的陈独秀;仅是中专毕业的梁漱溟。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奠定了北大的学术地位,使北大得以快速发展。

《教师博览》002/1

3、大学的主义:老北大的底蕴

北京大学以京师大学堂为名设立时,这所学校究竟要建设成一个样子,就已由京师大学堂这一“新政”措施出台有关的变法倡导者──康有为所提出的《请开学校折》中进行了设计,基本精神从八个字上体现出来:“广开学校,以养人才”,而且他从四方面分疏了这一中国最初的大学理念。一者从鼓舞国民士气、维新图强出发,新学校的开办比旧科举要为优,而且是“急补养以培其中气”的“最要”措施;二者古典社会以科举取代学校,人才渐少,国运亦衰;三者观察当今欧美强盛原因,“以百业千器万枝,皆出于学,作而成之故。”四者政治经济上的变法举措“可急就”,但“兴学养才,不可以一日致也”,“其事至繁,非专立学部,妙选人才,不能致效。”可见兴办学校,尤其是大学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大学在定位上的特殊性。而大学与政治经济事务的区别、与以“学”即思想与知识为象征性标志的独特性,在康有为处已得到清晰认知。

京师大学堂在度过了维新运动失败的危机之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正式称为北京大学之前,学校当局就明确强调学校的基本精神是“为国求学”,对学生的的要求则是“努力自爱”。如果说这为北京大学奠定了办学方向,那么,191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后,尤其是蔡元培作为北大校长,便将京师大学堂的一些基本观念具体发挥或明确阐释为具有鲜明的自由主义倾向的大学精神。作为一校之长,蔡元培强调“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而大学机制,则有保护自由进行学术探索的必要,“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后者就是为今天的大学教育研究者所赞不绝口的“兼容并包”的自由主义办学思想。这一思路,为50年代以前的北京大学当局所继承。在学校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学校当局相对自由化的办学主张,社会政治统治者自愿不自愿的“容忍”,北京大学作为现代大学的底蕴获得了可靠的支撑。因此,大学的主义在这一段时期具有成长的宽松空间。所谓大学的主义,是指大学按照自身的逻辑显现而出的特性,即源自西方近代社会变迁产生的、大学所具有的相对于政治组织体制而言的独立性,具有的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的自由性,具有的相对于社会分工专门化定势而言的包容性,具有的相对于组织化社会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具有的相对于实际社会生活现实性而言的理想性,具有的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与传授知识的超脱性等等。大学的主义,是免除了政治压抑、经济控制、文化约束等等从外部限制大学的危险、因而具有自由主义办学倾向的、非意识形态化特征明显的教育理念。它不为制造某种牌子的政治继承者运转,也不为获得惊人的经济效益规模化的生产所谓合格的劳动者,更不为发展某种带有霸权色彩的体制化文化提供后备军。它运作于现代大学从中世纪西方产生以来就具有的自由地进行思想创造、系统地传授知识的“大学精神”基础上。大学,是牵引现代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不是尾随政经巨头的“哈趴狗”。

而具体到以北京大学代表的“大学的主义”,则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一,大学成为自由的思想发育地;其二,大学成为各种观念并存的宽松地;其三,大学成为影响社会(而不是相反)的策源地。从第一方面来看,北京大学是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发育地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属引介。即从西方输入古典中国文化中缺乏的自由理念,以求改造中国文化;第二阶段属消化。即结合中国文化现代处境,将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理顺。第三阶段属自立。即创立汉语语境的自由主义论说。到第三阶段的发展,依托的地域已转移到港台海外。而前两个阶段则都与北大直接相关。改名北大后的首任校长严复,是引介自由主义进入中国的著名思想家。而同样担任过校长职务的胡适,则是自由主义在中国得以消化,即使得自由主义成为汉语学术论题的关键人物。自由主义与北京大学、现代教育理念与大学机构在此融合为一。自由主义之作为现代社会运动的中心理念,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此而言,北大作为自由主义的引介机构、作为显现现代大学与自由主义的亲合关系的学术单位,象征着大学的主义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


展开余文
从第二方面来说,北京大学是自由主义的阵地,但学术的自由主义立场与办学的自由主张应当互容,才表明这种自由主义的真实性。换言之,自由主义作为思想立场,与其他思想体系是有差异,并有排斥性的。但自由主义作为教育思想导向,则必须与其他思想和平共处,共存共荣。北大由蔡元培奠立的“兼容并包”的办教育理路,正好在后一方面显示了它的自由主义特性。而北大最辉煌时期,自由主义的胡适、激进主义的陈独秀、保守主义的梁漱溟都在北大宣泄自己的观点与思想。蔡元培代表了北大当局的自由办学思想,胡陈梁的并在代表了北大学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北京大学能够被人以“标新立异”来述说其引领50年代以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荣耀史的基本根据。而这一格局反映为大学体制,就是今天还为人津津乐道的教授治校。教授治校,既指教授可以自主地从事学术研究,也指教授对大学事务的自主决定权。这在老北大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大学的主义”可以支配大学,意味着大学自身处于主动的地位。

再就第三方面来分析,北京大学历来以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来显示现代大学的独特地位与社会功能。这点可以从三个支点上获得确认:北大是现代中国的思想库;是现代运动的发源地;是现代生活理念的“生产商”。现代中国的三大思潮──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保守主义的头面人物,都少不了北大人士。现代运动,尤其象五四那样影响与制约现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运动,直接发源于北大。而现代生活,即介入公共生活的热情远远胜过对个人一己私情的关注这样的生活方式,与北大人也紧密联系在一起。北大人那种对社会事务的热情参与,对国家大事、尤其是关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的关注,对公共政治问题集群性地表达意见的方式,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50年代以前的北京大学,当之无愧地是中国现代大学的象征,是“大学的主义”之存在的证明。

《大学的主义与主义的大学──北大百年与现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嬗变》(作者:任剑涛 )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在庆祝北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语言的清晰性一——避免歧义》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话题作文审题三要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