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403  
标签:教学论文
巧用辞格解题
312050 绍兴县越崎中学 张云荣

        为了使文章说理更形象、更透彻,作者有时会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整体上把握住比喻的本体是什么,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何在,比喻句的深层含义又是什么,是理解句中词语、句子和语意必需的前提条件。例如: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在这里,作者用这个比喻意在说明什么呢?仔细分析后就会知道这是鲁迅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评价那一次请愿活动,以煤的形成为例,以“投入”与“结果”的反差,来强调历史的艰难,以警示爱国学生应认识道路的艰险,应选择斗争方式,进行更有效的斗争,千万不要作无谓的牺牲。因此,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比喻句,对句中的词语的理解才不会有困难。

         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有不少的题目运用修辞的知识来思考解答,也会觉得方便而容易。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十八世纪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

 题目:请用文中词语,稍加组织,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的衔接。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说明当时                           的现象。

要解此题,首先得弄清两个比喻要说明的本体。如果把“批注家”、“批评家”当作说明的本体,那就误入歧途了,因为“例如”领起的事例和其后的两个比喻都是承接“另一方面”,对“另一方面”的“事”作进一步阐释的。两个比喻的喻体是“事”,那么两个比喻的本体,也只能是“另一方面”的那件“事”,即“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概括起来说,这两个比喻都是为了说明“新风气”要“拟古认宗”这一件事的。本题答案应为“新风气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再看2000年高考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a_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b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c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1、多读如果彻底。 

 2、少读如果彻底。

 3、多读而不求甚解。

 4、少读而不求甚解。

 5、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6、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235     B.136     C.245     D146

这是一道语言衔接题。为便于说明,假设要填入的三处依次分别a、b、c。仔细阅读分析题目及内容后就可发现,b后面是一个比喻句的喻体“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那么要我们填入b处的应该是这个比喻句的本体。而这个本体是3、4中的那一句呢?根据比喻的特点,本体和喻体之间一定存在相似点,喻体“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是指到了有很多东西、珍奇满目的地方,本来可以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因没有实在的目的,最终落得“空手而归”,什么也没有得到。用这个过程来比喻“读书”一事,显然指的是书读得很多却什么知识也没有得到,即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应是“多读而不求甚解”也即b处应选3,由此再结合分号前后的并列关系和第一句的语意,就可推断a处要填的应是2。同样,注意c后句喻体的特点,也不难在5、6中选出5来,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

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在永定河古道上,有片绿海无垠的榆垡万亩林,林子的核心部位有座神秘的院落,院落门前挂着一块引人注目的牌子,牌子上写着“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

   2、在永定河古道上,有片绿海无垠的榆垡万亩林,一座神秘的院落就建在林子的核心部位,院落门前挂着一块引人注目的牌子,告诉人们这是“北京濒危动物驯养繁殖中心”。

很明显,读起来①句的语气更连贯,衔接更紧密。顶真的好处即是上递下接,衔接无缝,语势酣畅。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考点,涉及了语言的衍接,句子的仿写,现代文阅读等题型,因此,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无疑多了一把解题的钥匙。

标签:教学论文 巧用辞格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陈奂生上城》简析
下一篇:“缦立”解(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