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930
标签:
备课资料
谈《夜》的修改艺术
江苏省海安农业工程学校 陈志祥
老一辈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的短篇小说《夜》,原先发表在《小说月报》第十八卷第十号上,收入《叶圣陶文集》时,作者在语言方面作了一百多处的修改,将改文和原文对照比较,研究叶先生的修改实例,既能学习叶先生对语言表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又能通过两相对照,比较具体地学习其用词造句、选词炼句的艺术技巧。
一、精心锤炼词语、句子
1.[原文]她看孩子因为受着突然的打击,红润的颜色已转成苍白色,肌肉宽松不少了。
[改文]她想孩子因为受着突然的打击,红润的颜色已转成苍白色,肌肉宽松不少了。
“看”跟宾语――孩子身体的变化不吻合,因为事实上孩子的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改文将其改为与宾语配合得当的“想”,避免了原文的毛病。
2. [原文]忿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的全体,语声毫不顾忌地哀厉而响亮。
[改文]忿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的全身,说到后段,语声转成哀厉而响亮,再不存丝毫顾忌。
“体”和“身”属同义词,都可以指“身体”。但在现代汉语里,表示整个身体时用“全身”,而不用“全体”。因为“全体”指各部分的总和,各个个体的总和(多指人),如“全体人民”。所以改文将“全体”改为“全身”。
上文已交代老妇人“以下转为郁抑的低诉”。原文又突然说“语声毫不顾忌地哀厉而响亮”,这就与上文相抵触,为了前后照应,改文加了“说到后段”和“转成”两个词语,这就合情合理了。原文中的状语“毫不顾忌”跟中心语“哀厉而响亮”不能搭配。实际上,“毫不顾忌”不是修饰“哀厉而响亮”,而是陈述“语声”,因此改文将其后移,并增加“再不存”作谓语,与其构成分句,这样不仅改正了语病,而且更加突出了老妇人无忧无虑的神情。
3. [原文]是四十左右商人模样的人,眼的四周刻着纤细的皱纹形成永久的笑意,眼睛颇细,……
[改文]是四十左右商人模样的人,眼睛颇细,四周刻着纤细的皱纹形成永久的笑意,……
改文对原文的句序进行了调整,这样使作品的描述更加合乎事理。
4. [原文]她站起来走向楼梯,……
[改文]她站起来朝楼梯走……
改文和原文不只是“向楼梯”做“走”的补语还是状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表达的意思不同,“走向楼梯”,“楼梯”是“走”的目的地;“朝楼梯走”“楼梯”只表示“走”的方向,改文表意准确,因为事实上老妇人是要把大男抱到楼上去睡觉。
5.[原文]气,怎样消散消散而终于断绝?
[改文]气,怎样消散而终于断绝?
动词重叠后表示时间的短暂,或表示动作的反复,或带有尝试的意味。这句中的“消散”重叠后,无上述这些意思,所以无须重叠,删去它,语言更简洁。
6.[原文]这何必,就说姓孙又有什么要紧?
[改文]这何必,这何必,就说姓孙又有什么关系?
改文重复了一下“这何必”,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这样更能表现“阿弟”听了老妇人的话以后那两种“莫可名状”的恐惧心理;同时也衬托出老妇人由懦弱、恐惧变得坚强、勇敢的性格特点。“要紧”有“重要”和“严重”的意思,这两个意思用在这里都不恰当,这里是说“说姓孙”对有关的人和事物的影响,“关系”正好表示这个意思。
二、合理对待文言词语
7.[原文]大男乖的,你姓甚?
[改文]大男乖的,你姓什么?
“甚”是文言词,改为“什么”,音节舒缓,便于朗读;词义明确,容易听懂。
8.[原文]……十来棵大黑树立在那边,树下一条一条死白的东西就是要棺木。
[改文]……十来棵大黑树站在那边,树下一条一条死白的东西就是要棺木。
“立”在现代汉语里,尤其是口语里已经不再适用,“为看的人着想”,作者改变了喜欢搀用文言成分的习惯,将其改为“站”。
三、严格注意语言规范
9. [原文]老实说,我心里难受了,回转头,不想再看。
[改文]老实说,我心里难受了,回转头不想再看。
原文中的“回转头,不想再看”,是两个分句,两个谓语都比较突出,没有轻重之分。改文将其间的逗号去掉,变成连谓式,“不想再看”表示目的,“回转头”表示要达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行动,陈述的重点在“不想再看”,这样更加突出了敌人的残酷。
10.[原文]枪,看见过的,兵,警察背在身上,是乌亮亮的根管子。难道结果女儿女婿的就是这东西么?
[改文]枪,看见过的,兵和警察背在身上,是乌亮亮的根管子。难道结果女儿女婿的就是那东西么?
并列短语做主语,字数较多,用逗号,字数极少用顿号。因此改文将逗号换成和顿号相当的连词“和”。
原文中的“这”指代远处的杀害女儿女婿的“枪”,不准确,改成“那”,称代就明确了。
11. [原文]把她(映川)养大来,象象样样成个人,在孤苦的我,不是容易的事啊。
[改文]把她(映川)养大来,象象样样成个人,在孤苦的我,不是容易的事啊!
改文将句号改为感叹号,能更好地表达老妇人独自将女儿抚养成人的艰难,抒发她对女儿被害的惋惜之情。
12. [原文]她怕楼上的灯光招惹另外的是非。
[改文]她怕楼上的灯光招惹是非。
改文将结构松散的“招惹另外的是非”简缩为“招惹是非”,使结构紧密,表达精炼。
13. [原文]阿弟……走进屋内,向四下看一周,便一屁股坐下来,张开了口腔喘气。
[改文]阿弟……走进屋内,向四下看了一周,便一屁股坐下来,张开口腔喘气。
改文为了明确表示动作的完成,在“看”字后面添了一个“了”,“张开了”的“了”是可有可无的,故删去了。
展开全文阅读
14. [原文]远处树同建筑物的黑影动也不动,……
[改文]远处树和建筑物的黑影动也不动,……
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和”和“同”现在有分工的趋势和必要,一般“和”作连词,“同”作介词,上例中的“树”和“建筑物”是并列短语,因此改文将“同”改为“和”。
15. [原文]汽车奔驰而过,笨重的运货车有韵律地响着的铁轮,……
[改文]汽车奔驰而过,笨重的运货车的铁轮有韵律地响着,……
原文“笨重的运货车有韵律地响着的铁轮”缺少谓语,改文将“铁轮”移到前边作“响着”的主语,让“有韵律地响着”这个偏正短语作谓语。这样表意顺畅,句子完整。
16.[原文]女儿女婿的声音笑貌,虽只十天还不到,似乎已隔绝了不知几多年。
[改文]不接触女儿女婿的声音笑貌,虽只十天还不到,似乎已隔绝了不知几多年。
原文中的“声音笑貌”与后边的谓语“只十天还不到”搭配不当,改文在句首加了一个谓语“不接触”,主语“老妇人”承前省略,这样前后搭配十分恰当。
17.[原文]他引我向野里走,一路同我谈。
[改文]他引我向野外走,一路同我谈。
原文的“野里”,听起来要同“夜里”相混;改文“野外”就没有这个缺点了。
18.[原文]今晚那老妇人却似感得特别安慰;……
[改文]今晚那老妇人却似乎感觉特别安慰;……
改文将“似”换成“似乎”,增强了声音的响度和节奏感。同样道理将“感”换成“感觉”,删去结构助词“得”,这样更合乎现在的语言习惯。
标签:
备课资料
谈《夜》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杜鹃枝上杜鹃啼(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当班主任的十大理由(论坛精华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