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888  
标签:教学论文
谈记叙文材料的来源和积累(教师中心稿)


      大兴区黄村八中  袁洪智

      记叙文,要写生活中的人和事物。写进文章的这些人和事物,就是文章的材料。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古人所谓“文章本天然,妙手偶得之”也是在占有了一定材料后,才达此境界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手头没有材料,无论多高的“妙手”,也是很难“偶得”的。同学们写文章,有时文思汩汩,顺畅淋漓,一气呵成;有时,搜肠刮肚,捉襟见肘,却难于成文,就跟是否占有材料有很大关系。既然记叙文的材料这么重要,那么,这些材料从哪里来,怎样积累这些材料呢?下面跟同学们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1、材料来源于生活

      宋代朱熹有这样两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常用来比喻写作只有不断从生活中吸收养料,才能写出富有活力的好作品。生活是我们写记叙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根据同学们的阅历、生活范围,可侧重从以下几方法进行记叙文材料的积累:

      (1)家庭:包括家庭成员以及成员间发生的事情,家庭生活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等。

      (2)学校:包括师生及师生间发生的事情。例如,有关学习、友谊、交往及成长等方面的事情,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等。

      (3)社会:包括社会上各种人和事。例如,各种场景、各种活动、风土人情、新人新事及自己参予的社会活动及社会实践等。

      (4)回忆:对自己经历和接触过的人或事的回顾。

      (5)想象:想象类记叙文的特点是:通过想象,写现实中还未发生的事情。表面看,这种作文的内容似乎跟积累材料没有关系,但实际上,这种想象也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跟积累的材料有某种间接的联系。

      2、积累材料的方法

      积累材料的方法可概括为四个字:观、听、问、记。

      观,即通过观察,把亲眼目睹的人或事积累起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仔细观察而且还要善于观察。仔细观察,是指要认真全面,不走马观花。观察人,不但要注意人物的言谈举止外貌特征,还要细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观察物,不但要留心物体或景物在一定时空里的形态、声音、色彩、光泽和气味等特征,还要注意景物在不定时空里所发生的变化;观察事,要注意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善于观察,一是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二是深入思考,辨别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注意材料的性质。

      听,指把亲耳所闻的材料积累起来。因这类材料大部分属于第二手材料,所以在积累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切忌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或偏听偏信。这样,写进文章后才不致失去准确和真实性。

      问,是指利用调查访问等形式来积累材料。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问谁,问什么,心里要有谱儿,另外,还要嘴勤腿勤,不辞辛苦,不怕麻烦,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记,指把已掌握的材料记录下来,并进行及时整理和分类。要积累较充足的材料,光凭脑子记不行,还应该勤于笔记,平时要养成写日记、观察笔记和随笔的好习惯。要整理分类,把掌握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以备使用时查找方便。例如,写人的放在一类,写事的放在一类,写场景的放在一类,分册记载。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海”。只要同学们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持之以恒,就会聚少成多,形成一个小小的材料库。写文章时就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写出的文章也就内容充实,生动感人了。

      联系电话:69299807-8005(办公室)

      
标签:教学论文 谈记叙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让学生的心真正地动起来(网友来稿)
下一篇:谈提高学生正确回答问题的速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