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高考范文
阅读:2363  
标签:高考范文
高考作文 为什么不能是诗歌


中国教育报     2002-04-25     《新作文》杂志社 山人 

 

  诗,似冰雪,高尚而且纯洁。 

  可是,在翻阅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二十多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之后,我不得不说出这样一个事实:面对最能体现一个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诗歌写作,高考作文命题人却拒绝了诗歌的介入。难道诗歌真是这么无用吗? 

  “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诗歌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诗歌’,更是为了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未来。” 

  ——王家新(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学者) 

  “诗采用的形式就是一种记忆手段,它能在人的其他构造失灵时,让大脑保存一个世界,并将这一过程简洁化。” 

  ——布罗茨基(美国诗人,198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至于写诗对青少年的益处,记得一位著名诗人曾说过: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既然诗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生命如此重要,既然我们国家一向自诩为一个“诗歌的国度”,那为什么不能允许学生在考场上作诗?! 

  诗歌:作文形式之另一种 

  记叙、说明、议论,这是传统作文的三大样式。二十多年来,我们的园丁勤勤恳恳,一直以此为圭臬,亦步亦趋,一些教师在应付高考作文时“总结”出了一套又一套不得以而为之的理论:逐体(文体)排查,补缺补弱,不留盲区,力求保底(及格)。教师出此下策实属无奈之举,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命题者对文体的限制过死,只考一体,考生于此毫无任何选择的自主权,他们最担心的还是误入文体的盲区。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从1999年开始出现的、被许多人所欢呼为“作文改革的新里程”的话题作文,从根本上讲,并没有实现文体的充分自由,三大样式的模式非但没有消解,反而在记叙和议论两类样式上无限制地膨胀起来。很多爱好诗歌的孩子以为窥到了黎明的曙光,殊不知,这只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善良愿望。很多在考场上写作诗歌的学生因“文体不限”做出了自己最初的也是最壮烈的牺牲。先前各地报纸种种关于因写诗而判不及格的报道即是明证。 

  捅破这层窗户纸,我们即可做出一件“功德无量”的幸事来。而这必然要求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标准来衡量传统的三大作文样式。可以说,今天是“诗歌出世”的最佳契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将看到,诗歌作为一种激发想象力和表现才情的最本真的作文样式,会散发出钻石般的璀璨的光芒。 

  我们知道,作文考查的终极目标,在于测试一个学生本应具备的深层内蕴、文化当量以及一个民族语言的底气。而作为一个人和一个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佳凝聚形式的诗歌,正是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最具有说服力的精神象征。所以,高考作文题目中既然我们已经大度地注明“文体不限”,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具有气度地鼓励和提倡有才华的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所见、所思、所想,让想象和才情真正成为他们提升自己精神向度的翅膀。 

  新世纪伊始,北大教授、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曾预言,诗歌将在21世纪重新回到文学的主体地位。我们在暗自高兴的同时,却不能不看到,民族诗歌的再度振兴并不是如陈先生所预言的那般轻松,并随着时间的到来水到渠成,它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倡诗歌的写作已经是一个涉及民族文化振兴的大事。 

  诗教:薪火相承的传统 

  中国自古即是一个注重诗教的国家。四大文明古国惟我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前后相续,薪尽火传,而这与我们几千年来注重诗教的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圣人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译成现代汉语相信所有的高考作文命题人都能看懂:一个人如果没有诗歌方面的修养,它将无法说话,更无法承传和建立本族的语言规范和文明进程。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累积的过程,而诗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复活,从而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它保存着我们最初的记忆、苦痛、喜悦还有歌哭。我们只要提到自己文明的源头和文化传统,《诗经》、屈原、陈子昂、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元好问、纳兰性德、郭沫若、闻一多、郭小川、食指、舒婷、海子……就会一个接一个地走到我们的面前。没有了诗歌,就等于没有了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记忆;冷落了诗歌,就等于冷落了一个民族鲜活的热情和激荡的血液;剥夺了诗歌,就等于剥夺了我们民族走入一个新的文明进程的权利。没有诗歌,我们堵塞了自己的耳朵,我们听不到文明拔节的巨大回声,我们成了一枝无法思考的芦苇。 

  诗教是如此重要,它像利锥一般直入我们文明的腹地。可悲的是,长期以来这并没有引起教育界有关人士的足够重视。学界有着这样一个共识:一个时代的整体素质和文化风貌最能体现在一种教育规范(体制)的考察终端上(于此,即指看似微小实则重大的作文命题走向)。如果说,作为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最富有普遍意义的高考,都缺乏这样一种清醒认识的话,我们不难想象多少年来我们对于文明的放逐让人怎样的触目惊心! 

  对于一个民族的未来而言,也许没有什么比诗歌更容易进入我们的日益空泛和浮躁的内心。我们忽视诗歌,那么我们就必然要为我们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而我们更乐于相信,在诗意盎然和滋长着诗歌的温润氛围中,我们的孩子会将我们的文明保存、承接得更加完好;至少,他们不会像现在的我们一样,面对诗歌,面对自己的内心,失去应有的活力和判断力,徒有着令人沮丧的干瘪的外壳。 

  现在重提诗教,我们更应强调其作为建立民族文化信仰的重要性。相对于各种条条框框,这种信仰或许才是绝无条件的。信仰在这里,几近是一个最高的存在。具体到当下,其根本的标志即在于,在时代的物化和媚俗中,保持独立个人的精神性;具体到高考作文,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在我们忽视了诗歌多年之后,我们重新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回归到那些让我们多年来一直感动不已的情感之中。我们从不放弃真善美,我们也从不拒绝抒情。缺乏对个体精神价值的引导、定位和维护,我们真的很难对集体的民族文化信仰重新确立应有的信心。 


展开全文阅读
  反观我们目前教育的处境,我们不得不承认,诗教传统已经快被遗弃到了最危险的境地。我们看到,诗中充满智慧和灵性的东西恰好是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最能够体会和理解的。我们所要做的,与其说是让诗歌重新进入课堂,倒不如说是让她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拂去蒙在他们心灵上的积尘,让所有渴望诗歌的耳朵向诗歌敞开。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我们渴望在诗教的引导下,让今天的孩子们真正了解自己的心灵,读懂我们民族的语言,聆听到真善美最真切的声音。 

  呼唤:诗歌在高考作文试卷中舞蹈 

  日前公布的《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中,对以往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文学常识”明确提出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反映在题目上,是把两道诗歌鉴赏改为了主观题。面对同一首诗歌,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具个性的理解,将原本限定标准和惟一尺度的被动式阅读改为学生自主发挥的主体性认知,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创造热情。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长久以来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对诗歌持漠视和否定态度,导致我们大多数学生现在已经丧失了对诗歌本应具有的热情——从来不敢放下包袱,去认真地阅读和欣赏一首诗歌,体味那绝佳的语言渗透形式,更别说试着去倾听自己内心的风暴,并诉诸于语言,写上哪怕是一行蹩脚的诗句。 

  因此,我们热烈呼唤:诗歌在高考试卷中的舞蹈!不仅仅是要去阅读诗歌,更重要的,我们必须在高考作文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写作诗歌的氛围,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诗歌的形式完成自己对时代和生活的感悟与表达,让他们原本纯真的心灵在诗歌中自由地舞蹈!这必然会逐渐地把他们引领至一个水草丰美的诗意国度,让他们发现一个全新的花香鸟语的世界——我们原本就来自那里。  

标签:高考范文 高考作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值得商榷的写法——《万紫千红的花》教后(网友来稿)
下一篇:“研究性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