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1907  
标签:备课资料
听长篇弹词《秋海棠》
李鸥华


展开全文阅读  艺术贵在创新。《秋海棠》美在创新,徐惠新勇在创新。上海评弹团徐惠新、沈玲莉的长篇弹词《秋海棠》,在老艺人王如荪演出本的基础上改编提高、进行艺术再创造而成。《秋海棠》曾有好几位艺人弹唱过,给听客印象最深的当数范雪君。徐、沈档敢于在王如荪、范雪君的基础上,不照搬前辈已经说红过的书,而是根据秦瘦鸥先生的原著,结合弹词艺术的特点,大胆取舍进行再创作,这本身就需要一定的胆识。徐、沈档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无论在本子改编、噱头安插、表演风格以及唱腔探索等方面均倾注了大量心血,赋予《秋海棠》新的艺术生命。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致力于寻求说现代书的创作路子和方法,并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以丰富书情,增强艺术表现力,使之更符合九十年代听客的观赏心理,具有较鲜明的时代特色。一、长篇弹词<秋海棠)的主要情节与原著基本相同。但前辈艺人的老本子更多地是在罗湘漪、梅宝两位女性的身上 展开,但徐、沈档则更着力于秋海棠的人物塑造。它不局限于表面的反封建、反军阀的命题,而是站在人性觉醒的高度,还原那个社会的专制,竭力挖掘秋海棠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生意义”的宗旨,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外柔内刚的名伶形象。秋海棠“为了吴家一脉能果腹,忍将男儿着女儿装”,他外表秀美、儒雅,然而,他的内心却是很刚强的。当他结识罗湘漪,惊讶于她的朴实无华和清雅脱俗、深深地被吸引继而相知相爱时,范雪君的老本子中有一段“恨不相逢未嫁时”,是罗湘漪演唱的著名篇子。但徐、沈档把它改成了由秋海棠口中首先道出,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呐喊,表现了他对于深受欺骗婚姻之苦的罗湘漪的同情,以及敢爱、深爱的刚烈性格的另一面,揭示了他内心人性的觉醒。当季兆雄敲诈秋海棠时,书中安排了一回《满月》的情节,这是秦先生原著中所没有的。它既有具体细节,又在人物性格上有所发展。秋海棠为了试探季兆雄到底掌握了多少证据,在明知罗湘漪生育女孩的情况下,还故意反问“是为了一个小女孩吗?”,看似在情理之外,实际却是虚虚实实,反使刁滑的季兆雄上了当,更显得秋海棠的随机应变、智勇有才,增强了人物描写的力度。秋海棠被毁容后苦度十六年艰难岁月。原著中,秋海棠为生活所迫,带领梅宝随老韩一起出去卖唱,而弹词中改为梅宝为了给父亲治病而隐瞒着秋海棠随老韩出去,既表现了梅宝懂事成熟的一面,又同时反衬了秋海棠宁可自己累至吐血,也不愿让女儿抛头露面去卖唱的慈父心,更深地强化了父女间的关爱之情,令人动容。原著中,秋海棠到上海后始终未见罗湘漪,只从老韩的谈话中分析出对方可能是罗,就鼓励梅宝去相认,并在罗、梅赶到之前自杀身亡。弹词中改为秋海棠尾随梅宝而去,亲眼看到了苦苦思念十六年的爱妻,但为了梅宝更顺利地认到亲娘,强忍自己内心的激动和痛苦始终未认湘漪,直到确认她们巳母女相认、梅宝有了归宿之后,方才黯然离她们而去,显得更为合理,也更加符合人物的思想和行为逻辑。这些不囿于原著,不照搬前人的改动和提高,从书路结构方面亦即从根本上保证了秋海棠这一艺术形象的合理性和丰满程度。二、作为现代书,如何使之更符合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及听客的欣赏心理,徐、沈档从书情节奏、噱头安插,直至表演风格等多方面来进行努力,力求用更适合当代听客的各种手法来演绎旧中国的社会各生态。书中有书则说、无书则表,节奏感强,有较鲜明的时代特色。仅举一例:秋海棠被毁容后带领梅宝回到乡下,下手一声“爸爸”,紧接着上手“老听客看看,我女儿已这样大了”随即落回。在观众会心的微笑中,倏忽之间把十六年的时光流逝干净利索地交待得明明白白,又设下了“关于”,引出秋海棠父女在十六年后的遭遇。巧妙地运用相当多的当代语汇、比喻、甚至沪上俚语等,来丰富说表、安插噱头,使听客更易接受,也是相当鲜明的一个特色。如:“开秋海棠艺术中心、京剧有限公司”、“我会打拷机给他”、“克隆袁宝藩”、“标准的伪劣产品”、“捣浆糊”、“肯德基”等等,这类明显的时代错位总能引得听客忍俊不禁,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非但不觉得生硬勉强,反而感到很亲切,与当今时代更贴近,听客也容易接受。另外还有许多,如“从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人摆在‘文革’派大用场了”、“不能怪他,那时没B超”、“继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要我下岗”、“回扣”、“夹夹绕、缠不清”、“克林顿如果放在当时,就不会有今天的难堪了”、“手臂上给砍了两刀……错了,这是雷锋的故事”、“既有梅兰芳味道,又有邓丽君味道”,直至流行歌曲“心太软”以及“天上有个太阳,水中有个月亮,我不知道,不知道……”等等。这类例子俯拾皆是,随处可见,用得风趣而又贴切。似乎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实际却不知倾注了徐、沈两位多少心血。对此,书场中的听客们几乎众口一词“不容易,脑筋动足了”。短短几个字,道出了九十年代的老听客们对徐、深档现代书的接受和肯定。1999年档在闵行老年书场演出时,年初三那天,正演至秋海棠向罗湘漪告别,突然书场外爆竹声大作,打断了演出,徐惠新立刻即兴发挥“看!来送行了”,顿时书场内一片笑声。听客情绪非但未受影响,反而更取得了始料未及的良好效果,表现出了演员日益丰富的舞台经验以及较成熟的功力。三、下手沈玲莉无论形象、气质,还是说表、弹唱,都能够很好地起到应有的衬托作用,尤其是起梅宝这一角色时更为到位。而徐惠新表演时感情十分投入,不瘟不火,恰到好处。他的说表和做功,明显吸收了影视表演的技巧和手法,自然流畅、亲切真实、表情细腻、手面洒脱大气,刻划人物心理人木三分,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无论是起秋海棠还是其他角色,都能自始至终“活在角色状态之中”,绘影绘声、神情逼肖,使角色跃然台上,栩栩如生。演技出色,“做得活”,又几乎是老听客们对他的一致评价。徐惠新还大胆地在《秋海棠》剪书时安排、撷取了全书所有十一个主要人物的片断,运用影视的表、导演手法把他们逐个串连起来回忆并亮相,作为全书高潮。其构思之奇巧、表演之到位,在长篇弹词中少见,甚至可说是首创,突出地反映了他在弹词表演艺术中可贵的探索精神。四、徐惠新在《秋海棠》中的演唱,集中地体现了他在弹词唱腔方面多年来的探索和努力。他作为学唱沈俭安、周云瑞调的佼佼者,为圈内外所公认,至今尚无人能出其右。他唱的蒋调,如VCD《庵堂认母》(二胡弹词拉唱,与马晓晖合作),其醇厚的韵味强劲地表现了他继承流派唱腔方面深厚的功力。然而,他并未满足。在《秋海棠》的主要唱段中,全面推出了具有他个人特色的唱腔,既有蒋调韵味,又颇有新意,令人耳目一新,别具一格。徐惠新的嗓音并不象蒋月泉先生那样宽厚、凝重。但是,他很会用嗓,能扬长避短是他聪明过人之处。若唱《刀会》、《战长沙》之类,恐非他之所长。然而,起俊逸、潇洒一类角色,他的表演和演唱则游刃有余,简直非他莫属(他在中篇《老地保》中起白溪一角,与赵开生先生合作,同样得心应手,表明了他书路较宽的另一面)。他的唱腔在蒋调咬字、运腔技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不露痕迹地吸收了周云瑞先生以及其他流派的一些音乐因素,天衣无缝地把它们揉合在一起,形成他自己的特色。他的唱字字清晰,全无半点拖泥带水的痕迹,其音色之清雅,其旋律之优美,令人回味无穷。看似轻吟浅唱,但那浓郁的醇味、非凡的神韵,幽馨而雅致,清洌而富于意境,似行云,似流水,令人心醉。他的演唱酣畅、飘逸、抒情、清雅,隽永耐听,回味不尽,是最鲜明的特点。好听、耐听,越听越想听,越听越有味,百听不厌,是他的唱给人最大的享受。“唱得有味道”,又是“老耳朵”的听客们对他共同的看法。更为难得的是,徐惠新在唱腔设计上,不仅只追求旋律的婉转动听,而是从书情和人物的内心感情出发,使唱腔既有新意、更运用得体,尽力做到恰如其份地表达人物在规定情景中的内心感情,这是艺术上高层次的追求。从徐惠新演唱的“除夕夜”、“离恨天”、“哭沉香”等开篇中所体现出的旋律、节奏、情绪、意境等,已经可以体味出他在这方面所作的努力。而在《秋海棠》中,其唱腔在刻划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更为深入和传神。徐惠新还利用蒋调有较大空间的特点,努力试图创造一种可快可慢之调,在剪书前秋海棠临终时的那段慢唱就是可贵的尝试。 徐惠新的唱腔不仅在蒋调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而且还在探索周云瑞调的变化,如母女相会时那段对唱“秋水望穿”,它既有周调的委婉,又有陈调的苍凉,还有机地揉进了其他一些笔者说不清的音乐因素,丝丝人扣、动人心弦、既幽怨动人又恰如其份地表现了罗湘漪此时此地的心情。徐惠新敢于立志说现代书并努力创新,敢于在表演艺术上大胆吸收诸多影视手法,敢于摸索创立自己的唱腔特色,想别人所不敢想的事,走别人所不敢走的路,其勇可佩,其志可嘉。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依笔者愚见,《秋海棠》亦存在不少有待提高之处。有些书情结构的安排上还可加强其逻辑性;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尤其对罗湘漪,尚可进一步挖掘;秋、罗之恋有待进一步升华;唱篇的安排和取舍还可精心探讨,特别是“恨不相逢未嫁时”和“自古红颜多薄命”这两段听客心目中的经典唱段;篇子的力度还需加强,并希望形成演员的代表性作品。 对徐惠新先生的唱腔,笔者以圈外人的一孔之见,觉得完全可以再进—步提高。从目前的书场效果来看,大部分听客都已给予肯定,“唱蒋调有新意”,然而,也有少部分听客认为“唱蒋调不正宗”。纵观这正反两种意见,大都立足在“还象蒋调”之基础上。笔者也认为,虽有新意、有特色,但还是较象蒋调,伴奏音乐亦象,还可以继续努力,形成自己更鲜明的风格。敢问先生:能不能胆大些,再朝前跨—至两步,让它不那么象蒋调,如何?当然非一朝一夕之功,其间的艰辛,光捕捉灵感一项,局外人已能体味。然而,事再难,去做则成;路再远,但行则达。另外,徐惠新的方言尚可进一步提高。“梅花香自苦寒来”。徐惠新在《秋海棠》中的成功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衷心希望徐惠新先生能不骄不馁,永不满足。在进一步深刻领悟传统的基础上,博采诸家之长,加深自身思想和文化积淀的广度和深度,再接再励,以期在书艺尤其唱腔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甚至形成新的流派。
标签:备课资料 听长篇弹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长亭送别
下一篇:关于朗诵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