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5574
标签:
教学论文
创新思维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师中心稿)
李红
论文摘要:
本文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这一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即:一、精心设计导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三、精心设计结尾,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一方面,要改进教学方法,教给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景,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论文全文:
21世纪人才竞争的焦点在哪里?无疑是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上。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领导和把握科技发展的潮流。所谓创新,就是求异,就是要创造出不同于现有的东西,推陈出新。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一些学校和教师身上仍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或压抑学生个性独立发展的问题。以课堂教学为例,有的教师仍习惯于一言堂,满足于自己讲,学生听,整个课堂缺乏民主,缺少活力,没有学生积极参与和辩论的机会。这怎么能谈得上学生个性、独立性的充分发挥呢?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结合教学实践,我谈点看法和体会。
一、精心设计导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过程开始的导入环节就像整台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安排得有创造性,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之奇效。
教学过程中的导课艺术要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创造性。
如教《跳水》一文,可以采用“巧布疑阵,设置悬念,思维创新”的方法。精心设疑问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起学生思维的翅膀,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扣住课题,用设疑引趣法入手,一上课,我就发问:“你们看到过跳水的情景吗?”学生都争先回答,有的说在电视、电影中看过,有的说在体育训练馆里见过。我接着又问:“那么,你们见过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大海航船的桅杆上跳水的情景吗?”学生默然。这是个新奇的问题,顿时激发起学生学习《跳水》的强烈兴趣。接着,我又发问,如果让你写文章的开头,你又如何写呢?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开始就写出危险的情景,以吸引读者;有的说以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最后交代危险的原因,有的说以倒叙的写法来写,还有的说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来写等等,学生们越说越带劲,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明白在今后的写作中如何更好的开头。
学生对整堂课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开场白”。一个好的“开场白”,能较快地激发起学生探奇采异、探新觅胜地情趣,能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地境界,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学生的思维才可能敏捷,他们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真知灼见、创新火花才能迸发。
二、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问——回答”是知识和信息的主要交流方式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提问、学生解答的单向交流为主。笔者认为,着力研究改革课堂问答方式是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创新能力的重要突破口。教师由以提问为主,转变为以解答学生质疑为主。目前,许多课堂教学虽然有问有答、热热闹闹,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的问答双方错位现象严重。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是学生,因此,问题的提出者、发问者理应也是学生。但事实却相反,教师总是提出问题的主角。学生要按教师设计的提问来学习,而不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来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首先要改变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教师应该从以教案为本,主观地拟定很多问题,转变为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教师从主宰的地位上退下来,树立一种为学生学习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建立起学生先想,教师后导,学生先预习提出疑问、师生共同寻求答案的教学法。
有数据表明,如果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语交往行为划分为“回答”、“提问”、“异议”和“其他”四种,那么各类行为的频率是93.8%、2.7%、1.7%、1.8%。这表明学生言语交往行为集中表现为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实质性”、“主动性”参与率很低,创新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
教师应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向教师发问,要变“知识传授”为“探求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人是一种重要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正是培养有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能够准确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但提问题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树立信心,允许学生有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他们的思维将更加活跃。他们会和老师一起主动参与到理解教材的活动中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会真正得到发挥。
三、精心设计结尾,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的艺术不仅要求开始能引人入胜,而且要求结尾更为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课堂教学的结尾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要注意浓郁的色彩、艺术的含蓄,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引起咀嚼、回味、联想、创新。我们要引导学生打破墨守成规,对某一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提出具有多项性和跨越性的新见解,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说。此外,结尾时还需紧扣教学内容,使之成为教学艺术的有机部分,与导课遥相呼应。
展开全文阅读
对课文作出各种假想,让学生依据假想推断另外的结局,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如教《新型玻璃》一课,结尾时,教书总结:“这些玻璃多奇特!有的防盗,有的坚硬,有的变色,有的吸热,有的吃音。这些新型玻璃的作用可真大呀!如果再有更多、更奇特的新型比例该多好!如果你是科学家,你要发明楚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这问题一提,学生纷纷举手。有说要发明“录像玻璃”,人在屋中所作所为,玻璃可自动录下,有小偷也可以录下来;有说要发明“音乐玻璃”,主人一不开心,就自动唱起歌来,逗主人开心;有说要发明“窃音玻璃”敌人有什么计划、秘密都知道,而敌人干着急,只好怀疑他们的人;有说要发明“追踪玻璃”有人企图破窗而入,玻璃里可喷出漆来,让被喷者怎么也洗不掉,警察可以抓住他等等。这节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新型玻璃“的认识,而且学生还提出了富有新意的“标新立异”的独到见解。这节课开阔了学生的思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了学生创新的能力。
做为一名教师应重视结尾的艺术,对这一环节精心设计、创新,既要注意画龙点睛,回味无穷,又要加深印象,开拓视野,引起联想思索,“一曲虽终,却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收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一方面,要改进教学方法,教给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有了正确的方法,就能获得新知,就能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加强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训练,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景,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的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我们要以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为目标,从长远着眼,近处着手,切实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实素质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1、 游国经、钟定华编著,《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11月第一版
2、 李白坚编著,《走向素质教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年11月第一版
3、 周峰编著,《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标签:
教学论文
创新思维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金黄的大斗笠(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季氏将伐颛臾(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