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备课资料
阅读:538  
标签:备课资料
凭什么置疑素质教育?
K12专稿:凭什么置疑“素质教育”?

 

    2002-06-26     K12网友 吴大坤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各国在关注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提法上,这就是“素质教育”。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自然也及时捕捉到这个动态,并立即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在一个偶然的场合我第一次看到了阐述素质教育的专著《素质教育论》,并为这本书所吸引,我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不久,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了中国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媒体中对素质教育的提法开始有了不同的声音。如: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吴昌顺委员(北京市第五中学前任校长)对和“素质教育”相对应的“应试教育”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果应试教育没有可取之处,那不是否定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培养的一切人才?”;后来,有人又将“应试能力”和“应试教育”混为一谈,以为能肯定“应试能力”就不应否定“应试教育”;再后来,出现了《老师向家长鞠躬道歉:以后再也不‘减负’了》。所有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迂回地开始了向“素质教育”提出挑战。最近,更是出现了一些直接置疑“素质教育”的言论,最具代表性的大约要算《题海战术VS素质教育》一文了。此文在为“题海战术”辩护的同时明确提出: 

    “再来看看时髦的‘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一、教育目标不明确。对于‘素质教育’的定义尚且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各方认识把它拿来‘为我所用’争论不休。 二、教育内容糊涂。林林总总的‘素质教育研究课’和课后的截然相反的评价给我们本来就不清晰的认识又增加了几分朦胧。以上两个问题应该首先解决,然后再喊好或骂糟。不分青红皂白,看见一个新生事物就赶快扯着脖子叫好,惟恐赶不上流行。这种做法不但鲁迅先生反对,任何一个客观的人都不会赞同。” 

    上述言论的两个貌似最致命的攻击点是:1、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明确”,原因是它“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对某个概念的定义不统一,并不等于这个概念的不存在,不等于这个概念没有意义,各种对某一概念的争论,恰恰能够说明这个概念的重要,如同诸多专家学者、名人大家对“文化”的定义不统一一样,“文化”难道是不存在、没有意义的吗?至于所谓“教育目标不明确”,我以为只是置疑者的孤陋寡闻或不愿认同而已,素质教育的目标其实非常明确,那就是“提高人的素质”。那些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同志,他们不了解、或者根本不想了解“素质教育”,便对“素质教育的目标”采取鸵鸟政策,其态度实在叫人愕然。2、所谓“教育内容胡涂”,更是让人不知所云。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依据人的基本素质界定的。人的基本素质构成,可以有多种指标来划分,其中就有人以“生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来概括,其中智力因素里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思辩力、抽象力等,和非智力因素里的意志、情感、兴趣、性格等等都是素质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远远超出应试教育所关注的范围,都是素质教育的内容,都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所关注的对象,其内容一点也不胡涂啊。更可笑的是,置疑者以“林林总总的‘素质教育研究课’和课后的截然相反的评价给我们本来就不清晰的认识又增加了几分朦胧”这样的话来证明素质教育的教育内容胡涂,是一点也没有力量的,就如同肉食者与素食者争执“猪肉有没有营养”,便可说明猪肉没有营养一样,岂不荒唐! 

    我以为,对“素质教育”到底怎样定义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要向人们介绍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如果说人的基本素质可以用“集合”的概念,将其用一个“大圆”来表示的话,那么,过去的(当然也包括现在大量存在的)学校教育只是关注这个集合中的一个或几个“子集”,即大圆内的某一部分,或某几个“小圆”而已,这恰恰就是现在的学校教育的不足,恰恰是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口号提出的重要的、积极的、革命的意义所在,我以为,这是一种真正的、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教育,是一种较之过去所有教育更为完美的教育,这难道还有疑问吗? 

    当然,在各地、各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够正常的现象:有的以热热闹闹的校园文化代替素质教育;有的刚刚尝试了一下,便急忙总结出许多经验来;还有的用获奖证书、用高考升学率来证明素质教育的成功,这显然是肤浅的、急功近利的,是对素质教育的亵渎! 

    中国的素质教育究竟如何推进,需要大家的关注和努力,需要听听不同的声音。但任何声音都应该坚持以理服人,不能故意站在对立面,似是而非的制造一些“问题”来搅乱大家的思想,打乱我们的步伐。

 

标签:备课资料 凭什么置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最后的摇摆——浅谈《归去来兮辞》的思想意义
下一篇:凭什么不能质疑“素质教育”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