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759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教育,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
K12专稿:语文教育,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
2002-07-05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王雷
一、语文教育的本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对语文教育的特点有这样一段表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渐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认为这个表述是非常准确的。
语文课程的特点是丰富的人文性而不是科学性,它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精神和心灵而不是智力和技能,作用方式则是熏陶渐染而不是规模锻铸;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则是个性化的和多元的而不是普遍性的和单一化的。这就把语文学科同数理化等自然科学严格区分开来,这个区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尽管这个区别是那么的明显,但长期以来不被人们充分认识和严肃对待,总是有意无意地掩盖语文教育的本质,扭曲了语文教育的灵魂,使语文教育堕落成庸俗政治学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工具,其应有的价值丧失殆尽,贻误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建构和灵魂觉醒。
如果我们承认,精神建构是教育的绝对使命,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是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那么,我们立即发现,半个世纪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深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偏离了这个方向,而滑向了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深渊。语文与人的精神和心灵、与人的生命和生活越来越疏远。
在高考诸学科当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本身就具有工具的性质,它们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便于学,而且可以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检测和评价。语文学科则恰恰相反,因为语文直接指涉人的精神,而精神是不应该统一的,精神的统一只能是思想的专制和灵魂的枷锁。精神建构也不可能像砌房造屋那样,设计、规划、施工、技术指导、质量监督、验收、交付……按部就班地完成,它肯定是一个充满着自主性、创造性、特殊性、变异性、偶然性、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过程。简单地说,用教数理化的那套观念和方法去教语文,不但是困难的,而且是有害的。
二、“休克疗法”
考虑到中学语文教学积弊之重,任何温和改革均无疾而终的现实,我主张采取一种过渡期的“休克疗法”——立即终止教师在课堂上头头是道、天花乱坠的课文分析以及各种各样的层出不穷的应试训练。这种课文分析大多是各种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而不是教师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这个结论无论是教师讲出来,还是巧妙地通过学生的嘴说出来,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至于各种应试训练,更是压制了个性,束缚了灵性,堵塞了悟性,摧毁了想象力、情感力和创造力,有百害而无一利。
那么,语文课干什么呢?很简单,读书!教师和学生一起读!读诸子散文,读韩柳欧苏,读唐诗宋词,读红楼西厢,读鲁迅,读莎士比亚,读卡夫卡,读昆德拉……读完以后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教师和学生一起谈,体会有深浅,感想无对错,谈完以后继续读!有些教师连《西厢记》原著都没看过,居然煞有介事地在课堂上给学生分析《长亭送别》;如果学生自己看过两遍《红楼梦》和《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并且能背诵出《红楼梦》中的诗词30首,那么,语文教师捧着教参津津乐道地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和贾宝玉的叛逆性格不是显得很滑稽吗?
这里提到背诵,我想多说几句。记忆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它是其他所有能力的基础。少年儿童的记忆力很强,让他们背诵一些优秀篇章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并且是非常有益的。记忆力长期搁置,就会衰退,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甚至会促使一个人早衰。就语文教学来说,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有效的方法,“涵泳工夫兴味长”,古人在这方面的论述很多,确是经验之谈。我们的语文教学到了高中阶段严重忽视了背诵功夫,小学到初中背诵的一些诗文遗忘殆尽,实在可惜。我想,如果一个人能轻轻松松地背诵300首以上的唐诗宋词、100篇以上的古代散文名篇名段,那么,他的语文素养就不会差到那里去。新教材规定了很多背诵篇目,非常英明。但我听说师生的反对意见很大,以致编者考虑要降低要求,如果真是这样,我感到很遗憾。我看,我们吐沫横飞地分析5篇文章再加上心急火燎地训练10份练习,就其真正价值和意义而言,也抵不上让学生背诵两篇文章,如《赤壁赋》和《兰亭集序》!
语文的确需要训练,但不是现在这种完全脱离生命体验和现实人生的应试技能训练。语文应该训练学生读书和思考、体验和感悟,而这种“训练”,其实就是让他们进行自由地读写实践,教师的任务就是参加进来,与他们一起阅读、讨论和交流。我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种练习册、考试卷以及“大全”“精编”“宝典”“秘笈”“百日冲刺”“进军清华”等等等等,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我盼望着什么时候把它们统统扔进垃圾堆,而代之以《古文观止》《桃花扇》《茨威格小说集》《百年孤独》和一本笔记本。
三、可行性分析
如何才能把教师和学生从繁琐的讲析和铺天盖地的应试训练中解脱出来?
我相信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听话的民族。对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来说,他们最听高考的话。难道学生天生喜欢为那些艰深繁难枯燥乏味的数理化习题而绞尽脑汁吗?《西厢记》中动人的情节、婉曲的情事、美好的情愫,钟情的张生、深情的莺莺、热情的红娘,还有那“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的“花间美人”般的优美词句,怎么就吸引不了有着同样美好憧憬的花季少年呢?这都是高考惹的祸!
展开全文阅读
高考实在太“伟大”了,她的无穷“魅力”让莘莘学子轰然拜倒,眼不能他顾,心不敢旁骛,服服帖贴,俯首称臣。
现在,如果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练得越苦,在高考中最终无一例外地被证明越是“丝毫无补费精神”,那么,失去了进身之阶的教师和学生,谁还愿意自讨苦吃?所以,什么话都不要说,让语文高考登高一呼,中学语文教育的状况立马改观——语文高考这个“周处”也该幡然醒悟、将功折罪了!
四、一份样卷
语文高考试卷哪怕就这样出,就现阶段而言,也是功德无量的善举——内容:古诗文名句、名段默写20分,《红楼梦》20分,《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中的某一篇20分,诸子散文、八大家散文、明清散文中的某一篇20分,鲁迅20分,外国传统和现代小说20分,其他30分。
题型:填空、简答。
举个例子,《红楼梦》第23回的回目是什么?请用100字左右概述《红楼梦》第48回的情节。
说到这里,肯定马上就有人嘲笑,至少有人担心:学生从此以后就背背120 个回目,这有什么意义呢?那么,我告诉你,第二年不这样考了,一部《红楼梦》出几个题目还不是很容易吗?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只要也只有自己认认真真地看了原著,就能够也才能够拿到这个20分中的大部分,如果多多少少有点悟性和灵气,就能差不多拿满20分。反过来说,这样的命题正是要求大家去读,也只是要求大家去读,去直接接触原著;只要大家认认真真去读了,目的就达到了,至于读懂多少,又悟到了多少,并不重要——谁敢说自己已经读懂了《红楼梦》?进一步讲,我们的语文高考试卷应该设法让那些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人拿到高分,让那些怕读书也几乎没有读什么书的人最多只拿到20分,让那些怕读书但逼着自己读了一些书的人拿到50分,让那些怕读书但逼着自己读慢慢地喜欢上了读书从而也读了较多书的人拿到100分,让那些本来就喜欢读书现在有机会可以读更多的书因而更用心地去读越读越爱读也不再想什么高考不高考了读书本身就是最大享受的同学得150分。这样的试卷怎么出?我们不是有那么多专家吗?如果他们把编写高考宝典、解题技巧的时间省下来,把兜售高考信息、招摇撞骗的时间省下来,好好动动脑筋想想,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我曾经讲过我还要继续讲,现在的全国统考语文试卷必将贻笑后人!全部试题中只有一道名句默写题还算说得过去,有点人文味道。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近10年来的任何一份语文统考试卷均是漏洞百出,大多题目几无道理可言。至于铺天盖地的各种模拟训练题则是低劣模仿,恶意炒作,等而下之,不堪入目。
五、总结我曾经写过两篇短文《为标准答案辩护》《为标准答案勘误》,两文结尾均提到:我并不是为了说明答案的正误,而是想借此说明更多的东西。这个“更多的东西”就是,这样的题目本身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文学作品的理解肯定是也只能是与各人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密切相关的、无法也无须统一的、因而也就不存在标准答案的充满个性化的情智活动,这就是我上文说的“体会有深浅,感想无对错”的意思。
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全部操作,包括课堂教学、应试训练、考试和评价都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理念基础上的,所以全部活动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发生影响,这是语文对学生失去吸引力的根本原因。当然,说完全不发生影响也不对,它发生的是一种泯灭个性、培植奴性的影响。
中学语文教学需要观念层次上的爆破,而不是技术层面上的改进,需要重新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价值和目的,需要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高度进行一次深刻的革命。现在,我发现,这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顺便说一句,这个发现让我感到很羞愧!
标签:
教学论文
语文教育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过度监控是对教师人格的侮辱
下一篇:
中学语文课,需要课件吗?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