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431  
标签:教学论文
赏识问题学生
岳绪贞

 

   日常生活中,好学生常能受到老师的赏识,因为他们在学习、思想、行为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受到赏识理所当然。而“问题学生”却很难得到赏识,以致“问题”更加严重。 

  作为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永远充满自信,尤其是“问题学生”,让他们确信:自己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有很强的潜能,某些学科成绩不很好,是因为以前没有努力,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没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从现在开始,只要肯努力,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成功。 

  二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试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半年后这些士兵变化很大,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为此,心理学家指出,这就是“标签”效应。 

  我在认真分析了“问题学生”的个性特点后,尝试着给每一位“问题学生”贴上令其鼓舞、自信的“标签”,并用赏识的语言激励他们,从而使其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激发上进心。“一个孩子,你说他好,他就好了。” 

  (高尔基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人性中最大本质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为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的本质就是承认差别,尊重差别。学生的成长道路犹如赛场,他们(尤其是“问题学生”)十分渴望老师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为其呐喊加油。哪怕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去争取人生的辉煌。(岳绪贞) 

  《中国教育报》2002年7月9日第3版  

 

标签:教学论文 赏识问题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雨霖铃》电视MTV脚本(学生习作)
下一篇:匈牙利教育赏识“不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