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229  
标签:教学论文
记叙文阅读指导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在本章指导大家阅读分析的是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广义的记叙文。怎样阅读分析记叙文?

      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分析描写的作用。阅读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五,注意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六,注意分析生动、有力的词语,品味记叙文的语言,特别要注意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在各地中考中,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点主要是:

      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

      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归纳中心意思。

      3.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合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合义。

      4。区别认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5。阅读小说,能把握人物的性格,分析描写人物的方众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6.熟读基本课文,背诵教材中规定的篇或段,能正确默写。

      一、词语、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口知识概说

      读一篇文章,总是先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又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可见,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必须理解文章的词句,并能分析其表

      达作用。所以<大纲>规定,初中生要能“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能“感受课文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合义”。具体地说,知识与能力训练点是:

      1.能理解词语的本义及在一定上下文中的转化义(引申义或比喻义),还应能确定多音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能确认词语在一定上下文中的特定的、单一的含义;

      3.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

      4.能确认因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使词语产生的临时意义及其表达作用;

      5.能确认词语、句子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意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6.能对文中的词、句的选择、增删、替换、移位、照应等进行比较、辨析,从而揣摩其具体合义及其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的变化。

      口复习指路

      一 如何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常选课外短文(或语段)来考,如果要求解释的词语并未学过,也不必心慌,静下心来,研读上下文,凭借“已知”常常能猜出生词的合义。因为一般文章的词句都离不开上下文的内容,总可以从上下文的内容中找到理解这个词的线索,也就是运用“已知”条件去猜测“未知”的事物,这在课内学习中本来是经常遇到的。例如(枣核)中:“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风烛残年”何意?上文已介绍见面的人是“旧时同窗”,已“分手快半个世纪”,据此推算,两人年龄应是七十以上了。这就不难悟出“风烛”的比喻义(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将会熄灭,喻指人临近死亡的晚年)。这是从上下文的有关解说中找到了线索。再如<白杨礼赞>中:“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句中“虬枝”应作何解?只要抓住上文中的“屈曲盘旋”,就找到了解释的线索。“虬枝”的意思就是“像虬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还有一种情况,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跟生词意思相反相对的词,从而找到解释的线索。例如:“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句中“旁逸”如何理解?难点在“逸”字上。可能我们已经知道“逸”有跑、逃”、“失”、“安闲”等义项,在文中用了哪一个义项呢?研读上下文也可找到答案。上文中的“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应与“不旁逸斜出”义同或义近,据此便知“旁逸”与“紧紧靠拢”的意思应该相反,再从与之并列的“斜出”,就不难推知“旁逸”在文中有“斜生”的意思了。


展开全文阅读
      第二种情况是依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特殊意义,或称语境义。

      这一类考查在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已屡有所见,如解释“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苏州园林>)中的“寂寞”,“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菜园小记))中的“泼辣”。所谓语境义,是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特有的合义。这种合义离开了具体的上下文便会消失,所以又称临时义。如果我们在课文复习中留心这种语言现象,并发现其变化规律,就能够在课外阅读与应试中“反三”了。推测语境义的方法有三。一是根据词语的某一常用义,结合上下文去探求引申义,如“老田头说:‘你是

      牺牲不起呀”(<分马)),“牺牲”有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利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风烛残年”何意?上文已介绍见面的人是“旧时同窗”,已“分手快半个世纪”,据此推算,两人年龄应是七十以上了。这就不难悟出“风烛”的比喻义(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将会熄灭,喻指人临近死亡的晚年)。这是从上下文的有关解说中找到了线索。再如<白杨礼赞>中:“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句中“虬枝”应作何解?只要抓住上文中的“屈曲盘旋”,就找到了解释的线索。“虬枝”的意思就是“像虬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还有一种情况,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跟生词意思相反相对的词,从而找到解释的线索。例如:“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句中“旁逸”如何理解?难点在“逸”字上。可能我们已经知道“逸”有跑、逃”、“失”、“安闲”等义项,在文中用了哪一个义项呢?研读上下文也可找到答案。上文中的“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应与“不旁逸斜出”义同或义近,据此便知“旁逸”与“紧紧靠拢”的意思应该相反,再从与之并列的“斜出”,就不难推知“旁逸”在文中有“斜生”的意思了。

      第二种情况是依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特殊意义,或称语境义。

      这一类考查在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已屡有所见,如解释“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苏州园林>)中的“寂寞”,“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菜园小记))中的“泼辣”。所谓语境义,是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特有的合义。这种合义离开了具体的上下文便会消失,所以又称临时义。如果我们在课文复习中留心这种语言现象,并发现其变化规律,就能够在课外阅读与应试中“反三”了。推测语境义的方法有三。一是根据词语的某一常用义,结合上下文去探求引申义,如“老田头说:‘你是牺牲不起呀”(<分马)),“牺牲”有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利 益”的常用义,结合上下文意,稍作引申,不难推出该词在这里 是“吃亏’’的意思,“牺牲不起”即“吃不起这个亏”。二是联系 上下文揣摩词语的附加义。有时文中某一词语用法特殊,在词典 也找不到恰当的解释,原因是作者从情味、色彩等方面临时给 它附如了某种独特的合义。例如,、“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 ((挖荠菜)),“馋”似乎是个贬义词,而这里的“馋”根据上下 文,是指‘‘我’’不加选择地见什么吃什么、实际上是指“饥俄”, “馋”是对旧社会的控诉,其感情色彩已经有了变化。三是依据 语境将词语的一般含义具体化,落实它在文中的具体所指。如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从上下文及“之流”的用语,可见其应 是反语,具体所指当是为军阀政客帮闲的反动文人。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读懂全文,了解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这样方能正确解答这类题,因此,理解全文中心内容是把握词句含义的前提。

      二如何探求句子的深层含意?

      所谓“深层含意”是指句子在一定语境中所隐含的意义,就是人们常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求句子的深层含意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联系全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的背景材料。例如<我的小桃树)中的一句:“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从表面上看,这句话表达了对小桃树会开花的坚定信心与良好祝愿,但综观全文,联系作者的写作用意——借小桃树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致,就可发现此语的深层合意是:尽管经历了若干磨难,但是只要不屈不挠地奋斗下去,总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又如鲁迅的(故乡)最后一句:“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弄清此句的深层含意必须了解该文的写作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本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然而,辛亥革命后的十年,封建礼教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百姓还面临着饥荒、兵、匪的威胁,农村经济几近破产,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这一切引起了作者的深思。据此可知,地上的路实指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道路,作者坚信只要去奋斗追求,希望最终定能实现。

      第二,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起的表达作用。有言外意义的语句大多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如(小橘灯>的结尾:“她的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显然句中加点的“好”运用了双关辞格,不只是指病好了,更主要的是指黑暗社会已被推翻,人们已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再如(驿路梨

      花>的结尾句:“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里运用了引用辞格,联系全文,分析引用诗句的作用,可推知其象征义是表明了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的深意。

      第三,联系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例如高尔基的<海燕),全文使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用“海燕”这个形象歌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的斗争情

      绪。据此,文末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深刻含意便是:欢呼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预言了无产阶级革命必定胜利。

      第四。若是解释文中人物语言的深层令意,还应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分析。例如(背影>中父亲说:“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分析此句的深层合意,若能紧扣父亲深爱儿子的这一特点,便可看出此语蕴涵着父亲内心深处对儿子的体贴、劝慰,处处为儿子着想的深意。

      三 怎样说明词句不能替换或删除的理由?

      一篇好的文章在造词造句上都是极有讲究的,古人写诗“推敲”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写作上的佳话,永远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语文中考为了检测考生对范文语言的表现力的理解,常常要求考生讲演词句不能替换或删除的理由。这类题有一定难度,我们应认真对待。

      解答这类题目,其思维的走向应紧扣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词义范围的大小上去分析。如(怀疑与学问):“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加点的“学术”与“文化”能否互换?为什么?这两个词有关联,但词义范围大小有别。“学术”指专门学问,“文化”则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术”只是“文化”中的一部分。该段文字前一部分讲的都是具体学术问题,段末用“一切学术”一句加以归纳,因而只能用“学术”;接着推而广之,谈及影响到“文化”,两句间存在着层递关系,故不能互换。


展开余文
      第二,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去考虑。如<“友邦惊诧”论):“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句中“哀求”为什么不能换成“要求”?因为“哀求”词义重,更能突出国民党反动政府昏庸无能、媚外乞求的奴才相,在表意上,“哀求”的程度比“要求”深得多。

      第三,从作者用语的感情色彩方面去考虑。例如,(一面)中“瘦得教人担心”若改为“非常的瘦”有什么不好?这就要体会作者用语中倾注的感情。“瘦得教人担心”更能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健康状况的深切忧虑之情,而“非常的瘦”只是强调了“瘦”的程度,并不能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与爱戴的感情。再如<二六七号牢房>:“他整夜不睡,守着我,用一块冷湿的白布赶走已经挨近我的死神。他时时擦干净我伤口上的脓血,对我褥子上发出的腐臭难闻的气味从来没有表示过一点厌恶。”这段文字中加点的“时时”、“从来”为什么不能删去?解答此题也要着眼于语句的感情色彩。这一段话是写老爸爸对“我”的关心护理,用上了这两个词更能突出老爸爸对“我”的关心,说明他的护理是持续的、耐心的,表现了革命者之间深厚的阶级感情。

      第四,从词的搭配上去辨析。例如《纪念白求恩》:“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加点的“医生”与“同志”能否互换?为什么?解答此题,要研究原句。前一句说“军民”对白求思的医术、医德的感受,“白求恩……的治疗”是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治疗”,因此从受治疗的角度讲,称白求思为“医生”更确切;后一句主语是共产党员,学习的又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因此称白求思

      为“同志”更相宜。

      第五,从与上下文的关联与照应上分析。例如《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又”为什么不能删去?答此题不仅要着眼于内容,答出“突出了作者与父亲离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敬爱之情”,而且要从行文的照应方面思考,答出“照应了上文‘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句”,这样答案才算是完整的。

      第六,写人的文章还应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需要上去思考。例如,把《藤野先生》中的“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改为“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有什么不好?从表现藤野先生精神品质上去思考,会发现原句更能表现藤野毫无民族偏见的可贵品质。粗看这两句话所用词语大体相同,但词序有别,表达重点实际上已大有变化。原句重在表现藤野关心中国的医学进步,改句则重在说明藤野希望新的医学广泛传播,能传到中国,可见,在表现人物品质上改句就大为逊色了。

      典型题析

      试题示例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进入巴黎后,军官和大兵不时“造访”著名法国画家毕加索的工作室。

      毕加索一语不发地接待这些突然闯来的不速之客,一语不发地领着他们东看西看,他们临走时,他送给他们一张复印的纳粹飞机炸毁巴斯人奎尔尼加市的名画。然后他说了两个字,而且总说这两个字:“纪念!”

      有一天,一个德国秘密警察头子去看毕加索,他也把这样一张复印的画给毕加索看,问道:“这是你作的吗?”

      “不是,”他反驳说,同时摇着头,“这是你们作的。”

      这个特务也许完全听懂了,也计没有听懂毕加索的回答,也许毕加索的勇敢吓住了他,也许他认为这是瘦子的说法——这都由他去吧。他走了,毕加索再也没有听到什么下文。这是1944年的事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造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速之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文中毕加索向德国军官、大兵送复印画时所说的“纪念” 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上文中毕加索回答德国秘密警察头子时说“这是你们作的”,其中“这”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真正含 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上文中“纪念” 两个字的内在联系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文答题。

      “不!”

      一直低头不语的周华终于表态了,双唇用力地抿着,这是她作出决定时常有的表情。

      街道主任崔大妈失望地盯着面前这个高中毕业的待业姑娘,打心眼儿里盼着她能点点头。

      “唉!那就上仪表厂瞧瞧吧。”

      这也难怪,仪表厂的工作条件和待遇确实要好得多。崔带着周华出了办事处的大门,却故意拐了个弯。

      前面是一间半破旧的屋子。

      “奶奶教你们说歌谣好不好?”

      “好!”孩子们的欢呼声吸引了周华,她走上前去隔窗向里望,只见二十多个孩子围坐在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太太身边,她操着山东口音念:“高级烟,高级糖,高级老头上茅房……”孩子们扯着嗓子喊,前仰后合地笑个没完。天真的笑声.’犹如一根根钢针刺着周华的心。

      “走吧,周华。”崔大妈在路边喊她。

      周华转过身子,望了崔大妈一眼,羞涩地低下了头。好一会,才慢慢抬起头来,从她用力抿着的双唇间——(蹦、挤)出:“不……”

      4.文中画线的“故意”一词能否则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_________辞手法,其隐含 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羞涩地低下了头”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实质上是写其内心活 动,含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

      7.文末一句中“——”上应填入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从括号 内选),为什么要选用这个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开始的“不”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结束时的“不”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段落层次的划分与段意的概括

      口 知识概说

      划分段落层次与概括段意是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是加深对文章内容与结构的认识以及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大纲)在“阅读训练”部分明确提出了“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看出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的要求。因此,在复习中我们应做到:

      1.能根据文章或文段内容正确划分段落、层次,使之正确反映文章的结构,反映作者的思路,进而理解文章材料的安排、主次详略的处理,从而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2,能根据记叙文的特点,掌握各类记叙文划分段落层次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口 复习指路

      一、怎样划分记叙文的段落或层次?

      根据记叙文组织材料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划分段落、层次:

      1.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其基本模式一般为:概括叙述或议论——具体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第一部分以议论抒情引出回忆,第二部分具体记叙“我”所经历的一件事,第三部分又以议论抒情呼应开头,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划分。这类文章在行文上往往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句,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如《老山界》交代时间的词句有: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根据这些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很容易将文章分成三大部分:①决定翻越老山界,做好翻山准备;②一昼夜翻越老山界的经过;②翻山后感想。其中第二大段又可按时间顺序分四个小层次。

      3.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如(藤野先生>根据地点的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三大段:①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的原因;②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弃医从文的原因;③在北京,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主要是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戏剧,如《变色龙》可按警官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事件的情节发展,将课文分为三大段。

      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文章若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理清这条线索,也就找到了划分段落的钥匙。例如《荔枝蜜》,全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即:不喜欢蜜蜂


展开余文
      ——想去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以此为据,不难将课文分为四大段。

      划分自然段内部的层次与划分文章的段落的思路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同,它更多地着眼于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有的是“总——分——总”的关系,有的是“分——总”的关系,也有几层意思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的。例如《白杨礼赞》的第五段:“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对抗着西北风。”这段文字共七句,第①句总的介绍白杨树的外形特征,第②③④⑥句分别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叙述它的特征(并列关系),第⑥⑦句总结白杨树的精神风貌。显然这是“总——分——总”的结构,认识这一点,便不难将它分为三个层次了。

      二 、如何概括段意?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没有中心句的,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

      1.摘句法,即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2.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

      3.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筒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使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记叙性的语段虽有中心句,但是它表达的并非作者的真意,这时就不能用摘取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段意。例如《挖荠莱》的第二段第一句:“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以下各句具体写出了“我”是如何如何馋,显然这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但是,如果我们读懂了每句话的意思,并把握了全段大意,便可发现“我”的所谓“馋”实为饥不择食,所吃的东西并非什么好吃之物。这样,可以挖掘出中心句的潜台词,用自己的话将段意概括为“饥不择食的童年”。

      口 典型题析 

      试题示例

      读文答题。

      ①茫茫的戈壁望不到边,黄羊不落脚,马儿不敢走,遍地铺着尖利的石头,步行更是困难。

      ②我呆呆地望着前方。

      ③傍晚时分,戈壁上传来悠扬的驼铃声,一峰骆驼(身后还有一峰小骆驼)兴冲冲地向我走来。

      ④驼背上没有骑手,旁边也不见人影。骆驼主人呢?难道它是野骆驼吗?

      ⑤它走向前来,拿粉红色的舌头舔我手背,用鼻头拱我口袋。我拿出干粮招待它,它吃完干粮,转身卧到地上,示意请我爬上去。我犹豫了一下,终于骑上去。此时夕阳西去,夜幕缓缓升起。我忐忑不安,不知是悲是喜。

      ⑥戈壁之夜,繁星在头上闪烁,月华如银,我仿佛走进梦中。在驼背上,我甚至产生怀疑,怕它对我怀着歹意。

      ⑦一夜就这么提心吊胆地过去了。

      ⑧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我的神经才稍稍松弛了一些。骆驼仍然驮着我缓缓地由东向西行进。过了戈壁,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了,但我仍然揣摩不透它的心意。

      ⑨戈壁上突然刮起龙卷风,我们置身风暴中。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骆驼站立着,稳如泰山,让我藏在它身子下面,我才免遭风沙伤害。风沙过去了,它又驮着我继续前行。我心便从怀疑而至感激了。

      ⑩走了一天一夜,已经很疲乏了,骆驼也得休息一下。我找

      到了一块洼地住下,让骆驼到戈壁上去吃草。

      ⑩是夜云头很低,睡梦中觉得谁在拽我裤腿。睁开眼,眼前闪动着一双双绿幽幽的眼睛。我一骨碌从地上坐起,狼知道我没有死。一起向我咧开大嘴。这时远处一声怒吼,在那边吃草的骆驼冲过来,和狼厮打到一块。三头狼,一头被咬死,一头受伤,一头吓跑了。骆驼将我揽到身边,像是怕狼再来电我。我扑到它身上,一个劲地亲。

      ⑧经过五天五夜,我们走出了戈壁。和骆驼分手时,我有计多话要说,但它不懂,只好摆摆手走了。我走了很远,它还站在原地向我凝望。

      1.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分段只要标明自然段①一⑥的序次)。

      2,上述分段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中帮助你分段的语言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标出第⑩自然段内部的层次,说明分层的依据并概括 层意。

      4.“我”对骆驼的感情变化是上文的内在线索,试说明“我”感 情变化的过程 。

      三 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口 知识概说

      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我们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它的中心意思,这样才算宾正读懂了这篇文章。所以,《大纲》要求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具体地说,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在准确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基础上,认识详写、略写中心意思的关系,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3.掌握分析、归纳中心意思的一般方法。

      口 复习指路

      怎样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准确归纳中心意思的前提条件是通读全文(全段),熟悉内容,对文章中记述的材料作出分析,理清文章(或文段)记叙了哪些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写这些材料的意义何在。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分析文章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透过它,不难探寻其中心思想;有的题目巧妙地暗示中心,如《驿路梨花》,分析其喻意,便可归纳出中心;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如《生命意义》、《同志的信任》等等;至于那些题目仅仅表明记叙的对象、范围或线索的,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2.研究文章的开头结尾。“开篇点题”与“卒章显志”是写文章常用的手法。前者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挖荠菜》的开头就点明或暗示了全文的中心,多半是采用议论抒情为主的表达方法,抓住这些带有概括性的关键语句,有助于分析归纳中心。后者如《这不是一颗流星》、《枣核》、《春》、《挺进报》等等,分析这类文章结尾处具有深刻含意的句子,是归纳中心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一般地说,记叙文中插入议论抒情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抓住文中画龙点睛的议论抒情句,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全文的中心。例如《荔枝蜜》中:①“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②“他们(农民)正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如果我们找出文中全部的议论抒情句,也就理清了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明白地显示出来了,特别是上引的两句已经很清楚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4.分析文章层次与人物事件。有些文章的中心意思隐合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进行综合归纳,才能准确把握中心。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要分析归纳文章两大部分的内容与中心,再联系起来思考,从两部分的鲜明对比中,掌握作者对自由学习生活的向往,对令人窒息的封建教育方式的无比厌恶这一中心。

      5.分析文章中的详写点,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意图,探寻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详略安排总是服从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的。一般地说。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作者是要用笔墨详加叙写的。所以,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分析作者详写的部分发现并归纳文章的中心。但是,还有一种情况,详写仅仅是作者为表达中心而用的侧笔,而作者对真正要表现的中心却用墨甚少,这就要求我们研究作者详写此人此事的意图,发现了这一意图也就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例如《夜走灵官峡》详写繁忙的工地场景,详写我与小成渝的相遇、对话等等,浓墨重彩正面描写小成渝,侧面烘托成渝的爸爸妈妈(成渝的好品质,正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由此可归纳出本文“表现并歌颂我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畏艰险、坚守岗位、忘我劳动、一心为公的革命精神”的中心思想。

      6.分析文章的背景材料。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有时还须了解、分析有关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例如《七根火柴》,必须联系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能认识七根火柴的巨大作用和用生命保存火柴的重大意义,才能准确概括出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革命品格这一中心思想。

      口 典型题析

      试题示例

      读文答题。

      清丽、优美的芭蕾舞剧《睡美人》序曲奏响了,可是扮演公主奥罗拉的A角却“失踪”了。

      “砰!”化妆间的小门打开了,一名女演员朝回过头来的导演一耸肩:“找遍了,哪儿也没有。”导演阴沉着脸,心中紧扣着的一线希望也随着这一声响给绷断了。突然,他的手指向了端坐在

      一边的B角:“你上!”

      B角激动地站起身,双手技摩着短裙,眼里闪着倔强和自馆的光。只见她踮起脚尖,一个此雅的旋转,轻盈地提着舞裙,飘然来到台上……

      导演余怒未息。A角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扮演王子菲利浦的男A角又是老搭档,今天的汇报演出正是胜败定局的关键时刻,万一B角腿一软……他不禁打了个冷颤。

      ……B角在追光灯下独舞。多么典雅雍容的舞步。多么飘洒的舞姿,她巧妙地把音乐的颤动和光芒融会在一整套芭蕾舞的语言里了……

      ……英俊的王子出现了,两人在月充如水的舞台上跳起了双人舞。导演紧张地球起了眼,这是最令人担心的,B角和男A角是第一次同台演出。奇怪,导演的眼前,B角分明被爱情拥托而起,漂浮在浪花之上,乘着白色双翼,她手臀的姿势犹如玫瑰花瓣的开放。她的双脚和着音乐在踩踏,犹如树叶飘然落地。她和男A角的搭档真是天衣无缝!

      导演的拳头松开了,她暗暗惊讶,我平时怎么会没有发现呢?是由于她的倔强和顶撞?是由于她的执著、自信大于技巧?是由于我对女A角的偏爱所形成的偏见?还是……

      ……B角弯曲着双腿,柔软的身子在向地面上倾倒。

      ……哀怨、激昂的主题乐如泣如诉,在轻叩观众的心扉。一个个音符,飘坠在导演的心湖上,泛起圈圈涟漪。B角不是曾经要求和男A角搭档吗?我却用“A”“B”角这道坚固的犀墙将一

      对“情人”隔开,导演了一出“悲剧”,唉!

      ……醒了,奥罗拉醒了!安睡一百年后,由于菲利浦纯真的爱情,她,死而复苏了!而B角,这位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恰似许多沉睡着的美,她,春花怒放了2

      “哗”,忽然,剧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B角喻着泪,微笑着向观众躬身回礼;可是,她的目光在某一观众席上凝滞了——

      A角正微笑着坐在那儿鼓掌……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失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一句的真正含意。

      3.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本文最后一句隐合的深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6。文章用大量笔墨描写女.B角的表演,这对表达本文中心有什

      么作用?

      7.文章较多地描写导演的心理活动,这与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什

      么关系?

       

      
标签:教学论文 记叙文阅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关于张新学
下一篇:吉卜赛情结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