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481
标签:
教学论文
教育在自由与限制之间
作者: k12网友 谈永康 - xingtan
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本质或根本目标。然而把这个“促进人的发展”往深里想,就面临着问题:一方面是依据个人愿望、能力、天赋等尽情个性发展的人;另一方面则是国家(体现在课程设置与教科书编写等)依据需要的人的标准来塑造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无疑,学生在这种教育中不太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完全根据自己的禀赋来自由发展。一个是教育中最大的自由,一个是教育中最大的限制,落实到学生身上,就是发展的两难问题。对很多学生来说,这不大会成为问题:学校让学什么,我就学什么;教师怎样要求,我就怎样做。所谓的自由发展,不过是个人在学习后所剩的时间碎料里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这也就是现在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大多数。但对少数人来说,这种矛盾会发展、强化甚至尖锐起来,典型的例子有韩寒。韩寒在1999年《萌芽》杂志和全国七所著名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成绩显赫:所送作品《书店》《求医》《杯中窥人》均获好评,《杯中窥人》还获一等奖。此后出版长篇小说《三重门》、《零下一度》。就是这样一个文学天才,7门学科高挂红灯,连语文成绩也是刚及格。这种冲突用韩寒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全面发展最可能导致全面平庸”“就我而言,理科已经对我完全没有意义,尽管它对时代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韩寒最终选择了休学的方式尽自己的个性来发展。对此,有人相信韩寒有这个能力,也有人表示担忧,理由是少年作家85%的人都在成年后“泯然众人矣”。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在《为了未来——我的教育观(续集)》里面坦言,“有一个问题总是不断地引起我深深的思考:50年来,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没有培养出特别出类拔萃的世界级大师,没有培养出顶尖人才与巨人……当然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责任也不全在教育。但教育难辞其咎。这同我们同步化、标准化的教育模式与教育策略有关,更同我们的教育观念有关。例如,长期以来我们只讲全面发展而不讲个性发展,把两者对立起来,而且把全面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门门满分才是好学生;只强调培养普通者,而从不敢提英才教育,似乎一提英才教育,就违背了教育平等地原则……”是的,我们无法不负担责任。就学校而言,不仅要为考试升学负责,为国家、地方和学校负责,但也为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我们不能选择适合那种应试教育的学生,而是要尽量创造适合所有学生发展的基础教育,要给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发现自己以及发展自己的机会。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没有尽到这个责任,或者说这个责任没有尽到位。今年《教育参考》转载了一篇文章,说现在这个时代出不了大师,牛顿等其他许多天才都花费他们的部分或全部时间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几乎意识不到身边真实世界的存在。但是当今通过电视杂志书籍网络等传播的信息过多,人们面对如此之多的干扰,还能保持这样的注意力吗?
不但成人如此,今天的学生面对如此严密的课程,应对如此紧密的考试,又怎一个“累”字了得!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的确有许多课程许多学校传授的知识已经老化了,太专业化了,以至学生成人后都会“还给老师”。限制应该是有一定的界限的,这个界限说说很容易,关键还是课程设置和教材。现在课程改革有一句口号,叫“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课程”。这好像注定只能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因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组成。国家课程要培养符合国家要求的公民,开发地方课程则可以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学校课程则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特色和人才培育的优势。显然,它们都缺乏对学生“这一个”的深切关注。学生各有不同的发展潜力和成长路径,理应拥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课程。但目前连喊滥了的“学生主体”“个性发展”都显得空泛务虚,更不要说学生个性化的课程了。也就是说,真正由学生参与设计、从学生的经验及其差异来构建课程,在现在只是罗曼蒂克而已。教材差不多,课也一样上,什么时候给每个孩子自己的课程,又给怎样的课程呢?尽管如此,我们仍不应该放弃努力。不一定个个学生都度身定制,但根据学生特点对课程作些微调和有所补充则是可能的。以前兴趣特长的培养就是在自由与限制之间的一种良好的选择。问题是我们的视野应该更宽泛一点,而且不能仅仅局限在特长生身上。
面对限制性很强的课程,我们一线老师完全有可能给学生更大的发展自由。我始终觉得,我们的学科教学应该而且能够在这个问题上有所作为。由于知识相对容易把握和评价,其他如兴趣、情感难以操作和评价,因此我们很容易把课程与教材上的知识当成教学的硬任务,而情感、价值观等人的发展则可有可无。为此所“限制”所困囿的教育,除了获得高分外别无价值。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积累知识,更在于与人类已有精神财富对话与碰撞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以及追求真善美的热情。如果有助于学生主动、活泼、创造地学习——这种自由发展境界的,那么完全没有必要追求知识的“堂堂清”“天天清”“月月清”了!围绕知识层层设问,把教学搞得繁琐;把知识当成所谓的权威,只要学生例证或运用,不准质疑或补充——诸如此类的教育,是为知识的教育为课本的教育,这也是目中无人的因而必然枯燥必定失败的教育。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作文教学总是喜欢先把知识(如审题、中心)讲一遍,然后让学生写,就要围绕落实这个知识点,弄得学生不知所措味同嚼蜡。事实上我们成人每次作文也并非都要中心突出,与其给学生一个框(有时候是一个金箍棒),不如让多数学生先动笔,先自由写作,少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作一些引导点拨。这样就比较好地解决了限制与自由的问题,将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在一个“死”的知识框架里尽量多的自由发展。所以,解决教育的限制与自由得问题,关键有几个:一是教师更新观念,真正以人为本;二是学校乃至教育行政部门有科学的的管理理念,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
教育要在限制与自由之间做好文章,的确不易。中国科技馆在去年由专家组织编写《48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国》,中央教科所蒋国华先生这样总结:“他们的获奖科学发现既不是预定的,也不是组织安排的,而大多是个人兴趣、好奇心所致,是‘很个人化的东西’。”(见《科技创新呼唤教育创新》,2001年第7—8期《教育参考》)。所以,“教育应以充分发展人格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得尊重为目的(《世界人权宣言》)。马克思又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也许,我们真不必担心、指责韩寒,我们的教育实在应该让学生的发展自由,自由,再自由些!
标签:
教学论文
教育在自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灵活教学 作文出新“三部曲”
下一篇:
我们何时才能告别简单二极思维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