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5404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鲍志慧 朱清刚
[教学目的]
1.了解文章依次质疑了哪些有关《枫桥夜泊》的“新解”。
2.体会反驳“新解”的方法及语言特色。
3.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认识敢于质疑、探究学习的可贵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在梳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驳论方法。
2.注意驳论文语言的特点,体会设问、反问修辞方法对加强驳论效果的作用。
3.领会“质疑”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读议结合,注重个人阅读感悟。
2.提倡合作讨论教学法,积极交流,彼此启发,体现教学中学生的阅读主动性。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集体背诵小学学过的《枫桥夜泊》,请一位同学谈谈这首诗描绘的内容。)张继的这首宁静清丽、意境幽远的诗歌受到了历代人们的喜爱,有人为了翻新,对这首诗进行了一番“新解”,也有人就此“新解”予以了反驳,究竟孰是孰非,“文字大战”如何裁决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刘金同志的《<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二、解题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即质疑对《枫桥夜泊》的所谓新解。“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对该“新解”表示疑问;要列举理由,否定别人的错误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可见本文属驳论文。以反驳为主的议》论文通常叫驳论文,即通过反驳对立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常常运用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是直接将对方的观点驳倒;反驳论据是指出对方论点所依据事实的虚假性或片面性,从而驳倒其论点;反驳论证是指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方面的错误,进而指明不能由对方的论据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其论点也不能成立。驳论据和论证最终是为了驳论点。同时驳论往往跟立论紧密联系着,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以便彻底驳倒对方的错误观点。
三、研习课文
1.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原则:眼、手、脑并用。
要求:(1)标自然段序号,自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揆情度理 招徕 索隐
积累下列词语:
望文生文 脍炙人口 匠心独运 索然无味 无懈可击
好事之徒 揆情度理 牵强附会
(解说: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正确、自然使用工具书,使字音读准,释义确切,探知渊源,并善于积累语言,使之成为真正的“习惯”。)
(2)思考中心问题:作者反驳了对立方的哪些“新解”。然后试列出本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是提纲式、网络式等)。全文共8个自然段。文章起笔即谈到“前两年就听到有人对这首诗中的‘乌啼’、‘江枫’、‘愁眠’作了考证,……然而听得多了,不觉产生了一点疑问:这些考证是可靠的吗?……”点明要对“乌啼”、“江枫”、“愁眠”质疑。纵览全文,作者分别在第3、第4及第5—7自然段对首句所提出的三项内容分别照应,逐一反驳,并构成了全文的主体部分。第8自然段则以“总之,我觉得,这样的‘新解’,把一字一词都落实到具体事物上,结果就会使诗的意境全失,兴味索然……”为小结,再次强调自己的立场,并提出善意的告诫,收束全文。因此,可编写下列结构图:
(解说:默读可以获得一种“纯自我”的阅读体验,不受诸如朗读等形式出现时别人声音、语速等含有情感成分的暗示,是一种最直接、完整的人与作品“第一次亲密接触”——可以说,它是初读文章、获得整体感知的最佳途径。在默读基础上,若能紧紧把握住全文的基本问题“什么新解”、“如何反驳”,就不难理出全文的大体思路、整体布局了。让学生运用结构图来表达文章的主体内容及内在逻辑关系,具有像建立交桥似的立体思维,如果学生列得较为详实,说明此类学生逻辑语感强,内在思维语言和外在表达语言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学生写不完整,尤其是种属关系不明,则其两种思维水平还停留在平面上,逻辑语感还不具备,今后的语言训练要注重其逻辑思维的发展,使思维具有抽象性。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能够独立感知全文,独立思考第一步,独立了解文章的主体内容,使文章也了然于胸。其过程可能是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理解得可能完整、正确,也可能零散、偏颇,但这是一个可贵的“悟”的过程,“悟”的锻炼。我们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阅读体验,并引导他们敢于、善于积累自己的阅读感受。)
2.交流学习成果。
展开全文阅读
可以到黑板板演或利用实物投影仪等方式,由2—3名学生讲解问题答案及结构图。
(解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加强师生、生生互动,互相启发。)
3.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学习第一部分(1—2)
A.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考虑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第1自然段连用了3个问号疑问,应用质疑语气。第2段以“我认为”起笔为首句,是强调作者观点的中心句,要用肯定的、斩钉截铁的语气,从第二句起,“你看:凉秋夜半……”要用宁静、惆怅的语气,尽力用语言营造出《枫桥夜泊》诗的意境。
B.作者既然要质疑“新解”,为什么在文章第一句却谈到:“前两年就听到有人对这首诗中的‘乌啼’、‘江枫’、‘愁眠’作了考证,初听觉得很新鲜,同时也对自己过去望文生义的理解感到惭愧……”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当我们听到对古诗词翻新的解释时,往往很好奇,觉得新鲜,也自然“反思”自己对此诗的原来理解,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作者这样起笔,易与读者形成共鸣,“是呀,我也会这样”。然而,作者也暗藏伏笔,一个“初听”预示这是直觉反应,非理性认识,紧接着作者发出三个“是……吗?”疑问,“这些考证是可靠的吗?是必要的吗?它究竟是提高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还是贬低了它?”环环相扣,将读者带入了深层思索的空间,这样迂回作战,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利于读者对自己观点的接受。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反驳关于“乌啼”新解的方法。
A.请两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一生读“新解”部分,一生读“反驳”部分。
B.分析作者从几个角度来反驳,提示性词语为“其次”、“第三”。首先,援引《乌夜啼》、《乌夜啼引》、《短歌行》等,论证“乌鸦夜啼”存在的可能性,说明不能用普遍概括特殊,属引证法。其次,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很多祝英台读书处,梁山伯墓、梁山伯庙的出现,证明乌啼桥可能是后来的好事之徒命名的。第三,采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证明“乌啼桥”不合常理,这样层层深入,令人信服。
(3)以四人小组为基本单位,全班分为左右两大部分,以驳“乌啼”为例,分别学习作者是如何反驳“江枫”与“愁眠”的。
(4)以竞赛的方式,分别请小组上台展示合作学习结果。
(5)教师点拨、小结。
A.留心观察高效学习的小组,肯定其做法与成绩。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注重对其仪表、口头表达进行评价,以正面为主。
B.归谬法是其主要论证方法。
(6)阅读末段,交流对本文“质疑”的看法,激发学生敢于怀疑的精神,但须以事实为依据,本着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作内行人”,“作踏实事”,严肃扎实治学。
4.欣赏品味
这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作者成功地运用例证法、归谬法等,从分析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人手,对“新解”先质疑,接着逐一反驳,或驳论点,或驳论据,腾挪变化,层层推进,说理透辟,条分缕析,绵里藏针。
文章在前段直接摆出对方“新解”——对“乌啼”、“江枫”、“愁眠”的考证,即连用三个“是……吗”的疑问式,总体质疑,驳其论点。
只有驳倒敌论“新解”,自己的论点方能确立。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运用严密的措词,复句句式如“无论如何不在于……,而在于……”,结合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一针见血地指出,《枫桥夜泊》脍炙人口是因其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而绝非其考证的“三座桥”、“一座山”,对方论点的虚假由此可见一斑。
文章写到这儿,尚嫌单薄。在第3—7自然段中,对“新解”所考证的“乌啼桥”、“江村桥、枫桥”、“愁眠山”的论据逐一予以反驳。作者运用引证法,引用大量的实例,论证乌鸦夜啼存在的可能性。在第4段中,作者巧妙运用归谬法得出即使“新解”能够成立,这首诗的题目也应当改为“江村桥、枫桥夜泊”了的结论,语言幽默、犀利,指出其考证实在无多大价值,毫无必要。在第5段中直接运用反证法,关于对“江村桥、枫桥、渔火对着愁眠山”的新解,连用两个“索然无味”反衬这些考证毫无意义。接着又运用归谬法,诗因染了主观感情,才有动人的意境,相反按某些考证,“月落”、“乌啼”、“夜半钟声”都变成死的了,引出其荒谬的结论,从而间接驳倒其论点。作者接着又驳其论据无文献证明,不仅指出其论据的虚假性,而且照应开头,提出这样的“新解”其实贬低了诗的艺术价值,糟蹋诗。
这篇驳论文,条理清晰,层次井然,准确运用关联词,“首先……其次……第三……”“再者……最后……”使得文章极富条理性。作者还巧妙用设问、反问和短句、复句等多种修辞方法、句式,使句子变化多样,摇曳多姿,行文跌宕起伏,开合有致。总之,本文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作者以轻松笔调信笔写来,如聆听长辈谆谆教诲,变枯燥深奥的学术研究为浅显易懂的随感,深入浅出,易于中学生接受,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5.课堂训练
(1)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用概括性的语言及直观的方式,完善本文的结构图,并写在书上空白处。
(2)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A.“江枫”的新解是什么?作者从几个角度进行了反驳?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B.用横线画出本段的两个反问句,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C.结合本文谈谈你对文中“诗是要讲究形象和意境”的理解。
明确:A题中“新解”的含义最直观,若学会利用连词的用法,角度问题即迎刃而解,然后从具体到抽象,可以归纳出本段采用了归谬法。语言特点是准确幽默。B题“除了诗人自己,还有哪个能懂?”
“究竟有什么形象和意境可言?”均用反诘语句,有力驳斥了对方,引起读者警醒,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是驳论文常用的句式。以此反馈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写作特色的掌握。C题从文章美学的角度,引发学生对关于诗歌鉴赏的思考,学生可能会回答得不全面、不深刻,但它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可以引导学生重视这方面的内容,并不断积累有关知识。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6月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枫桥夜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考作文妙语集
下一篇:
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