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758
标签:
教学论文
推助式教学(论坛精华帖)
论坛精华帖: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200
刘鑫勇
教育家布鲁纳提出这样的教育目标: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的掌握科学内容,我们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学校的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的向前迈进。
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还存在着费时太多,课堂难以掌握等缺点,但他所提出的教学目标却意义深远,也成为当代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可是如何才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呢?
现代认知学派鼻祖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长期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建构主义学说”,认为主体在认识过沉重具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即过滤和整理外界的刺激,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认识,认识实质上也就是主体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外界客体进行加工、改造、整合的过程,即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决定了他们是否能顺利的接受、理解新知识,并培养新能力。如何在教学中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维主动、高效的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启发式教学认为应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景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但他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的不同。如果说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是教师代替学生思考,那么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站在学生前面牵引学生思考。启发引导也就不免让人联想到一根绳子拴着五六十个牛鼻子往前走的情景。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也无法真正提供给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际机会,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
为了弥补启发式教学的这点不足,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我们提出了推助式教学。它与启发式教学的不同就在于教师的位置从站在学生的前面转到了学生的后面。教师大胆放手先让学生立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然后针对学生各自的特点有目的的进行推助。可以说,推助式教学就是一开始便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推助式教学的提出是由智力活动的本质决定的。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教学的主要活动是阅读。而阅读是及具个人色彩的活动。“一千个读者就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文本的意义是不断流变的,读者才是解读作品的权威。也正是因为一代代读者的参与,作品的意义才不断地揭示出来,不断地积累起来,不断地产生新意。阅读不是照本宣科地念出,更不是教师告诉学生“文章中都说了什么”。而是学生独立进行“重新组织和转换”,将文章的思想和写法“内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他们阅读的成果可能与老师,甚至与作者意图都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只让学生听教师具有“个人色彩”的“讲读”,而不给他们深入理解,发表见解的机会。因此,应充分肯定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不给学生任何暗示,任何启发,甚至让学生舍弃为教师讲课而准备的预习,让他们一开始就使出全力去读,先自己去与文章发生“碰撞”,互相交流,互相制约,直到两者融为一体,形成对文章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的理解。当然,这样的理解不一定正确,而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教师必须组织其他的同学针对他“融合”的成果,进行“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推助指正。而对于全体学生都没有发现或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才进行独立讲解,并在师生共同研读之后进行总结。教师的作用就是要站在学生后面,看到学生前进的方向,避免他们盲目的猜测和无效的活动,推助他们以各自的思维方式更好,更快的达到目标。
在作文教学中,最能体现推助思想的是“快速作文之父”杨初春。他以他特殊的教学方式掀起了一场作文教学的革命。他一反“指导—写作—阅卷—评议”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写作—评议—修改”的教学方法。每次作文时,对所布置的题目并不做任何的暗示和指导,而是完全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做完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作文进行评讲。有效避免了学生循着老师定下的框框写作,缺乏新意,甚至雷同的现象。而在作文完成后,也是改教师评议为学生评议。让学生对审题立意和具体作文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争辩,以提高审题立意能力和写作技巧。而教师只是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发表主见,才进行归纳小结。快速作文的成功体现了他对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充分尊重,也证明了推助式的教学思想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助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推助,而不是引导。引导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设疑,学生释疑,而推助的主要方式是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教师设疑,学生释疑的模式严重削弱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但我们提出的推助式教学并不是对启发式教学的否定,而是对启发式教学的延伸和发展。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地肯定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倡以推助为主,并不是主张完全摒弃启发引导。而是将引导设疑放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即在学生质疑后的释疑中进行巧妙的设疑、激疑,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的启发引导仍然是以推助为根本目的的。
推助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学习中让他们先行,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由此,教学中的重难点不应由教师确立,而应由学生来确立。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学生想知道的就是重点,学生不知道的就是难点。
以上是我们对推助式教学的几点不成熟的思考,这仅仅是一篇发轫之作,还请教育界的同仁们批评指正,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http://www.ruiwen.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2200
标签:
教学论文
推助式教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丰碑(教师中心稿)
下一篇:
用心灵品读你——《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手记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