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备课资料
阅读:1266  
标签:备课资料
哈利·波特现象带来的启示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赵华 

 

     哈利·波特——一个在魔法世界里快乐游荡的英国小男孩在全世界制造了巨大的轰动效应,以致于人们称为“哈利·波特现象”。 

     在8月22日至25日于大连举行的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哈利·波特像一个小精灵,徘徊在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的思考里。 

     “今后的儿童文学仅仅守着文学论是不能前进的,而应该首先创作吸引读者心灵的作品,然后积极采取多种媒介的战略,这就是‘哈利·波特现象’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日本作家中尾明先生认为。 

     马来西亚的爱薇女士认为,儿童被社会化的同时,他们的某些思想和行为也被现代化了。以阅读为例。10多年前,大部分的少年儿童都是从传统的文本(平面印刷)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但在E时代的今天,他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资讯媒体的冲击与灌输。这种社会现象的转变,也为儿童文学家们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特别是作品内容,它再也不能墨守成规,抱残守缺。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之所以畅销,评论家的解读是故事性强、展示了生活的真实性、描述了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掌握儿童对魔幻故事好奇心理的特性等,总之一句,那就是内容上所展现的现实意义,迎合了今天不少饱受压抑的人们的内心的要求,特别是儿童。 

     尽管对“哈利·波特热”,中国同英国或是美国一样,有着赞扬和批评的不同声音。有的文学评论家斥之为典型的欺骗世人的巫术小说、鸦片小说。还有教授认为,我们今天的少年儿童,所需要的是一种对于宇宙、大自然探秘的想象力,对于未来人类美好社会生活情景的想象力,根本就不需要哈利·波特式的反科学的痴迷魔法巫术的想象力。与此同时,也有些儿童文学家和评论家称哈利·波特是一本很有文学特质的小说。“不仅故事好看,还有很多感人的地方,有纯文学的东西在起作用,包括巧妙的对话、细节,令人赞叹!” 

     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教授提出,沉迷在电子传媒手段中不愿阅读书本的孩子,为什么对《哈利·波特》爱不释手?从《哈利·波特》热遍全中国,也热遍全世界这一事实说明,过去远离书本,只能说明这些孩子还没遇到更生动更有趣,能为他们乐于接受的读物,缺少能吸引他们的书本。许多原先热衷于网络、电子游戏、电视的孩子因为哈利·波特的惊险经历而把兴趣转向书本,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牢牢地抓住小读者的心,使他们欲罢不能。这值得我们儿童文学工作者沉思。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至今已有整整一个世纪,也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但如果用理性的目光审视一下,便不难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不足,就是它的始终不变的单一的“现实主义”的格调。《哈利·波特》至少使人们看到,世界儿童文学中,还有更多的、更吸引小读者目光的作品。这对打破中国儿童文学狭隘的题材视野和单一的表现手法,起到启示作用。这无疑有利于中国儿童文学向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 

     他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批判,让中国的读者了解其中的正负面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博士生导师王泉根教授认为,哈利·波特的成功值得反思。哈利·波特强调儿童本位,丰富儿童作品的幻想性,强调文学艺术功能尤其审美功能,打动读者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标签:备课资料 哈利·波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教育时评:大学生应当成为诚信表率
下一篇:作文,虚构但不要虚伪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