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989  
标签:教学论文
让我们拥有诗意 ——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教学开首语
                           窦爱君 

      同学们,你们登过长城吗? 

      一个小伙子,登上了北京八达岭长城,不觉感慨道:“啊,长城!”旁边的人以为他诗性大发了,就很有兴致等着听他的下文,谁知他却说:“咋就这么长!”——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词汇的贫乏,常常会带来思想情感的苍白。 

      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 

      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跟着父母去旅行,当他们乘坐的汽车行驶在南京长江大桥上的时候,小姑娘趴在车窗玻璃上,看着茫茫的河水,奶声奶气地吟出了两句古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尽管用错了地方,但错得颇有道理,比那小伙子要高明多了。 

      黄河,和我们距离很近,同学们一定领略过她的风采吧? 

      一位刚刚考上大学的女大学生,坐着火车,去大学报到。火车经过黄河铁路大桥,她向车窗外看去,正是黄昏时分,夕阳垂在在远远的河面上,将万道霞光投射在浩淼的水面上,水的这一侧是黛青色的邙山,那一侧是极力向远处绵延的高压线,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副极为恢弘的场面,深深感动着这位女大学生。她在想,多么美妙啊,这是大自然专为我设计的吗?她是不是在预示着,我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也会充满这梦幻般的色彩;我的前途,也许就像这云霞一般灿烂。——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景物和心境常常是融为一体的。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你们在那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了些什么,我们谈一下好吗?(讨论,略) 

      透过同学们的讲述,我们可以约略感受到同学们不同的个性、思想,他们的坦诚相告,对我们都有启发,让我们表示感谢! 

      我们即将开始学习的这第三册课文,全是诗歌和散文。比如,在第一个单元里,四篇课文,就收录了十三首诗词,有现代的,有当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这里的大多数诗词,都是写景抒情的,充满了诗人们对大自然对人生的赞美、留恋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感慨和深沉的思考,这是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我们要在学习中去琢磨,去感悟,去和诗人的心灵碰撞、共振,从而让我们的情感、思想,不至于像长城上的那位小伙子一样苍白;通过对诗歌意象、语言的品味,我们会更加明白如何恰当地调配储存在我们大脑里的词语,使我们的语言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我们的思想、情感,并且越来越丰富、优美。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讨论,略) 

      对很多人而言,生活的单调乏味,生存的困顿劳累,泯灭了心中的诗意,以致看不到生活的诗意,生命的诗意,这是很可悲的事情。朱光潜的文章(课本24页)里说:“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 

      同学们,我们多么幸运,这一个学期的全部时间,我们都将和诗和散文亲密接触——散文,是不分行的诗,同样充满了诗意。让我们借这样的学习机会,用心灵品味诗和散文,让我们拥有浓浓的诗意,让我们都成为充满诗意的人。我们的生活和情感,因为有了诗意,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丰富、细腻、迷人。
标签:教学论文 让我们拥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偏离课堂目标的“尊师”教育(网友来稿)
下一篇:怎样上好第一堂课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