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2859
标签:
作文指导
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网友来稿)
南京市瑞金路中学教师 钟天竺 邮编:210002 E-mail:tianzhu926@sina.com
TEL:025-4232861
摘要:
一、 实验指导思想:
以班级自办刊物为中心,遵循观察—思维—表达的一般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成功意识,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范围
瑞金路中学初一(1)班。一个学期后扩展为初一(1)(2)(3)三个班。
三、内容要素:
激趣型作文综合训练法,主要有五个环节,分为“班刊激趣——材料积累——强化训练——比赛拓思——鼓励发表”。
实验短期结果:
班刊已办了10 期,发表习作300多篇,短短十个多月的时间,已有10名学生习作在《中学生周刊》和《教育周刊》发表,并有一篇作品在全国性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两名同学通过了考核,成为南京市最大的中学生通讯社——“学通社”的小记者。现时有作品见报.
“激趣型”作文训练法实验报告
20世纪末,“新概念作文”擂响“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战鼓,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波。它宣示要“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以写作教学为突破口来改革整个语文教育,不失为一条出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谁能给孩子更多的成功的快乐,谁就是最成功的老师。”细想一下,觉得颇有道理,能让学生学得愉快、学有所获,不就是为人师的最大初衷吗?
2001年3月,我开始了我的“激趣型”作文训练实验。
一、实验指导思想:
“激趣型”作文训练法以学生作文全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以班级自办刊物为中心,遵循观察—思维—表达的一般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成功意识,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二、实验范围 :
瑞金路中学初一(1)班。一个学期后扩展为初一(1)(2)(3)三个班。
三、内容要素:
“激趣型”作文综合训练法,主要有五个环节,分为“班刊激趣——材料积累——强化训练——比赛拓思——鼓励发表”。
(一)班刊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只是疲于应付教师出的题目,是很难写出好的作文。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孩子们有兴趣去写,他们的“另一套语言系统”将会发生作用,我们可能看到出乎意料之外的佳作。如何使那些对语文课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语言潜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不至于仅仅把语言当成表情达意的工具,而是能接触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底蕴,得到文学之美的陶冶?我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校园的文学活动,没有了考试压力,能自由自在地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将使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决心鼓励初一(1)班的学生自办杂志。之前,我先作了以下准备工作:A,理想激趣。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讲明写好作文的重要意义,激励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理想,启发学生在读别人文章的时候,应立志把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鼓励学生大胆向报刊投寄自己的习作。心理学认为,某种需求心理的产生,必定会促发某种成就动机。同学们一旦寄出作文,都怀着一种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便会成为写好作文的内驱力,从而引导学生为取得成功而努力。 B,调查班内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家庭拥有计算机的人数。为了把班刊办得像一本真正的刊物,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的能力。教师本身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导的能力也不可或缺。我是一个语文教师,我同时又具有美术和电脑平面设计的特长,在了解了班上的情况之后我认为:学生自办刊物完全可能。我应当从教育者的角色过渡到引导者的角色,“伴奏者”、 顾问的角色更适合我。处于完全自主状态下的学生们将更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我只需在参予排版与打印的过程中加以把握即可.C, 组建班刊编辑部.根据学生特长确定主编、编辑、美工等。刚听说要办班刊,学生都觉得不可思议:“初一学生也能班杂志?”然而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班刊编辑部成立了,不久,一部文稿全部打印,封面封底用电脑进行美术设计,内容稚拙却清新的班级杂志终于诞生,并且有了个颇具豪情的名字——《尽收眼底》。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班刊上发表,且配有小小插图,版面精工,他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这样,从班刊问世,每月一期,每期三十几篇文稿,都由学生主动投稿,不仅再也不需我这个语文老师要求练笔,而且好作品频现,时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佳作。
我的“激趣型”作文训练实验第一步,用自办班级杂志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已取得成功。
(二)材料积累
俗语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少学生觉得作文难。主要是平时不善于积累作文素材,无“米”下锅所致。打个比方说,要盖一 座房子,如果既无砖、瓦、石灰,也无檩、梁、窗、门,那这所房子怎么盖?但是如果把所用的建筑材料推得满满当当,即使有人不让你盖,恐怕你也要盖的。积累得多了,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获取作文素材的途径主要有三:一、生活取材;二阅读拣材;三、采访抓材。我规定学生每日一篇摘抄或随笔,采取生活所得,丰富语汇,开阔眼界;每星期开设阅读课,强化课外阅读训练;组织班刊编辑部定期搞采访活动,培养学生有目的、有计划、主动获取素材。学生主动采写新闻,与社会接触,大大丰富了生活积累。
(三)强化训练
这里说的作文强化训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适当加大作文的训练量。目前一般情况下初中每学期安排10次书面作文,每篇按500字计算,每学年的作文训练量仅有一万字,仅靠这样的训练量,要让学生达到相当的作文水平,是非常困难的。鉴于随笔具有较大的灵活的包容性,我们主要利用这一形式加大作文量的训练。有这样一笔帐,假如学生每天写200字的随笔,那么每年就是7万字,初中阶段就等于增加了20年的作文训练量,量与质是辩证的统一,没有量的增加,也就没有质的飞跃。 在创办班刊之后,随笔簿也成了学生自觉训练的园地。他们常常主动写作,并把自认为可以的作品交来修改,再送到班刊编辑部去。
展开全文阅读
2、强化作文训练的速度。现代社会讲究高效率、高速度,作文教学也理应这样要求。我规定学生应把作文速度的训练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推行快速作文,要求一节课写成500字的作文,事实证明,绝大部分学生有能力在40分钟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任务。
(四)比赛拓思
思路即思维的路线,或称脉络。如果学生写作文时思路闭塞,那么再好的材料也只能是一盘散“沙”。文思泉涌,方能下笔有神。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将带来切实的帮助。
当时全国的新概念作文比赛提倡不拘泥于常规,刻意求新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提倡“新思维”——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提倡“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提倡“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当我把这种作文的理念传达给学生时,他们异常地兴奋。2001年3月的一天,我走进教室,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我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大大的“人”字,在写到那一捺的时候,粉笔断了。我告诉学生,这就是你们第一次新概念作文比赛的题目,请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完成五百字的作文。这道考题正是我模仿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考题设计的。这道有些行为艺术色彩的考题非但没有令这些只有十二三岁的孩子为难,反而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考题的指向性很明显,除了想象,还是想象。学生们身在教室,心却插上了一对翅膀,飞向广阔的天地。四十五分钟过去,学生们的作文全部完成,比以往任何一次当堂作文都来得顺利。我惊奇地发现,在作文中,有的学生谈到了人生之路上应当如何面对挫折;有的学生联想到了身残志坚的保尔柯察金;有的学生就站在这支粉笔的视角写:“看着自己的同伴被抓在教师的手中支支嘎嘎地嘶喊,身体逐渐变小,不觉惊恐异常……”最后看到自己的身体下写出流畅美丽的字迹时却恍然醒悟“为人服务其实是最有意义的”。在这些拥有着奇思妙想的学生中,更有个别我一向以为语文能力不怎么样的孩子想象力令人惊叹,我不得不承认: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正是题目的挑战性激发了他们的潜力,只要有这样的驱动,他们的进步将是一日千里。
从这以后,我经常进行这样的比赛,并把优秀作品推荐给班刊。第二期的班级新闻报道中,学生用喜悦的语气打出了新闻标题《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啦!》
(五)鼓励发表。
成就动机,人皆有之。发表就是认可,就是鼓励,就是成功。想方设法给学生的作文发表的机会,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无论是对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第一期班刊诞生,我就用学校的一体机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并送报社集体投稿。如今班刊已办了10期,发表习作300多篇,短短十个多月的时间,已有10名学生习作在《中学生周刊》和《教育周刊》发表,并有一篇作品在全国性的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两名同学通过了考核,成为南京市最大的中学生通讯社——“学通社”的小记者。目前都有作品见报。这对于普通中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最近他们还经常参加学通社的各项活动,诸如“小记者冬令营”“采风”活动等等。这更激发了同学们参预班刊建设的热情。
总之,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作文教学必须树立“大作文观”,强化课外积累,坚持课内课外双管齐下,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标签:
作文指导
激趣型作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日记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
作文创新教学摭谈(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