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9038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论语》六则


      (广东省珠海市第六中学语文科组招明乐 E-mail:Z@zhao.com.cn) 

      目的要求

      一、理解六则语录中包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二、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要点难点

      一、诵读时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二、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三、理解语录的含义,受到启发。

      写作背景

      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连年不断。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此时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得到发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商后宋国贵族。少“贫且贱”,及长在鲁曾任相礼(司仪)、委吏(管理粮仓)、乘田(管理畜养)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约年五十)任中都宰、司寇,因不满意鲁国执政季桓子所为,离鲁而周游卫、宋、陈、蔡、楚列国,都不为时君所用,归死于鲁。曾长期聚徒讲学,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72人。古文学家说他曾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虽未必完全可靠,但孔子熟悉古代经典,可能曾作过某种整理工作。由于他弟子的活动,在他死后就形成儒家学派,对后世有重大影响。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以“礼”为手段,“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在政治态度上是保守的,有利于有权势者维持旧秩序的要求。通过自汉代董仲舒以来儒家的补充修正改造,他的思想经过系统化,成为我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奉为至圣先师。

      段落大意

      课文六则分为六段,实为六章,分属于《论语》中的四篇。

      第一则,讲学习方法,态度和个人修养。

      第二则,讲学习方法,指出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知新、创新。

      第三则,讲学习方法,讲明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第四则,讲学习态度,称赞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态度。

      第五则,讲治学态度,为人师的条件。

      第六则,讲学习态度,主张向任何人学习,但不是肓目的学习。

      主题思想

      孔子很重视学习态度,强调要终身“好学不厌”。他肯定孔圉“敏而好学”,而且谦虚地说自己都没有做到“学而不厌”。他还特别提倡互相学习的态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是与朋友相互学习,研讨之乐,是增长学识之乐。最可贵的是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精神,他肯定了学生孔圉“不耻下问”的精神,其实他自己就是楷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当然不会都是强于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从之”,对于“不善者”要引以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点。这里指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传说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他就是一个虚心求教善于学习的人,所以才成为古今闻名的大教育家。

      写作特点

      《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六则中,五则直录孔子的言论,第四则记录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五语,所记述的言论,直起直落,仅提出观点或提出结论,并没有论据或论证。

      由于语言凝炼,思想内容极其深刻,所以一些语句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如“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等。

      另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的过程中又被简化、紧缩,形成了成语、典故,如“温故知新”、“择善而从”。

      作业练习

      一、朗读下列各句,指出停顿错误的一句。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是以/谓之“文”也。

      ( )

      二、“温故而知新”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温习旧知识可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学习了解新的知识。第二种理解是什么?你试着说说看。

      三、下面短语或句了,翻译时要调整词序,试着把它们译成现代汉语。

      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2.不耻下问


展开全文阅读
      3.何有于我哉!

      四、朗读以下格言般的警句,自己再搜集一些警句抄在笔记本上。

      知识就是力量

      ——培 根

      智慧是经验之母

      ——达·芬奇

      无知识的热心,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牛 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 飞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 子

      答案:一、B

      二、多次的温习可以对旧知识有新的更深入的理解。

      三、1.孔文子,为什么称他为“文”呢?

      2.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羞耻。

      3.    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标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论语》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天上的街市
下一篇:咏柳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