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331
标签:
教学论文
表演与语文实践综合能力的养成(教师中心稿)
南京市江宁区淳化中学
宫启平
最新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对学生全面能力培养的要求。具体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操作中,也就是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引导,使得他们能够从直接的课堂教学中获得能力素质的锻炼机会。或者说可以通过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真正的放开手脚,将课堂看作他们产生问题激发思维的训练场,而教师也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学生的启发、协助、研讨性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构思,。那么,教师在其间只是在和学生们一同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尽可能地使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独立思考、协同合作和发现探索的乐趣。
就目前《大纲》中明确要求的各项能力要求(阅读、书写、口语交际和写作),教师可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扣住教材抓住其中的某一条,分阶段采用不同活动形式实施教学。并且结合初中阶段学生普遍的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尽量在每一节课上扣准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给学生多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表现自我的环节,以期避免过去的那种只重教师分析而轻学生参与的沉闷课堂气氛。而且往往是老师讲的巨细无遗,学生写得大汗淋漓,“小记书员们”拿在手上的笔记与书店里的参考书别无二致。就笔者个人的教学实践而言,在课堂上可以借用不同形式的表演来帮助我们学习课文,丰富语文课堂的活动形式,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我们总在说课堂就是大家展现自我的舞台,那为什么不给他们机会尽情表演一番呢?实际上表演也是我们原来语文课上经常采用到的一种活动形式,不过我们这里给学生的这种“表演”要求和安排可能更加系统地针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我们会从课本到剧本,从分角色朗读表演到经过事先彩排的小剧场表演,各个环节上精心设计一些尽可能发挥同学们不同才能的表演方案。并且在他们当中组织起一只“专业”的剧本创作队伍和一只专门的导演排练队伍,而且在班级中设立一些表演奖项,给在整个活动中表演、表现出色的同学颁发奖品。比如,我在讲第一册《宋定伯捉鬼》这课时,事先请同学们预习课文疏通文意,并且根据本文出现的人物的不同特点,自由搭配组成七~八人的创作小组,将课文改编成一部故事剧的脚本。同样是布置预习任务,同学们对新的要求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纷纷互相打听如何创作剧本。这时老师结合课文的教学要求,请大家在搞清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并且不对剧本提出任何限制性的要求,任其自由发挥。第一课时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疏通文意,讲解部分疑难字词,后面留出部分时间,由各小组选出各自的演出剧本进行讨论,最后由全体同学举手表决选出一部大家认可的剧本。第二课时首先请剧本创作小组的成员上台进行课文、剧本对照朗读,在由小组的演出人员现场表演该出剧目《宋定伯捉鬼》,演出结束大家推选出本场的“最佳演员”,并授予创作小组“杰出表现”称号。学生们最终在精彩的表演和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课文的讨论和学习。
课堂教学的成败,最终还是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前我们是看一堂课教师投入多少,经常是课堂容量大的课被认为是好课。我的老师就生动的举例说明,老师一堂课要完成一桶水的量,那么你的备课就要有一池水的量,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学生在这节课上接受理解多少则少有顾及,老师和学生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完全隔断了课堂交流, 教学成效又怎么会得到反映,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又怎能提高。
语文从其教学的根本目的来讲,就是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时代的人、不同时代的事,一种精神再现的艺术。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他是一种艺术形式,同绘画、音乐、雕塑、戏剧一样,只是他们有着不同的欣赏内容,在向我们传达着不同的有关人的声音。要知道我们从炎黄祖先那里继承来的不只是一种僵死的语言工具,而是一种蕴涵着我们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血脉的鲜活的东西。那么我们今天再将它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时,就更不应该是仅仅在教授一门语言,一种用来教会我们如何说话交流的工具。据说现在整个世界在掀起一股学习汉语的风潮,而且这股风潮首先是从和我们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韩国、日本引起的,他们当中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的汉语言是世界上最难理解的语言,更何况是那些肤色各异的非汉文化圈的人呢。这是因为什么呢?毫无疑问,我们身处在不同的国度,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这种语言之间的差别或者说是隔膜,就说明它不仅是工具那么简单,而且负载了更多语言之外各个不同民族所特有的东西。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说,语文不单单是教书识字,也是通过文字将我们这个民族所独具的文化传承下去。而在这一过程中形象性的充分发挥,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表演是种综合艺术,要求演员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形象塑造能力,对剧本的理解和对角色的感悟能力等等。而同时我们的学生又是处在初中这样一个表现欲望积极的时期,可以鼓励大家的这种表现欲,充分利用表演这种活动形式,促使我们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标签:
教学论文
表演与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山中访友》赏析
下一篇:
古诗诵读四个一(论坛精华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