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5328  
标签:备课资料
《藤野先生》语言品味
                           文/洪镇涛 

  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句话与后文哪句话呼应,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这句话与后文的“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呼应,表露了对东京那帮浑浑噩噩的中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之情。] 

 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好吗? 

 [原文用反语,具有辛辣讽刺意味;改句太直露,失去了嘲讽意味。] 

 二、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把“大概物以希为贵罢”改为“因为物以希为贵”可以吗? 

 [“我”到仙台受到优待,当然是出自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绝非所谓“物以希为贵”(因为这里中国留学生希少,所以“我”身价高了,受到优待)。作者用“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带有猜测语气的话来解释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语言诙谐。如果改用一句语气肯定的“因为物以希为贵”,不仅无诙谐可言,而且完全违背了作者的原意。] 

 三、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这段话似乎表露了作者对这位先生执意要我搬家的不满,如果删去加了着重号的部分,是不是更恰当些?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寓褒于贬的手法。有意用“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写这位先生的 啰嗦和固执;有意用“却”“也只得”等词语写“我”的不理解和不情愿。看起来是“贬”,实际上生动地表现了日本人民对中国留学生的关怀。] 

 四、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1.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改为“同时也感到一种感激和不安”可以吗? 

 [“不安”的是“讲义”(即课堂笔记)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改正,“感激”的是先生对“我”如此热情关心。先有“不安”,后有“感激”,符合人物心理活动过程。] 

 2.删去加了着重号的词语,语句不是更简洁吗?[加了着重号的“不但”“连”“都”等词语,构成递进句式,从程度上、范围上作了强调,更充分地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五、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这句话有点费解,我们可以采用“分解”法来理解。 

 1.他们疑惑的是什么? 

 [“我”的考试分数在及格以上不是自己的能力所及,而是预先得了教员泄漏的题目。] 

 2.他们疑惑的理由是什么?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3.他们的理由站得住脚吗?[中国当时确实是弱国,这是多方面原因包括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造成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人都是低能儿。中国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就证明中国人不是低能儿。“弱国”与“低能”并无必然联系,他们的逻辑是荒谬的。] 

 4.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驳斥这荒谬的逻辑?这段话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逻辑的荒谬性很显然,用不着直接驳斥。作者直接端出对方心里所想的话,一方面揭示其荒谬,另方面作为反语,深沉地表达了他那满腔义愤。] 

 六、但不知怎地,我总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既然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时时记起他”是理所当然的,怎么又说“但不知怎地”呢? 

 [“不知怎地”,照应前文“一去之后,杳无消息”,同时也是有意把“时时记起他”说成是难以解释的事,反衬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和我对藤野先生感激之深。] 

 七、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这段文字内涵丰富,也可采用“分解”方法。 

 1.怎么用上“偷懒”这个词? 

 [这是作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说法。]

 2.“抑扬顿挫的话”指什么? 

 [指藤野先生对“我”乃至对中国寄予殷切希望的话。] 

 3.“良心发现”指什么?

 [指爱国爱民思想受到触动。] 

 4.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着“我”,“我”把怀念化为斗争的力量。]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标签:备课资料 藤野先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祝福》知困录
下一篇:明月与大江 ——从两首诗解读苏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