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141  
标签:教学论文
我处理读本的懒办法!
           k12  作者:  c_fan - c_fan 

             “三点式”的魅力 

        ——我怎么教《高中语文读本》 

我不愿意去做没有意义的重复劳动,而是把别人用来重复或低效劳动的时间用来思考和设计,以减少无效劳动。新教材《高中语文读本》那么厚,学生时间又那么少,而且又是必修课,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传统的办法会累死老师,拖跨学生,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出路。于是我和我的同事就设计出了这样一个“三点式”阅读训练体系,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沉重负担,至于效果嘛,我可以告诉你经过一年实验以后三组对比实验的数据: 

1、在同学自愿的基础上,我把他们分为两个实验组,A组与B组的语文考试(均为市教研室统一命题)分差从一年前—6到一年后+6分,其中A组采用了我设计的“三点式”,而B组用的是传统的老办法。 

2、一年前我让高一一个班的学生做速读测试,测试的材料是一张地方晚报的一个版面,他们在18分钟的时间里平均摄取的信息量为60%;采用“三点式”阅读训练一年以后,他们阅读同样篇幅的晚报,摄取的信息量提高到70%,而所用的时间却只有3分钟。 

3、一年前,他们阅读《读本》中的一篇文章,然后再按我的“三点式”要求写阅读笔记,平均需要40分钟时间;一年以后,完成同样内容,只用18分钟。 

如果您有兴趣,请进入我的“三点式”。 

阅读能力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不仅从根本上体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而且对各门学科深入学习都产生直接影响。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说,尚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如果说这是一块已经被广泛开垦过的土地,那么,目前尚未形成理想的生态结构。中学生由于普遍缺乏对文本阅读的兴趣,缺少主动阅读经典著作的意识和欲望,因而无法真正进入阅读的自由状态。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试图通过对高中《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的导学实验研究来探索阅读教学改革的出路。 

一 、《读本》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2000年在全国开始推广,分《教本》和《读本》两部分,其中《读本》是在教师指导下供学生课外阅读的。我们感觉《读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理念是清晰的,而且视野开阔,选文精良,为师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一套优秀的文本,虽然编排体系还不够严谨,但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一股强烈的冲击力。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教本》和《读本》的关系,特别是在具体操作中,怎样把握和调控学生在《读本》阅读中的训练效果,语文教师常常处于一种两难选择之中:《读本》那么大容量,搬到课内显然不现实,课时不够用,不仅会降低学习效果,而且会增加师生负担;如果完全放到课外,《读本》选文虽然精美,但是未必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再加上数理化学科的巨大压力和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阅读效果就很难控制,甚至形同虚设。真是“拿又拿不下,扔又舍不得”。《读本》所面临的尴尬处境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产生的困惑大概是教材编写者始料不及的。 

二、《读本》的导学设计 

要让《读本》充分发挥阅读训练的作用,必须做好两件事。第一,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当他们产生兴趣的时候,阅读就不是负担,而是享受。第二,建立必要的阅读规范和反馈调控机制,把阅读过程的无序变有序,目标的抽象变为具体,效率的低效变为高效。为了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结合自己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开展的实验,谈谈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索和体会。 

(一) 激发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我们主要推荐下面三种: 

1.语文课中增强点击《读本》的频率。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在谈到鲁迅与白莽的关系时,我就朗诵了鲁迅评价白莽诗歌的那段著名的比喻:“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悠远之作都无从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许多同学听了之后眼睛一亮,这“一亮”中既有对这段优美的文字及其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和饱满激情的欣赏,也有“鲁迅一向很吝啬褒扬的文字,却何以给白莽这个年轻的诗人那么高评价”的疑问,有些同学甚至拿起笔要求我用记录速度再朗诵一遍,以便他们能够记下来,我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这段话就在《读本》中。如果能在课堂上经常恰当地点击《读本》中的精彩片段,并给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暗示,就可以把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迁移到《读本》的阅读中来,学生也就会因为需要而主动进入《读本》世界。 

2.给《读本》编写导语。我们尝试师生合作给《读本》每一篇课文编一段导语,尽量体现零距离、新视角。举两个例子: 

《西安这座城》的导语:“有位外国朋友问我:中国哪一个城市最能代表中国历史?我告诉他是西安;三毛生前有人问她,大陆作家中最欣赏谁?她说是贾平凹。让我们看看三毛最欣赏的作家笔下最具有历史魅力的城市是怎样一个世界。”贾平凹,西安,单是看看作者和题目也许就让读者感到分量,但是我们的中学生朋友并不一定这么看,他们可能更欣赏三毛和金庸,那么好,这段导语就从三毛说起。 

《棋王》的导语:“阿里是蜚声天下的拳王,尽管后来患上帕金森综合症,但人们对他的崇敬之情愈加浓烈;泰森是当今举世闻名的拳坛霸主,他的战绩不亚于阿里,但他无法享受人人敬重的拳王美誉。为什么?读完《棋王》你会找到答案。”《棋王》中最耐人寻味的就是其中的人生哲理,怎样引导学生感悟哲理?我们就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拳王”导入。 


展开全文阅读
3.开发学生的阅读积累。如果说上面的方法对于那些阅读积累比较雄厚的学生来说略嫌浅薄的话,你需要给他们创造更大的发挥才能的空间。除了让他们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作品写导语,我们每周还开设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在阅读交流课上给他们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有一次我们讨论《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我从阅读笔记上了解到陈杰同学对此很有研究,积累了很多资料,我就让他作了主题发言,他一口气谈了15分钟,不仅谈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源流,而且把中国的选官制度与日本作了比较,从中分析各自的利弊得失,见解非常精辟,对同学很有启发,对我也是个教育:千万不要认为好学生都是“教”出来的,有时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积累和见解说不定让老师大吃一惊,这种丰富的资源如果得不到合理开发,不仅是“浪费”,简直可以说是“扼杀”。 

(二)建立阅读规范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过程与方法却不能千篇一律,因为学生的阅读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那么如何找到规律与个性的结合点,应该是我们建立阅读规范的突破口。 

《读本》是略读教材,略读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走马观花、读而无获”。针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我与学生合作设计了这样一种阅读笔记(见下页)。把阅读要求作为一个底线拉出来,使阅读目标具体化,适合学生操作;同时为了照顾到学生的阅读个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给学生几点提示: 

1.读本的文章不必每篇都读,可以放弃20%; 

2.笔记里的内容不必每点都写,可以放弃20%; 

3.在速读的基础上完成,每天所用的时间20分钟左右; 

4.每周有一节阅读讨论课,大家交流阅读体会,互相分享发现的乐趣。 

课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体感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兴趣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疑点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立阅读规范,等于为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把阅读分解为“读什么”和“怎样读”两个下限性的问题,“读什么”主要就文章的内容而言,包括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对艺术形式与风格的领略和鉴赏,下面又设计三个“点”(信息点、兴趣点、质疑点)作为内容的下限性问题予以支撑,使学生对内容有所把握又不落窠臼;“怎样读”主要就读书方法而言,我们力图引导学生“读进去”,还要“读出来”,以“趣”导入,以“法”约束,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最后进入独立阅读的自由状态。对学生来说这中间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的然而却是必需的规范过程,即养成“不动笔不读书,不思考不读书”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会从中受益,他们带着明确的目的和愉快的心态进入阅读,阅读中有紧迫感但没有被动感,阅读之后把自己思考的过程和发现的问题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阅读笔记。阅读笔记的重点是对三个“点”的理解和构建。 

信息点,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捕捉并筛选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信息,主要培养学生迅速阅读、准确把握要点的能力,并试图以此构建学生阅读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例如 在《赤壁之战》(《读本》第二册)的阅读笔记中,我整理了学生发现的信息点,除了语音文字之外,同学们还提出下列有价值的信息: 

1.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2.赤壁之战的前因后果及意义 

3.《赤壁之战》的详略处理技巧 

4.《赤壁之战》的对话描写特色 

5.三国鼎立的形成 

6.鲁肃与诸葛亮的比较 

7.刘备与孙权的比较 

8.周瑜与张昭的比较 

9.诸葛亮是怎样分析孙刘联盟必胜曹操的? 

10.曹操没有直接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1.《赤壁之战》给我们的启示。 

兴趣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并将产生兴趣的原因上升为理性的思考,这一训练充分关注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王选的选择》(《读本》第二册)一文兴趣点的交流中,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 

李琳同学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王选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一生中一定经历了若干次选择,而课文中只写了他的七次重大选择,不知道同学们最欣赏他哪一次选择?” 

一石激起千层浪。 

林斌抢着说:“第一次,因为第一次是对专业的选择,没有第一次选择,就没有后来的一切选择。” 

崔闻杰说:“第七次,他率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全员汇入北大方正集团,这样,才真正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这正是他与一般科学家最本质的区别。” 

吴国楠说:“我认为是第六次。他不仅具有科学家的智慧,而且具有政治家的眼光、改革家的魄力。他感到有些年轻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时敢于让他们挑重担,并且在培养和使用年轻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所以说这是他人生中最智慧的一次选择。” 

“老师,说说你的兴趣点。”李琳把“战火”烧到了我的头上。 

我有意避开了同学们思维的方向:“王选的七次选择当然都很有典型意义,同学们刚才说得都很好,但是我最感兴趣也是我最感动的地方,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细节。陈堃銶——王选的妻子,她与王选在动荡的岁月中缔结了坚贞的爱情,志同道合,患难与共,他们一同攻关,当他们的科研成果终于出现一道曙光的时候,陈被病魔击倒了,而且被确诊为癌症!文章只用了极其简省的笔墨写了这么几句:手术前夕大家去看她,还没走进病房,听到她与同室病友一起在唱50年代的苏联歌曲: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看到这里,我仿佛听到了那首代表伟大的苏联人民坚强不屈的灵魂的歌曲,由微弱到雄壮,从一间小小的病室扩展到整个宇宙,心中有一团烈火在燃烧,从她那微弱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悲壮的让我震撼的力量。我不仅为他们坚贞的爱情所感动,而且被那种为了美好的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品质所折服。”我注意到了许多同学眼睛中闪现着泪花,此时此刻,我不想给他们一个答案,但我希望他们能够分享我的感动。 

质疑点,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怀疑的乃至不能认同的问题,这一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整个训练过程的重点在于发现,而不在于回答;所展示的是个性,而不是共性。 


展开余文
有一次我从“中青在线”的“冰点”栏目下载了一篇文章《走进四合院》,推荐给学生阅读,并在课上进行了交流。这篇文章通过一个旅居北京的美国青年龙安志的视角,表现了作者对中国民居文化的关注和忧虑。其中有一段写龙安志在北京的住所,大意是说龙安志挚爱北京的四合院,于是就在北京买了一座四合院居住在那里,并且用他所能理解的样子装饰了这所房子,在内室中的墙壁上有一半的空间里挂着一幅毛泽东的画像。有些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要挂毛泽东的画像,如果是我,我就换一张。”她的发言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响应。当然要换的画像不同,有周恩来、邓小平、乔丹、刘德华等。显然,这些质疑反映了这一代人真实的思想感情。这至少反馈了三点信息:第一,他们对毛泽东和那个逝去的时代不了解,由于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而形成了空白或偏见;第二,他们对那位美国人的心态不了解,他们无法理解一个美国青年人为何如此狂热地挚爱北京的四合院,对中国民居文化情有独钟;第三,他们不了解四合院在中国民居文化中的审美价值。由于这么多不了解,所以对话就缺少基础。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等于找到问题的答案),必须让学生对上述问题的背景有些必要的了解,并把学生带入一种思考的过程。其实像这样的问题寻找一个静态的答案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愚蠢的。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但是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和讨论却有助于发挥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增加发现新的问题的勇气和兴趣,在交流中拓展视野,形成新的建构。 

从以上的叙述中可以得知,学生的阅读状态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进行反馈和调整:第一,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笔记”与学生交流,这样我们对学生的三个“点”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了心中有数;第二,我们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就本周阅读的内容进行有深度的交流。因为个人的基础和阅读的感受不同,信息点、兴趣点、质疑点的具体内容都会有很大差异,大家在交流中可以互相受到启发。而教师也以一个阅读者的身份参与交流,不仅大大减轻了沉重的备课负担,心态也是轻松愉快的,因为此时此刻,教师已经不是“传道、受业、解惑”者的角色,教师阐述自己的阅读体会,完全是个性化的,此时的教师不代表政府,不代表课本,不代表标准答案,甚至也不代表真理,他只代表他个人,表达他对这篇文章的独特理解。我相信大多数语文教师渴望这样做,学生也欢迎教师这样做,师生之间产生了情感的融和与思想的交流,讨论中常常会出现激烈的交锋,而交锋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师生都会在据理力争的辩论中梳理或提升自己的理性。当然教师这样做并不等于放弃自己的角色,只不过教师的作用已经从显性变为隐性,教师的调控作用表现为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阅读潜力,尽可能使那些有价值有个性的观点有发表的机会,给大家的阅读带来启发,并且鼓励那些不善于表达的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样的阅读交流课摆脱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发了潜藏在阅读过程中的人文精神,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对师生个体与个性的关怀,互动感强,课堂气氛融洽,学习效率高。 

三、关于课外阅读的思考 

1.理直气壮地倡导课外阅读。据我所知,目前排斥课外阅读的势力相当强大,而且短时间内不要奢望有多大的改观。有些家长认为,学生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有些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如多做几道数理化题“更有用”;有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干脆封杀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凡此种种,我们也不能把账都记在家长、学生和校长的头上,人处在一个功利和浮躁的时代中,要想保持一份纯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今天出现不了李白和苏轼,更不会有庄子和陶渊明。具有现实意义的是,我们语文老师至少自己要保持清醒、坚守自信:合理地、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而且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开发,当然也包括应试能力的提高,这是被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的并被继续证明着。我不相信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单靠一本教科书,不仅打不了天下,甚至也打不赢高考。尤其是学生处在“垃圾文化”的包围与诱惑之中,引导他们辨析莨莠,尽量阅读经典作品,对于拒绝平庸与浮躁、提高审美修养与思辩能力,是不可代替的。只不过我们的倡导要适度:课外阅读很重要,但它不是一切。 

2.课外阅读需要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何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快餐文化”的狂轰烂炸下确实需要动动脑筋。我们这种为学生“搭建脚手架”的方式,先把阅读难度降下来,把抽象的要求变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几个“点”。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之后,再把难度提上去,要求放开来。这样阅读的效率就有了可测量性,学生就不会因为“读无所获”而觉得阅读无用;三个“点”本身具有较大空间,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摘取果实,但是你要想得到更大更好的果实必须努力地“跳起来”才可能摘到。这种具有一定弹性的挑战,由于关注到了学生程度与个性的差异而激发了所有学生的兴趣,并且把这种兴趣保持下来。 

3.课外阅读重在培养习惯,指导方法。课外阅读需要独立精神,也需要合作精神。所谓独立是就它的整体过程而言,包括目标、计划、节奏、要点、难点、查阅资料等等,一定要建立在依靠自己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只是一种“资源”,作为学生要善于开发“资源”,那些离开教师就“找不着北”的学生无法进入语文学习的自由状态,因而也无法真正享受到语文的乐趣。同时课外阅读也需要合作,需要交流,需要碰撞。合作,才能资源共享;交流,才能取长补短,突破自己思维的局限;碰撞,才能不断产生思维的火花。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同于自己又确有道理的观点,怎样取其精华,每个同学都需要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各种观点进行重新筛选或组合,这样就可以形成更加丰富的见解,促进学生建构能力的发展。 

目前按“三点式”设计的《高中语文读本导学》第一、三册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如果您需要此书,请速与上海教育出版社联系(021-64318704、13641914399 郏老师); 

如果您愿意加盟此项实验,互相切磋,请联系(13957843352)袁老师。
标签:教学论文 我处理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家长“陪读”能陪出什么?
下一篇:话题作文拟题方法(论坛精华帖)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