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3971
标签:
作文指导
关于话题作文的理论探索
文/刘荣地 孙 宏
高考作文连续数年均为“话题作文”,2001年全国31个省市的中考作文竟有19个省市为“ 话题作文”。为什么那么多中高考命题者对“话题作文”情有独钟呢?为什么大家都说“话 题作文”好?它究竟好在哪里?为此,本文试从心理学、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结合上作出理论上 的阐释和探索。
下边先举四例:
1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家,也是我们人生的起 点和成长的避风港。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 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或伙伴之谊……
请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2希望,是人生奋斗的远大目标,是平凡生活中的小小期待。希望是生命之舟的原动力 ,是补充能源的加油站。希望可以将人引向辉煌,也可以将人诱入歧途。希望创造了一个个 大大小小的故事;希望,蕴蓄着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
请以“希望”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3仔细阅读下文,然后按要求作文。
瀑布从万丈悬崖上奔泻而下,像一道闪闪发亮的珠帘,雷鸣般的轰响震撼着群山 。可是,人们爬上崖顶,却发现上面不过是一条平缓的小河,它一路走来汇聚着点点滴滴的 泉水。如果它不跨出那一步,冲下悬崖,就只能在山峦之中默默流淌。
小河勇敢地跨出那一步,于是有了气势磅礴的瀑布。
读了上面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你有过“勇敢地跨出那一步”的经历或类似的见闻吗?你 看到过给你以某种启示的景观吗?请从中选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4人都希望受人尊重,但受人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尊重很容易做到:因为它是得到 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为演出的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喝彩;一句问候,一 声再见……尊重也容易被忽视:遭人冷落,被人揭短;恶语触怒他人,讥讽同学弱点……总 之,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请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下面,本文结合上述四题,对“话题作文”谈点理论上的认识和思考。
好的话题,往往运用恰当的比拟和比喻。比如第1题,把“家”比为“难舍的亲情”“人 生的起点”“成长的避风港”和父母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的伞;第2题,把“希望”比 作“人生奋斗的远大目标”“平凡生活中的小小期待”“生命之舟的原动力”“补充能源的 加油站”;第3题把崖顶上平缓的小河“跨出一步”就成了“气势磅礴的瀑布”这一自然现 象比作人在学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果敢地抓住机遇后的能量释放;第4题,把“尊重”理 解为“得到帮助时道声谢”“妨碍别人时道句歉”和“为演出的成功鼓掌”“为同学的进步 喝彩”以及“一句问候”“一声再见”。
那么,这些“话题”为什么无一例外地使用了这种描绘类的辞格呢?因为它们有其独特 的功效,因为它们能把抽象的概念,如“家”“希望”“尊重”变得活泼而富有活力;因 为它们能把呆板的抽象具体化、形象化、生命化和人格化;因为当“主体”与“描绘体”和 谐地融为一体时,它所传递的信息量便自然地增值和扩大,正如老舍所说:“比喻能把印象 扩大增深,用两种东西的力量,来揭发一种东西的形态和性质,使读者心中多了一些图像。 ”
对于老舍先生关于比喻作用的这句话,我们还必须从心理学和逻辑学的结合上作出进一步 的阐释。心理学讲“语词能引出表象”,能引出往日生活的具体情景。但是,并不是任何语 词都能引出表象,而且,不同的语词其引出表象的功能也有强弱之分。就“话题作文”中的 “话题”而言,它的中心词、关键词,如上述题目中的“家”“尊重”“希望”之类,由于 其概念的外延较大,或者说比较抽象,其引出表象的功能就比较差。学生们看了这些词语 会感到茫然,总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嘴之感。然而,上文中提到的那些“喻体”,那些概 念的外延最小而内涵最丰富的语词,其引出表象的功能才最强。
学生写作文,尤其是写记叙文,总是要记“实”的,总是要写出生动的生活画面的。而上 述话题作文中的那些生动具体的比喻、比拟、对比却是十分有利的。
作文,不仅需要记“实”,同样需要写“虚”。所谓“虚”,就是指作者由于受人、事、 物、景等外物的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情、意和想象。然而,就担当“命题作文”写作任务 的中学生而言,其最初的写作冲动,又往往来自于题目的触发,即所谓的“见题动情”,所 谓的命题要命到学生写作的“兴奋点”“动情点”上。那么,上述4题中那些巧妙的比喻和 意蕴深刻、充满哲理的语句,不仅能引出美好的生活回忆,同样也能起到触发情感、启迪思 维、引起联想的作用。比如第1题,把家诠释为“成长的避风港”、父母“为儿女撑起一方 晴空”的“伞”和“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的一缕慰藉”。应该说,这些话语,不仅情 意切切,激动人心,而且会引起人们不尽的遐想。因为生活不仅有风和日丽,还会遇上意想 不到的风浪和阴霾,然而此时,一回到温馨的家,就真如风浪中的航船回到安全的避风港一 样了,就真如阴雨中得到给你带来一方晴空的伞一样了。还有,“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的一 缕慰藉”是什么呢?这美好的情意绵绵的话语,同样会引起写作者动情的遐想:是一声问候 、一杯热茶,还是对年迈多病的老人的耐心搀扶和精心服侍?再比如第4题中“尊重别人是 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一句,这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的感悟。其实,毕淑 敏的《提醒幸福》《孝心无价》和李国文的《寻找快乐》就是以“幸福”“孝心”和“快乐 ”为话题的“话题作文”。两位作家在他们的文章中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 ’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一个人要是不懂得快乐之道,才 是真正的失败。”这些“话题”中的人生感悟是多么深刻而美好啊!我们说:话题之美,就 美在这里。(完)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标签:
作文指导
关于话题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激发兴趣锤炼语言 ——上海特级教师毛荣富谈作文教学
下一篇:
激活作文创意的新思路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