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3273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屈原
[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
1、识记理解“诡谲”“非难”“伫立”“睥睨”“尚飨”等词的音形义
2、理解《屈原》的创作背景
3、把握作品的主题
4、理解运用拟人、呼告、反复、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目标1、2
2、理解屈原及历史剧《屈原》梗概
3、初读,理解戏剧冲突
4、赏析“雷电颂”
教学过程:
一、简介屈原其人及历史剧《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用楚辞 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受奸臣排挤,投汩罗江自沉而死。
有联评为: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二、简介历史剧《屈原》
阅读“提示”及注1
1、全剧分为五幕,课文是全剧的高潮
2、演出情况,在重庆上演,产生巨大影响,后被禁演。
3、创作背景
三、整体阅读
1、理清人物关系
2、分析情节发生的环境
3、根据人物出场与矛盾冲突给文章划分层次
4、批注使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明确
1)见板书设计
2)东皇太一庙,大风咆哮
3)密谋-----独白------婵娟之死
四、理解赏析“独白”部分
1、听读
2、朗读
3、赏析
1)“风”“雷”“电”象征了什么
明确:摧毁黑暗社会与反动势力的伟大力量,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2)如何理解“尽管你怎样的咆哮,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的吹活过来”
3)“没有阴谋······的小岛”象征了什么?
4)如何理解“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
5)如何理解“虽然如劈水一样······”
6)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着什么
明确: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怯懦的当权者
7)“眼泪有什么用”的含义是?
总结
A: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向往自然力
借神鬼偶像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人的力量
B:火一般炽烈的语言用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M,表达对光明的热烈追求
4、讨论: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点拔:从句式,修辞等角度
明确:A: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
风,咆哮吧!热烈的盼望
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西无比愤怒的斥责
B: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
C: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五、作业
1、课外熟读“雷电颂”
2、完成课后练习四、五
六、板书设计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设计
屈原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沁园春·长沙
下一篇:
雷雨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