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学论文
阅读:7383
标签:
教学论文
女教师化淡妆是尊重学生的审美感情
千龙新闻网 2002-10-16 高志国
这两天,许多媒体均将“女老师上讲台前必须化上淡妆”的消息炒得火热。 这是上海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一条新校规。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新校规引来了绝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叫好声。据悉,除此之外,该校对女老师开出了从“上”到“下”的“美丽工程”清单:从进校门起,老师的头发不能染色,不能穿超短裙、吊带衫,不能穿有搭扣的鞋子;校方还将此作为评价师表形象、文明班组的关键一分。
美丽显然不是一种错。由于外表的靓化与教师职业“灵魂工程师”角色交织可能会引发的导向,才是真正值得引发议论的地方。人的心灵由志趣、才学、情感、情操、品格、意志、理想、思想、道德等因素构成;它是复杂深沉的,又是单纯、可感的。学生的心灵很大程度上还是白纸一张,但有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据报道,有记者到学校采访时,孩子们都神秘地说:“我们的老师变得漂亮了。”这说明,孩子们对教育工作者形象的美是易感的,孩子们虽幼稚,但有自己的审美感情。
长期以来,对于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强调心灵美重于人体美,有时甚至将两者严重对立。正是这种简单化的二元对立思维,使“素面朝天”很长时间成为鉴定女“灵魂工程师”是否“内秀”的标准之一。时代在发展,校园里也分化出一些衣着打扮上“另类”的教师,但“另类”到课堂上去,笔者以为是不妥的。且不说育人者的“性感”与传道、授业、解惑不相干,有时甚至可能会对未成年人形成不必要的干扰。如果老生常谈,教书育人是“本份”的话,以良好的风度为人师表也是新的与时俱进的“本”之一。教育的特殊性,注定了女教师在校期间“为悦已者容”的主体是一帮孩子。这种不对称性,对女教师的美提出了特殊要求。
现今的社会价值观不断发展向前,并呈多元化趋向。我觉得在“美丽清单”的背后,体现的是教育界正向学生输出对老师这个知识传播者本身的“审美”。上海这所小学开出“美丽清单”,应该说是件好事。如果说让“老师上课必须化妆有悖人文关怀”——上升到合法,甚至“人权”的高度——就有些勉强了。“女老师的头发不能染色”,并不是说她不能“美发”。 至于理解“淡妆”之类也不必摆出死板板的书呆子面孔——我就不信校长会天天“察颜观色”去,这只是一种提倡方式罢了。从发展的眼光看,适度倡导“美丽清单”来靓化女老师,以美的形式展现新时代女教育工作者的风采,总的来说没有错。“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这段脍炙人口的台词也许可以作为注脚。
标签:
教学论文
女教师化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对话: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难懂
下一篇:
小学生溺水 同学怕受责竟不呼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