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学设计
阅读:1470
标签:
教学设计
中学生国学班里学四书五经
时代商报 2002-10-23 记者 谭晓刚
昨日下午,沈阳市第20中学的一楼综合报告厅内不时传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正在此间召开的该校2002年“国学”班开学仪式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在普通中学面临着繁重的中、高考升学和学习压力的情况下,给中学生们开设这样一个传授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古代哲学、古代历史等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学”课是否真有必要?是否会与学校的正常教学发生冲突?
“国学”班到底学些啥?
作为一所同时拥有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完全中学”,沈阳20中从1996年开始已经连续专门为学生们开设了8届“国学”班,据了解,这也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惟一一所专门开设“国学”班的普通中学。记者在整个开班仪式上了解到,“国学”课内容以讲授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儒学、仁义理智等传统文化为主,兼顾三字经、诗经、四书五经和《论语》等古圣先贤的至理名言,整套教材分为《谈经篇》、《说史篇》、《论子篇》和《评集篇》。记者翻看了一名学生手中的《说史篇》,发现该书包含了史记、汉书、三国志、南史、北史等27项内容。
学生尝到了“甜头”
该校高二·一班的孔维刚同学告诉记者,他从初一开始到现在从未间断过“国学”课,“每次来这儿听完课我的感受都不一样,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地旅游,在火车上与其他乘客偶尔谈起了《易经》,由于学过这些内容,许多乘客都围到我身边听我讲。”“学这门课不耽误你的学习时间吗?真的不影响你的学习?”“这门课学校并不要求我们非学不可,我们可以自愿参加,学习时间紧的时候,也可以不来,每周两节课,初中一节,高中一节。这4年下来,我语文成绩进步得很快,由起初的班级中等水平变为现在的班级语文‘尖子’,古文翻译和阅读很少丢分。”这名同学还告诉记者,长时间学习“国学”课还对他个人的意志培养和道德观念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据该校校长助理安建晔介绍,“国学”班开设6年多来,学校先后共有1600多名孩子来听课学习过,“历年来我们学校的高考文、理‘第一名’大多是‘国学’班的学生,尽管上‘国学’课不一定与这有必然联系,但至少对他们的学习和毅力培养起到一定作用,这些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的工作、学习、生活甚至做人的积极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这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这么多年始终坚持开设‘国学’课的原因。”20中学俞万祥校长认为,“国学”班向学生们所传授的知识和内容其实很多方面与目前中、高考“文理综合”涉及到的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等内容不谋而合。
当然,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该校初一·三班的一名学生就表示了对“国学”课的不认可,他认为学不学“国学”课对他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太大影响,所以我也没参加这个班”。
专家说法
沈阳音乐学院成教院综合教研室主任、东北大学人文素质课主讲教师张红星教授认为,“国学”课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从应试的功利性角度讲,确实对中学生的史、地、政、语文等科目的学习有帮助;另一方面,从素质教育角度讲,对培养孩子做人的品性、规范他们的道德意识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都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所能取代的。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高凯征教授则认为,在当今知识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和人文精萃的国学课走进中学课堂,“应该是积极的、必须的,在传统文化离人们越来越远的今天,迫切需要这种文化的回归。”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沈阳市的其他一些中学也正在积极酝酿着开设类似的“国学”课。
标签:
教学设计
中学生国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学生
下一篇:
高中生为报考提前测学习个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