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667 2017-11-10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67]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巴市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试卷
高一年级 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A 出题人:蔡文丽
说明: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II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20分,将题答在答题卡上,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
第I卷 阅读题(共67分)
―、现代文阅读(3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题3分)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从甲骨文可以看出,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了。此后,春秋战国时从篆书到隶书,汉字完成了一次飞跃,表现在字形上,就是从以前的圆润瘦长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方块字。这种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所追求的客观美——稳重、端庄、平衡对称,有一种周正之美。
虽然后来有了“龙飞凤舞”的草书,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沿袭着工整的书写模样。最早的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都写得规规矩矩,在当时写字是件极其庄重严肃的事。到了周朝后期,各国纷争,文字异姓,但距离周国最近的秦国,其正体字仍然是规正的篆体字。秦国灭六国,建立秦朝之后,正式立小篆为正体字。但在官方规定的正体字之外,秦简上还出现了一种辅助性书体,即后来的隶书,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此后,在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盛行,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一直流传至今。
虽然书写方式不同,但对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却一直没变。唐朝时用科举制选拔人才,开了各种考试科目,书法就是其中一科。但是,不管是考哪一科,都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当时颜元孙《干禄字书》的影响很大,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字分俗体、通体、正体三种写法。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写字必遵正体。后来颜元孙的侄子颜真卿在湖州做官,将《干禄字书》书写在石头上。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之后,端正秀丽的干禄字楷书成了一种程式化的写法,千字雷同,明朝时,为皇帝书写诏诰的宫廷书家,以沈度最著名,都擅长一笔这样的字,人称“台阁体”,清朝叫“馆阁体”。
不过,这样过分求统一的书写方式却破坏了书法的灵魂——对“势”的追求。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不仅指通篇的气势,更指每一笔的手势动作。把字写“活”,就是这个道理,有口气顶着,才能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书写动作连贯,做到下笔不悔,一气呵成,才能气韵生动。而要达成这样的功力,日积月累的训练便不可缺少,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日复一日的临摹、书写,培育了中国古人最早的美学情趣,甚至成为一种人格训练。所谓“字如其人”,虽然后来多从道德层面解读,但其本意仍是强调一种认真的精神,写字如是,做人亦如是。(有删改)
1.下列对方块字发展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块字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地是方形的,而且在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浏览完整试题
B.甲骨文中的汉字基本上是方形,到了西周末年,汉字一字一方格的特点已经完全成形,春秋战国时,汉字完成了字形从圆润瘦长到方方正正的一次转变。
C.古人写字讲求一个“势”字,要求书写连贯,下笔不悔,一气呵成。这是书法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D.秦朝时,小篆为正体字,到汉代汉武帝年间,隶书逐步取代篆书成为正体字,魏晋南北朝年间,楷书成为官方认可的正体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方块字方方正正的写法,体现了中国古人平衡对称、周正之美的追求,这种审美追求并没有因书写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B.虽然草书是“龙飞凤舞”的形态,但每个朝代的正体字仍然是工整的,即使是最早的金文,都写得规规矩矩。
C.干禄字楷书在明朝时被称为“台阁体”,在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虽端庄秀丽,但写法程式化,千字雷同,破坏了书法对“势”的追求。
D.因为文字书法的优劣关系到个人的功名和人生出路,所谓“升沉是系”,所以仕进者非常重视。如果学好端正秀丽的干禄字,就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谋求仕途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淮南子》中关于女娲补天的传说是用来说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的,我们可以从这种方式中了解“汉字是方块字”的部分原因。
B.唐朝时选拔人才重视书法,要求“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文字与书写并重。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几经发展,成为科举考试、官府文书必遵的书写正体。
C.古人写字,不仅讲求通篇的气势,而且讲求每一笔的手势动作,即把字写“活”,透出字里的精气神,这便是“见字如见人”的所指。
D.在书写上,要达成气韵生动的功力,就必须进行日积月累的训练,使肌肉也形成记忆。这种训练也成为一种人格训练,体现了一种认真的精神。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黑 锅
李培俊
小麦家的红公鸡丢了,一大早小麦打开鸡窝,那只红公鸡率先钻出鸡窝,拍打着翅膀飞上墙头,撒过欢,落在榆树下的阴凉里,叨食着一颗颗肥大的榆钱。可到了傍晚,鸡该进窝了,那只红公鸡却没影了,不见了。小麦和朝晖两口子分头走出家门,在房前、屋后、路沟里寻找,两口子在家门口重新会合时,摇着头叹了口气。
这只公鸡是两口子的宝贝,火红火红的不带一点杂色,脖颈那儿有一圈金黄的毛羽,像戴了个金色的项圈。红公鸡的叫声也很特别,纯净、清脆、嘹亮,那声咯咯咯,先高后低,中间拐个弯,然后长声扬起,尾声拖得特别长,有点女高音的味道。
红公鸡没了,丢了,夫妻俩的生活便少了许多乐趣。晚上躺在床上,两口子唉声叹气一番,惋惜一番。小麦说,你说,咱家的公鸡咋就丢了呢?朝晖说,可能让黄鼠狼拉走了吧。小麦说,不像,要是野物吃了,总得留下点鸡毛啥的。朝晖说,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被人捉去吃了。小麦挺身坐起,说,瞧我这脑子,咋没想到这回事呢。接下来,两口子把村里人过了一遍筛子。最后,两口子把焦点集中到王五身上。王五是村里有名的穷汉,因为穷,老婆跟一个收中药材的外乡人跑了,一去10年没有踪影。王五心凉了,地也不好好侍弄,收下的粮食仅仅填饱肚子。
吃鸡子要煮要炖,煮了炖了就会有香味飘出来,正好抓个现行。两口子半夜起身,偷偷踅摸到王五家附近。王五已经睡了,屋里黑洞洞的不见一星灯光,隔着破窗户,能听见王五粗重的鼻鼾,长一声短一声的。
不过,两口子还是断定,红公鸡是被王五偷了,怕露馅,今天没煮没炖。
第二天一早,小麦路过王五门口,清清嗓子,骂起阵来。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被人逮去吃了,谁吃了让他口舌长疔疮,让他拉肚子。小麦性子绵,不惯骂人,骂声显得有气无力,只是比往常说话声音大了点而已,而且脸还红着。不大一会,王五家门口便围了不少人,小麦这种叫阵就大有深意了,有所指了,不然,咋没到别的地方骂?大家的目光紧紧盯住王五房门。王五出来了,王五问小麦,出了啥事?咋都跑到我家来了?小麦说,我家红公鸡让人吃了。王五说,你家公鸡让人吃了,跑到我这儿骂啥?小麦说,不吃盐不发渴,我骂偷鸡子的贼,你凑啥热闹呢?王五说,你这是怀疑我了?小麦说,谁吃谁知道!小麦又把刚才骂人的话重复了一遍便草草收场。
下午三点多,二嫂匆匆跑到小麦家,说,应了!应了!小麦就问啥应了?二嫂说,去村卫生所拿药,正碰上王五也去看病,你猜咋了?他真拉肚子呢,人软得像根面条。
小麦却高兴不起来,二嫂一走,小麦对朝晖说,都是你,叫我骂人家咒人家,咒得王五真拉肚子了,看这事弄得!朝晖脸上木木的,没说话。小麦说,不就一只鸡子吗?值几个,丢了咱再养,总比人家害病强吧。朝晖说,病都骂出来了,你说咋办?小麦说,拉肚子这病我有经验,光吃药不行,甜汤里打鸡蛋,最补肚子。小麦进了厨房,搅了一大碗甜汤,磕进去两个鸡蛋,端给朝晖,说,事儿是你让惹的,你得送去。朝晖很不情愿,小麦就把脸挂起来,说,你不去我也不逼你,今天晚上你睡沙发啊。朝晖忙说,我去,我去。
王五也是有个性的人,小麦骂了他,让他很没面子,窝了一肚子火,王五越想越气,中午也没做饭,吃了一碗昨天的剩饭,把肚子吃坏了。可他没有想到,朝晖竟送来一碗鸡蛋甜汤。
王五下决心找回小麦家的红公鸡,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两天后,王五还真在小山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公鸡被野藤缠住脚了。王五一阵狂喜,亮起巴掌,对着红公鸡虚挥一掌,说,我打死你个小东西,让老子挨骂背黑锅。
王五把红公鸡送到朝晖家,小麦接了,说朝晖,还不让五哥去屋里坐?小麦还说,今天五哥别走了,我给炒几个菜,你哥俩喝二两。菜端上桌,瓷盆里盛着的却是那只红公鸡。王五说,小麦,你……你……小麦说,你啥呢,不就一只鸡子嘛,比人的情义还要紧?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公鸡”是小说的线索,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丢鸡”“找鸡”“得鸡”“杀鸡”四个阶段,线索清晰,叙述井然有条。
B. 王五是小说重点描述的人物之一,因为小麦家的公鸡丢失,他无端地背了偷鸡的黑锅,小说以“黑锅”为标题,表现了对他的同情和对小麦夫妇的批评。
展开余下试题
C. 小说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这主要得益于作者采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还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社会描写等。
D. 小麦夫妇猜测他们家的公鸡是王五偷走的,是因为王五既穷,又不好好地侍弄土地,收的粮食只够填饱肚子。
E. 写王五在一个洼地里找到了那只红公鸡,是为了说明王五做事认真,这既是情节的合理发展,又为下文写“杀鸡”作铺垫。
5.结合小说情节,简要分析小麦的性格特点。(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马云的大时代
章 苒
1982年,陕西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在《收获》上发表。有个瘦小的年轻人在杭州火车站的一个角落,一口气把这篇小说读完。18岁的马云,那时刚刚从蹬三轮车的临时工升格为收发信件的助理——仍旧是临时工。被文学作品鼓舞着,他认真参加了第二次高考,数学只得了19分。一直到1983年,马云还在复习。
按照世俗的眼光,那几年,马云就是最失败的人:高中复习班怕影响升学率,不要他;从小梦想当兵,去应征,身高、体重不够;考警校,被拒绝;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面试肯德基,20多个人全录取了,只有他被拒绝。只有英语还在给马云信心,学校的英语课是语文老师教的,上午现学两小时,下午就来教。马云觉得不行,自己带上一群同学,早上5点在杭州香格里拉饭店门口集合,给老外当免费导游学英语。一群老外“前仆后继”,于是就“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马云——尽管没有出过国,马云却成了半个海归。
1984年,马云考进杭州师范学院。英语课上他一开口就震惊了全班,那种“舍我其谁”的“范儿”让他当上了学生会主席。那时学生会的建设一切要从零开始。他一天一个点子,搞排球比赛,组织辩论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附近高校学生会的同学都认识马云,他一来就是借东西,最多的一次,去6个学校借了设备,好在马云当过三轮车夫,骑车是他的强项。油印的杭州师范学院校报里这样描写他:“咬一咬牙,他骑车飞得更快了,啊,年轻人,热血沸腾!”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马云越来越有做一点事情,与时代合拍的冲动。从倒小商品到创办中国黄页,他就是个骑着自行车,精力旺盛的微小企业主,半个杭州的企业都被他敲过门拉过广告,不过绝大部分人都把他当骗子。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即使马云在他办公室说了一上午,也没有“上当”。“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创办时这句口号,其实在长达数年时间里一直是马云心底的呐喊——多少年后这个梦想实现了。有一阵子马云去外面吃饭喝茶,常有人默默替他结账,留下一张纸条:马总,谢谢你,我在你这里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中国黄页有段时间被商务部看中,一个人月薪几千元,给政府办电子商务网站。那时大家都想,这下总算熬出头了。马云却不这么认为。对于那个被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改变的大时代,他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预见和规划,于是,草创了阿里巴巴。
如果说金庸是在用武侠写成人童话,马云就是在企业里构想属于自己的成人童话。
马云前一阵一直追在几个高管后面,吃饭时不停地说快递员有多不容易,能不能建一个系统让快递员轻松起来,结果菜鸟物流就这样诞生了。银泰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沈国军本来干得好好的,一激动辞去了银泰集团的总裁职务,转而做了菜鸟物流的首席执行官。
颠覆了零售业,颠覆了物流业,下一个是银行业。公司有高管受不了,问,还有完没完?马云回答:一个公司是不是伟大,不是看它赚了多少钱,要看它有没有为社会解决问题。
阿里巴巴拿到第一笔500万美元风险投资以后,有一次一个分析师让马云到北京见一个人,但这个神秘人物要求不透露身份。马云推开UT斯达康北京总部一个会议室大门的时候,吓了一跳:吴鹰、张朝阳、王志东都在,而且西装笔挺。马云开口讲了三四分钟就被打断了。神秘人物问:“你要多少钱?”马云说:“我不要钱,我现在有钱。”“你一定要花我们的钱!”这就是传说中马云面对软银董事局主席孙正义那6分钟。孙正义赌的是马云这个人和对于互联网未来的预言。孙正义还赠送马云另一个预言:你会成为杨致远那样的人。互联网其实就是一个帮助我们更快到达美好未来的工具。马云看清了这一点。他今天的工作,就是想明天会怎么样。
马云成为首个登上福布斯杂志的大陆企业家时,阿里巴巴正如日中天。他这时要搞淘宝,大家都反对,谁会从网上买东西?马云说,我们不会,但是我们只要等80后、90后成了消费主力就可以了。
2013年,49岁的马云突然宣布退休。因为想到了阿里巴巴以后怎么办。他要确保没有马云,阿里巴巴仍然是一家代表年轻和未来的企业,永远拥抱变化。如同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所言: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也许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阿里巴巴注定属于未来。而马云,来自未来的某个大时代。(摘编自《新华网》)
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读了路遥在《收获》上发表的小说《人生》,刚刚从蹬三轮车的临时工升格为收发信件的助理的马云,受此鼓舞参加了第二次高考。
B.马云说,一个公司是不是伟大,不是看它赚了多少钱,要看它有没有为社会解决问题,这说明马云是个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人。
C.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马云80年代至今的一些重要人生经历,让读者看到了风云人物所经历的磨难以及成功者背后的汗水。
D.任职杭州师范学院学生会主席时,马云骑车飞得更快了,这是因为马云经常去附近学校借东西多练出来的,最多的一次马云去了6个学校。
E.马云在给自己创造机会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了利益,他有一阵子去外面吃饭喝茶时,常有人争相替他结账,以此表示对他的感谢。
7.马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8~11题。(共19分)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选自《贾谊集》)
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慰问、吊唁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指责
展开余下试题
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偏爱
D.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第二次又拜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3分)
A 孙叔敖为楚令尹 公输般为楚为云梯之械
B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君谨守此三者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 足以治楚矣 皆以美于徐公
1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甲文第二段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和措施,以及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B.甲文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根本原因。
C.从乙文可知孙叔敖是个虚怀若谷,虚心请教,爱国爱民的人。
D.甲、乙文的主旨都是统治者应该有勇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0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作者简介:李宣远,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澧阳(今湖南澧县)人。唐德宗贞元间,登进士第,与兄李宣古俱以诗名。
1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点明了秋季,在远离家乡的并州,看到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不由的思念起故乡。
B. 颔联中写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孤城之中,吹角声起,骑兵几人,射雕而还,孤独的处境与英雄的豪情一并呈现,对比之中,更是凸显英雄气概。
C. 颈联从近处写起,军营的帐幕,远处的流水,更遥远的山峦,以及那些从山峦山正在归家的牛羊。从而含蓄地表达出征人的思想之情。
D. 这首诗歌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借边塞之境,写战争,写思乡,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边塞诗歌。
E. 本诗当中出现的一些意象,是边塞诗歌常用的意象,例如:孤城、吹角、骑兵、大雕、帐幕、牛羊、烽火。这首诗通过这些意象写出了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表现了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宣泄了对黩武开边的不满。
13.尾联写到“征人正垂泪”,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再别康桥》中用拟人手法写出水草多情可爱,热烈欢迎诗人的句子是: , 。
(2)《沁园春•长沙》中写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的句子是: , 。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 。
第II卷 表达题(共53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奋起,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可理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②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③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参观者就不由分说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④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技楼上的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个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步履稳健,风神潇洒,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⑤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⑥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美韩两国防务部门当日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决定在驻韩美军部署“萨德”系统,将影响东北亚安全形势,导致地区安全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B.有网友认为,特朗普的对外经济政策是围绕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的,其若当选,与美国有着大额的贸易顺差的国家的贸易盈余将减少。
C.2016年9月1日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开始正式施行,法律明确禁止的是个人开展公开募捐,但不禁止个人求助。
D.通过参与国家公祭日,我们不仅掌握了千真万确的史实,而且能够培养起真正热爱和平、守卫和平的认知。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于丹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确是这样,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观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
①回到今天,我们亲山临水的一番经历终会转化成一种新的能量
②它让我们的心境有所改变
③当我们在山水自然、日月星辰的更迭中陶冶了性情
④但你却能在生活中发现新的趣味
⑤品茶、饮酒、抚琴、领略自然,都是享受生命、寻回自我的手段
⑥即使你的生活还是过去的样子
A.③②①⑥④⑤ B.⑤①③②⑥④
C.⑤③①②⑥④ D.③①②⑥④⑤
18.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四、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给张英,张英回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接到回信,命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也命家人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世代友好。
请以“友善”“仁爱”“宽容”“大度”“谦恭”中的一个概念作为主旨,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少于800字。
巴市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9月月考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第I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1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9分,每小题3分)
1.C选项C”这是书法的灵魂”说的是书法不是“方块字”的发展历史,答非所问。
2.D选项D对应的原文“要想通过科举求仕进,就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必须学习这样的干禄字”是“通过科举求仕进”的必要条件,推理无效。
3.B选项B“颜师古创立的干禄字”错误,选项对应的原文“这本字书是在颜师古的‘颜氏字样’的基础上完成的”,选项曲解文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1分)
4.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
上一篇:
吉林省长春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程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山东省郓城县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内蒙古巴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66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