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246  2017-12-11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6]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 震悚(sǒnɡ) 荒谬(miù)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ànɡ) B. 要塞(sāi) 尴尬(ɡān) 惊骇(hài) 歼灭(jiān)
C. 炽热(zhì) 瞥见(piē) 诘责(jié) 差使(chāi) D. 文绉绉(zhōu) 屏息(bǐng) 仲裁(zhòng) 气氛(fēn)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锐不可挡 抑扬顿挫 待人接物 匿名 B. 张惶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懊丧
C. 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粗制滥造 凛冽 D. 锲而不舍 振耳欲聋 丰功伟绩 管辖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 ,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禁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 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D. 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永远都是那么光鲜,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变质, 。
①这样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无限魅力
②所以,我们不能任梦想流失
③也不会因人的成败得失而停滞
④而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A. ②④③① B. ③②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②①③④
6.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呐喊》。 B. 《一着惊海天》这篇课文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
C.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写的。 D. 《黄鹤楼》这首诗既抒发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二.默写
7.按要求默写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王绩《野望》)
(2)《龟虽寿》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是:________,________。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崔颢《黄鹤楼》
(5)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柴门何萧条,________。(曹植《梁甫行》)
(8)庭中有奇树,________。(《庭中有奇树》)


浏览完整试题三.名著导读
8.《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是________国著名记者________(人名)的不朽经典名著。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________和________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四.语言表达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 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众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五.诗歌鉴赏
10.阅读古诗,完成题目。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文言文阅读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①水皆缥碧:________ ②互相轩邈:________
③窥谷忘反:________ ④猛浪若奔: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之美。
(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七.现代文阅读
12.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2)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3)“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4)“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13.阅读现代文,完成题目。握住母亲的脚(节选)
①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②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③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④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⑤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⑥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⑦(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⑧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⑨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⑩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⑪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⑫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⑬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⑭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划线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
B.“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


展开余下试题C.第④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
(3)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
(4)“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5)从文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喜欢的理由。
八.综合性学习
14.学校准备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班级准备出一期小报,要求每人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中搜集有关“诚信”方面的名言警句,请写出一句你搜集到的名言。
(2)下边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7年消费维权年主题的宣传海报,请简要介绍海报的内容和含义。

(3)阅读下面的故事。说说你的感想。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儿子在一旁哭闹着也要一起去。妻子说:“你在家待着,我回来了杀猪烧肉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妻子马上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哄哄小孩玩的。”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龄小,不懂世事,处处学习父母的样子。今天你欺骗他,是教他说谎话、欺骗别人。”妻子听了很后悔,于是和曾子一起杀猪烧肉给孩子吃。
九.命题作文
15.人生的道路上,我们经历过成长的喜怒哀乐,品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读书的滋味、获奖的滋味、失败的滋味、成功的滋味、当家的滋味、淋雨的滋味……点点滴滴,都会在我们的心里。请以“__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相关内容,使题目完整;②写一篇记叙文;③不少于600字。
的滋味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D
【考点】常用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A项“当”应读“dāng”;
B项“塞”应读“sài”;
C项“炽”应读“chì”。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答案】C
【考点】同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书写正误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A改为:锐不可当。
B改为:诚惶诚恐。
C正确。
D改为:震耳欲聋。
故答案为:C。
【点评】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尤其是四字词语(成语),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
3.【答案】C
【考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C项,“抑扬顿挫”的意思是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用来形容故事情节不恰当,应改为“跌宕起伏”。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正确使用成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含义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先决条件。有些人之所以用错成语,原因较多,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没有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造成的。了解成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成语的“涵义”:1、字面义,2、整体义,3、比喻义,4、褒贬义,5、特定义。二、要注意使用范围。三、明确对象,注意区别。四、用语得体,敬谦有别。
4.【答案】B
【考点】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辨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子的主干,看看各个部分是否搭配,是否有残缺,再做判断。
A项句式杂糅,删去“其原因”或“造成的”;
B正确;
C项前后不一致,删去“能否”;
D项语序不当,将“读者”和“深受”交换位置。
故答案为:B。
【点评】修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另外,还要考虑到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日常用法等。
5.【答案】B
【考点】句子排序,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此类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得分率一般不高,但只要我们掌握好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是能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性以及考查语感水平和思维能力。在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③“也不会因”和所给句子中“它不会因”衔接紧密,故应紧随其后,放在首位;②“所以”和前面两个“因”构成因果关系,故②放于③后;④和②构成明显转折关系,故④置于②后;①“这样”是对前面语句的总结,故置于最后。
故答案为:B。
【点评】排序题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因为从哲学联系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来看,孤立的单个的句子在语段中是不存在的,它必然会与文章整体、所在语段、前后句发生某种必然的联系。
6.【答案】A
【考点】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A项《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
故答案为:A。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
二.默写
7.【答案】(1)山山唯落晖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乱花渐欲迷人眼
(6)庭下如积水空明
(7)狐兔翔我宇
(8)绿叶发华滋
【考点】一般型默写,理解型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其中“唯”不要写成“惟”,“萋萋”不要写成“凄凄”,“庭”不要写成“亭”。
故答案为:(1)山山唯落晖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芳草萋萋鹦鹉洲
(5)乱花渐欲迷人眼
(6)庭下如积水空明
(7)狐兔翔我宇
(8)绿叶发华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三.名著导读
8.【答案】西行漫记;美国;埃德加•斯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历程
【考点】红星照耀中国


展开余下试题【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这是对美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的考查,这部作品又名《西行漫记》,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熟悉作品就会轻松应答。
故答案为:西行漫记;美国;埃德加•斯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历程
【点评】文学名著一般考查作者、作品名称、作品人物、作品情节等内容。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有一定的了解和识记,对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有条件的话要阅读原著,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注意要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四.语言表达
9.【答案】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免票”、“未成年人”)
【考点】新闻概括
【解析】【分析】标题能够概括消息的内容,就是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1)基本解题思路为:什么人——干什么事;什么事——有什么结果。(2)也可以先找到导语,从导语中加以概括。如本题导语为“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可以找到:什么人:公共文化设施,什么事: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所以本题的答案为: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开放。
故答案为: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免票”、“未成年人”)
【点评】概括新闻要点的能力。首先要认真阅读新闻内容,提炼出新闻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尤其要提炼出新闻最基本事件。一般而言,新闻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新闻的主要内容,概括时注意要压缩语言,要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丰富最关键的意思。
五.诗歌鉴赏
10.【答案】(1)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2)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所见风光,表达了他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尤其是要理解诗歌精神层面的具体感受,突出其内涵型,重点剖析诗歌的言语表达。“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在具体描写画面的时候要注意突出黄沙漫漫,草木枯绝,落日在夕阳的映照下圆润如金。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本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故答案为:(1)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2)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所见风光,表达了他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点评】赏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读诗要“知人论世”。
六.文言文阅读
11.【答案】(1)青白色;向高处远处伸展;通“返”返回;飞奔的马
(2)①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②那些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富春江山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清;急;富春江两岸群山
(4)这一句主要写人们在奇景中的感受。这儿是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在此能使人精神高尚,意气奋发。那些只顾追求个人名利的人,那些被世俗事务缠得晕头转向的人,到这里来看看这雄奇的景象,也会被它吸引,可以冷静一下头脑,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暂时的休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考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分析】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年代:南朝梁。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向高处远处伸展”。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共色”是“都是一个颜色”的意思,“戾”是“到”的意思。(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筛选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通译全文,理清文章的层次,找出相应的句子作答。文中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美景,第一段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山川之美,第二段抓住“清”和“急”两个字写“异水”;第三段则从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奇山。据此分析作答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含义的理解。从内容上看,这句话从侧面突出了山的雄奇与优美,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表现出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同时,也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繁杂公务,一同来欣赏这美景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甘肃省民勤”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4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