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318 2018-01-28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8]
阜阳市第十五中学2017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二阶段测试(解析版)
2017-2018学年度阜阳市第十五中学校
第二阶段测试(语文)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②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④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⑤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⑥ 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2)默写欧阳修的《采桑子》。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长歌怀采薇 (2). 月下飞天镜 (3). 似曾相识燕归来 (4). ④烽火连三月 (5). ⑤折戟沉沙铁未销 (6). ⑥学诗谩有惊人句 (7). ⑦轻舟短棹西湖好, (8). 绿水逶迤。 (9). 芳草长堤, (10). 隐隐笙歌处处随。 (11). 无风水面琉璃滑, (12). 不觉船移。 (13). 微动涟漪, (14). 惊起沙禽掠岸飞。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注意“烽、戟、逶迤、笙、涟漪”字的写法。
点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温馨是初春河上飘过的第一丛草垒,___________,是月光如水漫浸的庭院,是漫坡黄花间衣袖盈风的少女笑靥,是令你砰然心动的温暖与温柔。
温馨是重阳登高,与另一位登临者不约同吟“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彼此微笑hàn首的心仪;是情绪低落时,坐在朋友书房里,捧着刚沏的热茶,迎着关切目光的shì然。
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hàn(_______)首 shì(_______)然 笑靥(______)
⑵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⑶文中“漫步”的意思是___________;“衣袖盈风”中的“盈”的意思___________
⑷仿照上下句,在文中横线上写一句合适的话:___________
【答案】 (1). ⑴颔 (2). 释 (3). yè (4). ⑵砰然 (5). 怦然 (6). ⑶漫步:没有目的悠闲而走。 (7). 盈:充满 (8). ⑷符合题意即可
3. 运用课外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布尔的《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在作者笔下, ____________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___________“为她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女儿操碎了心”。
⑵《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根据亲自观察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将昆虫的鲜为人知的生活和___________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___________的赞美之情。
【答案】 (1). ⑴杨柳天牛 (2). 小甲虫 (3). ⑵习性 (4). 自然万物
【解析】本题此题考查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这里学生应根据《《昆虫记》》,了解法布尔和《昆虫记》。
浏览完整试题
4. 综合性学习(12分)
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诚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材料一:
阜阳新闻网12月2日11时26分讯 今日记者从阜阳市颍州区文峰街道办事处获悉,为助力颍州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纵深延展文明服务内容,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峰街道办在二里井社区开展“学习诚信模范,争当身边好人”微访谈活动,用鲜活的身边事感染身边人,用群众的方式营造颍州区良好社会氛围。(记者 林森 通讯员 申笛 有删改)
——新闻来源于阜阳新闻网
材料二:以下统计图是阜阳十五中初中三个年级中“言而无信”的人数调查结果:
——统计图来源于网络
材料三: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选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材料四:
——漫画来源于网络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材料二的表格,写出你的两点结论, 并结合材料三说说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观察材料四中的漫画,请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漫画寓意。
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阜阳市颍州区文峰街道办开展“学习诚信模范,争当身边好人”微访谈活动。 (2). (2)结论:该初中年级越高,“言而无信”的人数越多(该初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言而无信”的人数在逐步增加);该初中三个年级男生“言而无信”的人数都比女生多;感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 (3). (3)画面内容: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 (4). 寓意:依靠诚信打造承诺,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让人信服。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5.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6. “这一声”指的是什么?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又是什么?
7. “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简析“何尝不”表达效果?
8.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联系全文,“变化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答案】5. “中国是弱国”与中国人是“低能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作者这样说,突出这种逻辑的荒谬,表达了作者自尊心受到伤害无比愤怒的心情,也反应了一个弱国子民的心酸。
6. 指“万岁” 声;作者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以及难以抑制的激愤
7.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表达了作者因国人精神麻木而极其沉痛的情感。
8. 弃医从文 。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事件;三是爱国的情感;第一件侧重写弱国国民受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第二件事写老百姓不觉悟,这是造成中华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这两件事是他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是做无意义的看客。
【解析】
5.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要求结合具体语境和写作背景加以分析、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前文看,作者这样说的背景是在日本“爱国青年”的质疑和寻衅时发生的,当时日本“爱国青年”具有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想,并对积贫积弱的中国和中国人民打心里瞧不起,使作者感到无比气愤,所以才这样说。
6. 第一问是考查词语的指代义,一般往这个词的前边找,离这个词最近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找到后代入句子,看是否合适来确定。第二问,那时学生们正在看电影,而且在看中国人在给俄国人当侦探是被日本人给捕获了,作为日本人当然认为是一种胜利,而作为中国人当然是一种耻辱,当听到日本学生叫万岁并鼓掌时,作者心里很不好受,听起来当然刺耳了。因为这使得鲁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鲁迅觉得这些日本人发出的欢呼时刺耳的,说明了鲁迅的爱国情怀。
7. 此题考查词语的含义。这个“何尝不”,其实是一种用反问的方式来写肯定的句式,意思也就是他们也就是在酒醉似的喝彩。更能表达作者因国人精神麻木而极其沉痛的情感。
8. 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概括即可。“我的意见”指学习医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变化”指的是弃医从文。在仙台医学院讲堂里看电影,电影中日本人枪毙中国人,周围还有许多中国人围观,还高呼“万岁”,使得鲁迅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是做无意义的看客,因此弃医从文。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那一年我读高二,正是需要加速的时候,却因为成绩的飞快下滑和老师的忽视,而自暴自弃。
展开余下试题
②无意中参与了一场巷战,并不知道打架的目的是什么,只知道发泄似地冲上去乱打,打到别人都跑走了,我站在一个被打昏过去的男生面前,竟挪不动腿,被路过的一个老师当场捉住,扭送到校长室去。而校长,只瞥一眼我劣迹斑斑的违规记录,便摆摆手说,你回家去吧,以后,也不必再来了。
③我就这样神思恍惚地收拾了书包,被老师遣送回家。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满头大汗地劈柴,我才突然想要逃掉,却被父亲抬头叫住了。我茫茫然地将一张勒令退学的通知递给他。他看了许久,才叹口气,说,你在家先学习,晚上跟我去校长家坐一坐。
④平生从来没有求过人的父亲,将给我攒好的下学期的所有费用,都提前支出来,换成酒和茶叶,而后趁了夜色,带我去校长家。这也是父亲第一次给人送礼吧,他明显地有些紧张。在一次车祸里,被撞瘸的右腿,走起路来,愈加艰难。【甲】在昏暗的楼道里,往上爬的时候,我跟在父亲的身后,看他虚胖的背影,在栏杆上一一划过,偶尔我轻咳一声,会惊得他微微一怔,随即小心翼翼地四下张望一番,确定没有人看到,这才继续溜着墙根前行。
⑤终于敲开校长家门的时候,父亲已是一头大汗。校长开门看到神情谦卑的父亲,先是一愣,随即瞥见低头缩在后面的我,这才明白过来。勉强让我们进去后,校长并没有因为父亲在,便多么地客气,他只是几句话,便将我重新回校的希望捻灭了。但父亲却是一直微笑听着,点头附和着校长的每一句话,又几近低声下气地反复说,求校长宽容一下,给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一旁的我,在缭绕的烟雾里听着,突然很想冲出去,再不回头。
⑥但还是跟父亲捱到了最后一分钟。起身要走的时候,校长很坚决地让父亲把东西拿回去。父亲却在他转身去提东西的那一瞬间,拉起我,冲出门去,而校长也动作迅速地紧跟出来。【乙】黑漆漆的楼道里,父亲如一只矫健的小兽,箭一般地,将那些阻挡他的荆棘藤蔓,统统地撞开去。而他那条微瘸的右腿,那一刻也像是被注入了一股非凡的力量,突然间无可匹敌。
⑦将校长甩得无影无踪的时候,父亲终于住了脚,扶着我的胳膊,弯腰大口大口地喘气。片刻后,他抬起头来,无比自信又无比得意地笑道:只要留下了东西,你回校读书的事,肯定就有希望了。而我,却是在他的这句话里,转过身去,无声地哭了。
⑧果真像父亲说的,几天后,我便接到了回校读书的通知。
⑨父亲送我回校的时候,并没有像母亲一样喋喋不休地一路唠叨,而我,也没有向父亲保证什么。但此后的我,却是在心里,将那个晚上父亲奔跑的姿势牢牢地记下,且以同样神奇的速度,紧咬了牙,一直跑到了高考结束。
⑩我的录取通知书,是校长帮我取的。同时交给我的,还有一年前父亲送给他的酒和茶叶。校长捶我一拳,说:你小子记住了,你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给了你机会,而是你父亲,拖着残疾的右腿,拼命跑出来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父亲,有那样让人叹服的速度……
⑾原来父爱的速度,刻骨铭心记住了的,不只是我一个人。
9. 给本文加恰当的标题。
10. 父亲带“我”去向校长求情的这一情节写得特别详细,其作用是什么?
11. 结合文章中的情节,试分析父亲的形象。
12. 如何理解“但此后的我,却是在心里,将那个晚上父亲奔跑的姿势牢牢地记下,且以同样神奇的速度,紧咬了牙,一直跑到了高考结束”的含义?
13. 赏析文中第④⑥段的画线句子【甲】【乙】。
【答案】9. 父爱的速度
10. ⑴因为有了父亲帮“我”说情,“我”才得以返回学校读书;⑵能够表现一个伟大的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⑶是儿子以后再也不违纪刻苦上进的动力源泉。
11. “我”因打架被学校勒令退学,他没有责怪“我”,而是主动替我“我”想办法,说明父亲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为了“我能”复学,他卑躬屈漆,战战兢兢得找校长送礼﹑说情,说明他是一个饱含爱子之心的父亲;将礼品放在校长家,带着“我”迅速跑离,说明他明白事理﹑机敏能干。(意思对即可)
12. 父亲快速奔跑的姿势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我”刻苦上进,顺利地通过高考。
13. 甲句:运用细节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父亲带“我”去送礼﹑说情时战战兢兢﹑做贼一般的心理状态,表现了崇高的父爱,描写细腻传神,极具感染力。乙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再现了父亲带“我”“逃离”校长家时的狼狈情景,突出了父亲奔跑速度之快。
【解析】
9. 题目是文章中心的浓缩,结合文中的句子,结尾处“校长说:你小子记住了,你能有今天,不是因为我给了你机会,而是你父亲,拖着残疾的右腿,拼命跑出来的;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父亲,有那样让人叹服的速度……”“原来父爱的速度”,还有文中写父亲为了能让我继续读书,而去求校长的事情,可以拟写出题目“父爱的速度”。
10. 在文中找到此情节,结合上下文从父亲对我的爱护以及我以后再也不违纪、刻苦上进的原因两方面分析概括。
11. 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即从文中引出有关的故事情节简述,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
12. 抓住关键词“跑”,从父亲的“跑”给我力量,我一直努力学习,通过了高考,我的“跑”是精神上的追求,行为上的努力。
13. 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表达方面从运用的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本题是写人物的,要说明其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人物什么情感或品质特点。对突出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肢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 管夷吾举于士________ ⑵ 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
⑶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 ⑷ 空乏其身___________ ⑸ 而后喻___________
15. 翻译下列句子。
⑴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6. 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论述是全面的。第一段中,孟子强调,人担“大任”要经历磨难;第二段中,孟子强调,人只有经过磨难并通过主观努力,才能带来“①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的结果。(用原文词语回答)
17. 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4. (1). ⑴狱官 (2). ⑵同“弼”,辅佐 (3). ⑶兴起,指被任用 (4). ⑷使……身处贫困之中 (5). ⑸了解 明白
15. ⑴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2)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16. (1). ①改 (2). ②作 (3). ③喻
17.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4. 文言实词的理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通假字现象,拂,同“弼”,辅佐。词类活用现象,空乏,使……身处贫困之中。
展开余下试题
点睛:文言实词意义推断。看语境,文言文实词含义丰富,大多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要想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理解,需要我们借助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推断。看字形,汉字中多为会意字和形声字,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形旁来忖度实词的含义。看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15.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忍”“曾”“喻”等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16. 题干要求从第二段中找,再结合句子“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筛选出答案:改、作、喻。这就是磨炼的益处。
17. 这类开放性题目要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要准确。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作答本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谈出在顺境下如何克服安逸的生活态度,奋发有为解答即可。
写作
18. 俗话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表达着相互的尊重;一声善意提醒,一次抬手相助,都传递着邻里的温情。当然,或许你是依山而居,傍水为邻,花草树木、鸟兽鱼虫……一些 别样的友邻也会给你带来温暖、慰藉和感动。 请你以“邻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⑴.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⑶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例文
邻居
人们总说“远亲不如近邻”,漫漫岁月,不同姓氏的人,相邻而居,在时间的磨合下,相识相知,比家人还要亲近,这句名言,便这样出现。
然而,飞速发展的现代,一个个钢筋铁笼,把人们的心都紧紧地束缚着,曾经亲如一家的邻居们,现在连一个微笑也不会施舍给人,我也就习惯了这种模式。
“你好呀”我很讶然地看着这位向我问好的邻居,他微笑着,像是冬天里的暖阳,让人感到十分惬意,我认为他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一个邻居。
妈妈说,他姓朱,是从徐州来的,我知道的也只有这些,不过对于以前那些连名字都不知道的邻居们来说,算是多的了。哦,忘了说明一下,我家对面是一套出租房,邻居更换比较频繁,所以对邻居了解甚少很正常。
而这位朱叔叔真的很奇怪,据说第一次搬入家中时,还到我家来,打了声招呼,还邀我们家中的人,有空去喝茶,不过那时,我正在上学,并未见到当时的场景。
“你好!”“你好!”渐渐地,我对他的热情也就习以为常了,要么他主动问好,要么我主动问好。“你好!”那似乎消失多时的两个字又频频出现了,人们之间不正是缺少这种温情吗?
总是在埋怨世界狭窄的人们,不是被高高的楼房所围困,而是被自己握在手中,走不出的,是自己画下的一个圈,造成寂寞的不是世界,是拒绝世界的自己。
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带来一些徐州的特产,到我家中做客,他要走了,回徐州了,不知为什么,我心中有些失落,“再见,小朋友”他依旧微笑向我招招手,依旧如暖阳般,令人惬意,走了个近邻,又多了远亲吧。
“你好呀!”我微笑着向新来的邻居,打声招呼,她略带诧异看着我,继而回以微笑。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邻居”是个名词,意思是住处接近的人家,可以写出邻居间发生的小故事,在叙事中表现邻里之间的摩擦、情谊或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动人的场景,描写要细致,可以有点到面的写。同时“邻居”也可理解为与大自然、音乐、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别样的友邻也会给你带来温暖、慰藉和感动。会更有新意。
【考点定位】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2.49.19.224)
上一篇:
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新教材上期末考试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篇: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阜阳市第十”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1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