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84 2018-03-01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4]
《琵琶行》同步练习
《琵琶行》同步练习
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迁谪/牵挂 商贾/辜负 赠送/铮铮然
B.漂沦/腈纶 憔悴/渔樵 英俊/九江郡
C.衣裳/霓裳 幽咽/呜咽 行伍/琵琶行
D.船舷/管弦 真谛/啼血 鱼虾/虾蟆陵
2.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使快弹数曲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B.②千呼万唤始出来 ②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C.①轻拢慢捻抹复挑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
D.①满座重闻皆掩泣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
3. 选出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 )。
①明年秋 ②曲罢悯然 ③今漂沦憔悴
④铁骑突出刀枪鸣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恬然自安
⑦因为长句 ⑧暮去朝来颜色故 ⑨ 曲终收拨当心画
A.①⑤⑧ B.②③⑥ C.③⑧⑨ D.④⑤⑦
4.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的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情景。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5~9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对下列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6.对以下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7.这一部分生动地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全过程,作者善于通过一连串形象的比喻,展现乐曲旋律的变化。仔细体会这些比喻的含意,用几个词语概括乐曲旋律的变化。(不超过16个字)。
→ → → →戛然而止
8.这段文字,通过对琵琶女弹奏的描绘,显示了琵琶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声情并茂。结尾两句是________描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9.像这样的音乐弹奏描写,在文中共有三次。请说说它在文章结构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浏览完整试题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11题。
听颖师弹琴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0.作者在描写音乐这一无形的事物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用简明的文字,赏析“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两句诗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填写两个恰当的语句。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夔州山上,长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顽强诗人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_ ;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个艺术形象都绽放着人性的光辉,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成为我们心目中的偶像。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训练
1.B(A项,分别读qiān/qiān,gǔ/gū,zèng/zhēng;B项,分别读lún/lún,qiáo/qiáo,jùn/jùn;C项,分别读shɑng/cháng,yè/yè,háng/xíng;D项,分别读xián/xián,dì/tí,xiā/há。)
2. 2.B(B项,“始”都是副词,才。A项,“数”,①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②名词,数量。C项,“轻”,①形容词,轻轻地;②动词,轻视。D项,“泣”,①动词,哭泣;②名词,眼泪。)
3. B
4. C(A项,“衬托音乐前奏昂扬”说法不当。B项,“反衬音乐前奏成功”说法不当。D项,“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说法不当。)
5.C(C项,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声音的清脆悦耳。)
6.B(B项,“广阔的想象空间”应为“悠然不尽的无穷韵味”。)
7.示例:流畅婉转 低沉冷涩 间歇停顿 激越雄壮
8.高超精湛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情感 侧面 烘托出乐曲余音绕梁,曲终犹在的动人魅力
9.音乐描写起到贯穿全诗的作用,这些描写既是琵琶女弦上所表现的情思,也是写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二者的共鸣和交流,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感情的跌宕起伏,留下无穷韵味。
课后能力提升
10.诗歌化无形为有形,利用比喻、联想和通感等手法,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准确传达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变化。(这首诗的前六行描写音乐,把虚无缥缈的音乐写成“昵昵儿女语”“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喧啾百鸟群”等,既有听觉的,也有视觉的;有比喻,有想象。抓住描写的内容与特点简答即可。)
11.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却又逗人情思。这两句给人高远阔大、婉转悠扬之意境。(这两句化听觉感受为视觉形象,结合诗人想象的图景和要表现的音乐效果分析鉴赏即可。)
12. 示例:浔阳江头 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孤独司马白居易 橘子洲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热血青年毛泽。 (122.240.216.31)
上一篇:
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之《琵琶行》并序试题
下一篇:
《琵琶行》同步练习2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琵琶行》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