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304  2018-03-06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4]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7-2018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鼓楼区)
一.积累与应用
1. 请运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句子。
言不信者,行不果。
【答案】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工整即可。
【解析】考查字的正确书写,要注意题目的要求“正楷”或“行楷”,同时书写工整。
2.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 )
A. 凋谢/格调遏制/殚精竭虑
B. 烦躁/燥热愚钝/抑扬顿挫
C. 蹒跚/栅栏踌躇/举箸提笔
D. 悄然/翘首记载/自出心裁
【答案】B
【解析】A. diāo,diào/è,jié。C. shān,zhà/chú,zhù。D. qiǎo,qiáo/ zǎi,cái。B zào/dùn。
点睛:判断汉字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
3.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事( )
A. 蒙味 蔓延 精妙绝纶
B. 纤维 推祟 络绎不绝
C. 教诲 狼籍 连绵不绝
D. 篱笆 濒临 春寒料峭
【答案】D

4. 用诗文原句填空。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
(2)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
(4) 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6)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7) ____________,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8)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
(9)杜甫在《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欲辨已忘言 (2). (2)塞上燕脂凝夜紫。 (3). (3)铜雀春深锁二乔 (4). (4)春风又绿江南岸 (5). (5)似曾相识燕归来 (6). (6)天接云涛连晓雾 (7). (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 (8)贫贱不能移 (9). (9)感时花溅泪, (10). 恨别鸟惊心。

5. 下列句子的主干提取错误的一项事:( )
A.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朱希朱司令的命令。(主干:解放军执行命令。)
B. 这个时期母亲交给我许多生产知识。(主干:母亲教知识。)
C. 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主干:蝉强壮)
D.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主干:《清明上河图》是一幅。)
【答案】C
【解析】要注意提取主干时不能省略否定词。C.主干:蝉还不强壮。
6.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材料一】下面两幅画是剪纸小组同学搜集的“金陵喜花”,它们是南京民间工艺师张吉根先生的作品。

【材料二】目前,“南京剪纸”传承人共计7位。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和区级传承人各2人,它们在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从事剪纸和创作和演示。其他一般性传承人则分布在民俗馆、夫子庙街区、湖南路商业街等区域。现阶段由于“南京剪纸”传承人脉络还比较单一,在保留传承项目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南京剪纸项目种类还需进一步拓展。
(摘自《文艺生活》2016年11期)
【材料三】
中国江苏网11月21日讯 今天,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艺术——南京剪纸艺术传承基地”揭牌仪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让这些怀揣航天报国梦想的学子不出校园也可以学习了解中国传统艺术,邂逅传统技艺。


浏览完整试题为了更好地在南航发展剪纸艺术,南航在艺术中心专门建设了剪纸工作坊。据了解,不光选修了剪纸课程的学生可以在工作坊开展专门的艺术实践,选修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学生以及研究生都可以利用工作坊完成自己的成果。
在剪纸工作坊,世界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人、南京剪纸艺术大师“金陵神剪——68岁的张方林在南航授课已经三年有余。他说:“我希望通过走进学校、走进社区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传统剪纸艺术、传播传统文化氛围。”
(1)阅读材料一,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图2《榴开见子》的构图创意。
(2)阅读材料三,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2字以内)。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为“南京剪纸”的传承和拓展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图2以“石榴”形状为轮廓,里面有一个孩子、石榴籽和花,寓意“多子多孙”。(2)南京剪纸艺术传承基地揭牌仪式在南航举办。(3)(1)鼓励学生多搜集、欣赏民间剪纸艺术
(2)丰富“南京剪纸”传承人脉络、剪纸项目和种类
(3)在学校、社区多举行剪纸传承活动
【解析】第一小题看图写寓意,要对图画仔细观察,图2画的是的石榴形状,张开了露出了里面的石榴籽,多籽与多子谐音,寓意“多子多孙”。第二小题拟标题,注意按照什么人做什么事来提取。第三题要求提出合理建议,只要建议能有利于“南京剪纸”的传承和拓展即可。
点睛:给新闻拟标题,主要应看导语,适当参考主体部分,而结语可以用来验证。推尽可能用主谓式(陈述对象+行为)或动宾式(动作+对象),尽量不用或少用介宾式修饰成分,定语限制成分可要可不要尽量不要。
二、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7. 这首词围绕一个“”字歌咏了颍州西湖的春景,抒发了作者恬淡惬意的情怀。
8.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下阙呈现的画面。
【答案】7. “好”。
8. 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微微的涟漪惊动了沙禽,沙禽掠岸飞过。
【解析】
7.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全篇之眼,故围绕“好”字来抒发情怀的。
8. 描述诗歌句子的画面,要在翻译句子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力求让句子生动形象一些。
(二)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
周亚夫距吴、楚,坚壁不出。军中夜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帐下。亚军坚卧不起。顷之,复定。吴奔壁东南陬,亚夫使备西北。已而果奔西北,不得入。《汉史》书之,以为亚夫能持重。按,亚夫军细柳时,天子先驱至,不得入。文帝称其不可得而犯。今乃有军中夜惊相攻之事,安在其能持重乎?
【注释】陬:zou角落
(节选自《容斋随笔》)
(乙文)
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 “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亚夫军细柳时____________
(2)天子先驱至______________
(3)军士吏被甲 _____________
(4)若儿戏耳_________
10. 用“/”给句子划分朗读节奏。(2处)
军中夜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帐下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吴奔壁东南陬,亚夫使备西北。
(2)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12. 甲乙两文对周亚夫的评价有何不同?
【答案】9. (1). 驻军 (2). 到 (3). 通“披”,穿 (4). 像
10. 军中夜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帐下
11. (1)吴军攻打营垒的东南角,周亚夫命令防备西北。
(2)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
12. (1)甲文因在平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军营内发生的一件“骚乱事件”,对周亚夫卓越的“治军”才能持怀疑态度。(2)乙文认为周亚夫刚正不阿、治军有方、恪尽职守。
【解析】
9.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此题注意通假字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通“披”,穿,“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10. 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
11.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此句注意关键词“使”“介胄”的意思。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12.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学生首先要对两篇文言文的内容与主题有一个细致的把握,再根据其表现的侧重点不同分析人物的不同特点,对于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展开余下试题【译文】
(一)周亚夫率兵抗拒吴、楚,坚守营垒并不出战。军队夜间受惊,发生骚动,互相攻击,一直闹到周亚夫帐下。周亚夫躺着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又安静下来。吴军攻打营垒的东南角,周亚夫命令防备西北,一会儿吴军果然来攻打西北,攻不进来。《汉书》记载了这件事,认为周亚夫用兵持重。考周亚夫驻军在细柳(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时,皇帝骑马率先到达,进不了军营,汉文帝称赞他不能够侵犯。现在竟有军队夜间惊扰互相攻击的事,怎么能说他用兵持重呢?
(二)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朝廷于是让宗正刘礼做将军,驻军霸上;让祝兹侯徐厉做将军,驻军棘门;让河内太守周亚夫做将军,驻军细柳:这样来防备匈奴。皇帝亲自慰劳军队。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以下军官骑马送迎。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天子的先头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先头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门。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约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天子被感动了,脸上变得很严肃的样子手抚车前横木。皇帝派人告诉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完成礼仪就离开了。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们都很惊讶。汉文帝说:“哎呀!这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本来可以袭击而俘获呀。至于周亚夫,能够侵犯他吗?”汉文帝称赞了很久。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白杨礼赞》
茅盾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A)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B)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3. 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
14. A. B两处划线句位置能互换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15. 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材料,说说作者礼赞白杨树的意图。
《白杨礼赞》发表后,一位画家根据《白杨礼赞》的意境,画了一幅白杨图,茅盾看后,觉得礼赞白杨之情似乎意犹未尽,于是又写下了下面这首诗。
《题白杨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1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1段开门见山,起笔峻拔有力,作者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照应了题目。
B. 第2段宕开一笔,描写高原景象,点出白杨树的生存背景,为白杨树的出现铺垫、蓄势。
C. 第7段先说白杨树算不得“好女子”,紧接着夸它是“伟丈夫”,这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D. 第9段提到楠木,这与白杨树形成对比,主要是为了突出白杨树的“极常见,极易生长”。
【答案】13. 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内在气质(不折不饶)内在精神(象征意义:北方军民,精神意志) 14. AB
15. 作者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 16. D
【解析】
13. 考查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概括能力,答题时注意要答出白杨树的具体“不平凡”的点,根据文章来进行概括。
14. 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文章中句子的赏析。首先,要先回答出是否能够互换位置,接下来再进行分析。要注意根据句子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这几点来回答。
15. 此题在回答时注意分析材料中诗作和文章中所描写的白杨有何共同点。作者礼赞白杨树,其实是借物喻人,不仅赞美了白杨的品质,也赞美了和白杨树有着相同品质的人。
16.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D、应是为了反衬出白杨树的不平凡。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丁香小教堂
我的住宅外面有一条种满丁香花的林荫道,葱郁幽深,路面开阔。五月,街道两旁的树丛婀娜地伸展着枝条,枝头垂挂的串串小花互相交织在一起,俨然变成了一座小教堂。上午,柔和的阳光洒落在这里,气氛一片祥和,现在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


展开余下试题在这美妙的日子里,昆虫朝圣者们都跑来参加这“聚餐会”,品一份春天的佳肴,饮一口自然的纯酿。
来者当中有一对冤家——条蜂和毛斑蜂,它们你来我往,轮流品尝在同一朵花中的露水。此刻,昆虫里的抢劫者和被劫者和睦相处,它们忘却了彼此的积怨,只为了一小口一小口地分享露水。
黑切叶蜂也赶来参加这个聚会了。瞧,它还着郑重地打扮了一番呢!花粉扑在毛茸茸的肚子上,旁边的芦苇也因此沾光被洒上不少。管蚜蝇嗡嗡地唱着歌,羽翼像是云母片一样在阳光下面闪闪发光。它们似乎已经被这里的琼浆玉液给灌醉了,晃晃悠悠地离开了宴席,到一片阴凉下醒酒去了。
那边是胡蜂——一群好勇斗狠的家伙。它们总是喜欢若是生非,凡是性情温和的昆虫看到它们都会退避三舍。就连那些带着尖刺的蜜蜂,虽然在数量上占上风,但正忙着采蜜,见到它们以后,也都赶忙让到一边去了。
一大群穿着白衣、长着黑色眼圈的单眼粉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跳着好看的芭蕾舞。不时会有一些伙伴退到丁香树上歇歇脚,顺便喝一些丁香花密解渴。它们把嘴管伸到狭窄的花朵里吮吸时,一对大翅膀也轻柔地摆动着,竖起来,又缓缓推开,然后又坚起来。
成群结队的金凤蝶系着漂亮的橘色丝带,也赶来参加这场舞会。可惜由于身体太大,它们的身姿不够敏捷。
我的孩子们也喜欢在这里玩耍,他们被这些优雅的昆虫舞蹈家迷住了,就伸出手去抓,希望能够捉到一只,可是,金凤蝶每次都能巧妙地躲开,飞到远处的花丛中寻找花蜜去了。当它们把糖浆顺利地吸到嘴里时,金凤蝶会在阳光下轻松地开合翅膀,表示自己的心满意足。
是小的孩子安娜不再执著地去抓 金凤蝶了,她虽然是个灵巧敏捷的孩子,是金凤蝶似乎比她更灵活,总是不等她靠近就远远地躲开了。安娜现在找到了更合心意的花金龟。这是一种浑身闪着金黄色光芒的美丽昆虫,因为贪恋早晨的清凉,现在它们还甜甜地睡在丁香花上不肯起床,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所以,我的小安娜没有一会儿工夫就毫不费劲地捉到了五六只。我连忙出面制止,请她别再打扰花金龟的清梦。
花朵里吮吸时,一对大翅膀也轻柔地摆动着,竖起来,又缓缓推开,然后又坚起来。
成群结队的金凤蝶系着漂亮的橘色丝带,也赶来参加这场舞会。可惜由于身体太大,它们的身姿不够敏捷。
我的孩子们也喜欢在这里玩耍,他们被这些优雅的昆虫舞蹈家迷住了,就伸出手去抓,希望能够捉到一只,可是,金凤蝶每次都能巧妙地躲开,飞到远处的花丛中寻找花蜜去了。当它们把糖浆顺利地吸到嘴里时,金凤蝶会在阳光下轻松地开合翅膀,表示自己的心满意足。
是小的孩子安娜不再执著地去抓 金凤蝶了,她虽然是个灵巧敏捷的孩子,是金凤蝶似乎比她更灵活,总是不等她靠近就远远地躲开了。安娜现在找到了更合心意的花金龟。这是一种浑身闪着金黄色光芒的美丽昆虫,因为贪恋早晨的清凉,现在它们还甜甜地睡在丁香花上不肯起床,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所以,我的小安娜没有一会儿工夫就毫不费劲地捉到了五六只。我连忙出面制止,请她别再打扰花金龟的清梦。
孩子们把已经捕获的花金龟放进一只铺碰上花瓣裖子的盒子里,等太阳再升高一点的时候,我们会在花金龟的脚上系一根线,让它们在温暖的天气里在孩子的头顶上绕着圈儿飞行。
选自《昆虫记》
17.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称这里为“丁香小教堂”。
18. 品读下面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它们似乎已经被这里的琼浆玉液灌醉了,晃晃悠悠地离开了宴席,到一片阴凉下醒酒去了。(任选角度赏析这句话)
(2)就连那些带着佩剑的蜜蜂,虽然在数量上占上风,但是见到它们以后,还是赶忙让到一边去了。(此处为何要描写蜜蜂到表现?)
19. 法布尔对昆虫的描述始终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 法布尔说:“所有的动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备一些智慧,一些与生俱来而非后来获得的灵感。”《昆虫记》一书中那些昆虫表现出这样的智慧?请简要概括(至少写出三种昆虫及其表现)
【答案】17. 因为这里种满了丁香花,像一个小教堂;这里的气氛自然朴实而庄严;昆虫都来这里朝圣。
18. (1)拟人,把小动物们拟人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它们喝饱后的情态,写出了小动物的可爱,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衬托。通过蜜蜂对它们的避让,突出了胡蜂和长足胡蜂的好勇斗狠,让很多动物躲避。
19. 文章中对昆虫的描写都是以拟人化的手法来描写的。比如写金凤蝶,它们穿戴的特别美,“但是由于身体太大,不够敏捷”,写出了它们的外貌和行为特点。这体现出作者对昆虫的尊重;作者对昆虫的关怀体现在当“小安娜”捕捉金龟子时,他会劝阻她“不要打扰金龟的清梦”。昆虫对于法布尔来说是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无比的热爱之情。
20. 蚂蚁的团结互助,工蚁负责分工明确;蜘蛛会把蜘蛛网上的线缠到自己的腿上,只要任何一根线只要一动,蜘蛛们便会赶往窝中,节省时间且缩短了距离;萤常常要利用一种爬行器,为了弥补它自己腿部,以及足部力量的不足
【解析】
17. 考查对信息筛选和概括。结合全文分析,被称为“丁香小教堂”,要考虑到为什么是“丁香”小教堂,因为这里有很多丁香花;为什么是“教堂”,因为这里的氛围很庄严,有“朝圣者”。
18. (1)本题考查的赏析句子。对句子赏析的角度: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词性等角度。本题从修辞手法分析,注意分析格式:修辞手法+表达效果+作者情感。(2)考察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本题考查衬托及其作用。
19. 考查句子含义。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关怀”分别体现在哪里,思考这种“尊重”“关怀”背后,表达了法布尔怎样的情感。
20. 本题考查的是对《昆虫记》对阅读积累。注意在写出昆虫的时候,要写明智慧表现在哪里。
三、写作
21. 在读书节活动中,初二(1)班向全校发出读书倡议,请你按要求修改下面的倡议书。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①阅读开启智慧,书香浸润校园生活。②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书籍,一个民族的振兴离不开书籍,一个国家发展离不开书籍。③读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④它益己、益民族、益国家。⑤为此,初二(1)班向全校同学提出如下倡议:
⑥首先,同学们要制定读书篇目,多读好书。⑦其次,在读书过程中,摘录好词好句,记录读书感受。⑧再次,在班级举行读书汇报会,交流心得。⑨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文修养,更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文化品位,所以学校老师和领导也要和我们一起读书。 ⑩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在书中领略无限风光,不断进步。
初二一班
2018年1月18日
(1)第③④句表达不连贯,应该为:________
(2)第⑥句有语病,应该为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南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0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