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单元练习

阅读:458  2018-03-14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8]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我检测
第一单元自我检测
一、积累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归省(xǐng) 亢奋(kàng)
家眷(juàn) 幽悄(qiāo)
B. 怠慢(dài) 行辈(xíng)
燎原(liáo) 慨叹(kǎi)
C. 皎洁(jiǎo) 斡旋(wò)
桕树(jiù) 羁绊(jī)
D. 冗杂(rǒng) 晦暗(huì)
屹立(yì) 戛然(g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悄”应读“qiǎo”;B项,“行”应读“háng”;D项,“戛”应读“jiá”。
2.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浑浊的污流,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________。
①沃野千里 ②繁花似锦
③碧波荡漾 ④星光灿烂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 D. ②④①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词语,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然后明确相对应的词语即可。如“花架”自然搭配“繁花似锦”;与“浑浊的污流”形成对比的自然是“碧波荡漾”等。
3.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
B. 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
C.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通过”或“使”去掉其一)
D. 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的后面加上“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判断病句,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首先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毛病,再用所学病句修改知识作分析,比较修改的内容。B项中还有一处用词不当,“潸然泪下”指伤心落泪,不符合句子“感动”的语境。

4. 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贯。
传统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宵节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祥纳福;冬至(前夜)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答案】 (1). 春节挂灯笼 (2). 寓意红红火火 (3). 吉祥如意
【解析】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后例句“元宵节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祥纳福”。句式结构为“……节……寓意……”。内容要与前后几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5. 班级开展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①千门万户疃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事件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浏览完整试题人物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麦当劳、肯德基、韩日食品已逐步被中国老百姓接受,圣诞节、母亲节这一类外来节日也纷纷走进中国,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简要论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春节 (2). 重阳节 (3). 屈原自沉汨罗江(屈原投江) (4). 吃粽子、插艾草。 (5). 示例一:全球一体化是人类发展的趋势,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社会现象,所以有人喜欢过圣诞节、母亲节等也未尝不可。
示例二:作为中国人,要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不能忘本。外国的食品与节日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好的补充,但不能本末倒置。
示例三:我们在接纳外来文化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不能丢失了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点评: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时,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在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
【小题2】试题分析:屈原自沉汨罗江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才有了端午节。端午节的习俗大致上就是吃粽子,插艾叶,但各地又有不尽相同的活动,比如南方矩形赛龙舟,等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外积累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汨罗江、粽叶、艾香都告诉我们,故事讲的就是屈原自沉汨罗江。
【小题3】试题分析:全球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文化必然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如何在这股一体化的浪潮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才是关键,而不应该一味地崇洋媚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谈观点的能力。
点评:此题是一道开放题,针对“麦当劳、肯德基、韩日食品已逐步被中国老百姓所接受,圣诞节、母亲节这一类外来节日也纷纷走进中国”的现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但是无论哪种见解,都要围绕文章和材料的内容说出具体的理由。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爆竹好惊眠
彭秋平
①天有些阴沉,偶尔落下一两粒雪籽。地上却暖洋洋的,村子外,到处是匆匆的步履。老祠堂里的鼓声擂得山响,十里八乡清晰可闻;井台边,时而传来杀猪宰鹅的声音;磨豆腐、蒸米饼、切糖片……忙碌的声音日夜在老屋里喧响。“大人操心没钱,伢子操心过年”,有按捺不住的伢子,将新年的头一颗爆竹甩上半空,人间的欢乐便送到九天云霄。
②在名目繁多的乡村过年习俗中,爆竹历来扮演主角:三十祭祖、除夕封门、初二接女婿、初三唱大戏、十五迎龙灯……哪一样都离不开它高亢的开场。乡人放鞭炮除了渲染节日气氛,更主要是用来祈福:在爆竹身上,寄托着农家的期盼——爆竹的响亮或喑哑,是农人预测一年财气、运气、福气旺或衰的征兆。有联为证:“燃几声爆竹,把穷鬼轰开;烧数根蚊香,将财神引来。”许多乡村懵懂少年,后来变得成熟以至老成持重,爆竹是一个重要的推手。
③最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初一的开门爆竹。
④儿时,每每除夕年夜饭后,父亲便独自从灶膛里铲出炭火,装进瓦钵,轻轻盖上铁丝火罩,而后将开门爆竹放在上面,让幽幽的火,久久地焙。此时,父亲的脸专注得像幅木刻。有一个除夕,烘着的鞭炮忽然燃着了,噼噼啪啪转眼一挂鞭炮化作一屋烟雾。因之,全家人默默无声地度过了一个年夜,接着便又担惊受怕地挨了一年光阴。
⑤家穷,又想廉价买好货。有种俗称“鸡婆带鸡崽”的鞭炮——一个大的带一群小的,燃放时声音怪怪的,像在叫“隔里隔壁穷——隔里隔壁穷——”邻人不乐意了:“大过年的,怎么来咒穷我们?”以后就没敢再放这种鞭炮,可日子仍然过得喘不过气来。每到年终分红时,一家人谁也不愿到队部去瞅一眼。与我们同住一幢老屋的义道公、驼背伯,家景比我们稍好些,都向着我们。又到过年时,驼背伯说:“咱们三家的爆竹合放吧?”母亲是个明理人,怕沾人家的,迟疑了。义道公说:“三根稻秆搓成一根绳,结实哩;三户人家抱成一团,人多接得起大福大贵。”果然,这一年的炮仗震得山响。尽管这年的光景也没见得好到哪去,但驼背伯他们怜贫恤穷的举动,至今仍让我念念不忘。
⑥在我们这个三百多户人家的村子,燃开门炮的时间也是有规矩的。尽管没有成文,但哪个敢贸然冲撞?有一个年夜,村头狗生家的大儿子肚子疼,家人在屋里急得团团转,眼瞅着人痛得死去活来,熬到三时,才敢点着鞭炮,抬上病人直奔公社医院,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晚半点钟人就没了。村里的老辈人都说:“祖宗菩萨坐得高——这不?没事!”
⑦开门炮响后,便是伢子们的天下,挨家挨户捡爆竹。有引线的最好;掉了引线没爆响的也有玩头:将爆竹拦腰折成“V”形,围成一圈,点上一个,“呼——”爆竹间相互“火拼”起来,此起彼伏,蔚为壮观,它们的声、光、色、味交织成一片迷幻天地,让清寒的童年得到了片刻的欢娱。也有的人家爆竹全炸成了纸屑,捡爆竹的伢子了无所获,但切记:不准信口说出“没有”这样犯忌的话来,否则主人定顾不得“孩童言语,百无禁忌”,从门里伸手赏你两个火辣辣的“火烧饼”,还夹一通臭骂。
⑧年年岁岁就这样水一般流走了。如今,乡里人过年再也不必缩手缩脚了,开门爆竹大都是“万编”,电光炮串在一起像数不清的“朝天椒”,个个红、辣、响、快,让人听得酣畅淋漓。唐朝诗人张悦在《岳州守岁》中写道:“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这位宰相在睡梦中被惊醒,连声称赞妙,可见其在除夕之夜的兴奋和愉快,这也是当下新农民的切身感受吧?
⑨为保护环境,城里如今不提倡放爆竹了,这是好事,就让久远的爆竹声在记忆中轰响吧。
(选自《江西日报》)
6.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 和爆竹有关的事
父亲 除夕年夜饭后,独自久久地焙爆竹
① ②
狗生家 ③
④ 挨家挨户捡爆竹
7.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题目“爆竹好惊眠”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8. 选取合适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1)天有些阴沉,偶尔落下一两粒雪籽。地上却暖洋洋的,村子外,到处是匆匆的步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2)儿时,每每除夕年夜饭后,父亲便独自从灶膛里铲出炭火,装进瓦钵,轻轻盖上铁丝火罩,而后将开门爆竹放在上面,让幽幽的火,久久地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乡间,孩子们想着过年,大人们却未必如孩子们所想。正如文中引用的一句俗语“大人操心没钱,伢子操心过年”,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 文中列举了乡下过年的许多习俗,请你把这些习俗归纳出来(至少写三个),并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习俗的。
【答案】6. ①义道公、驼背伯 ②向着“我们”,过年时提议三家的爆竹合放 ③大儿子肚子疼,家人熬到三点时,才敢点着鞭炮,然后抬上病人直奔公社医院 ④伢子们
7. ①引用诗句,使文章更有文采,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直接点明文章要写的主要内容(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8. (1). 运用了环境描写,天上的阴沉寒冷与地上的暖洋洋形成对比,突出和渲染过年的热闹氛围,引出文章的写作对象——爆竹。 (2). 运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突出父亲焙爆竹时的小心和谨慎。
9. 这句话说出了大人和小孩对待过年的不同态度。大人因生活穷困,过年要花钱,怕过年;孩子觉得过年好玩,盼望过年。
10. 三十祭祖、除夕封门、初二接女婿、初三唱大戏、十五迎龙灯、大年初一放开门爆竹等。看法可从利弊两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6. 试题分析:梳理情节。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如①空可提取“与我们同住一幢老屋的义道公、驼背伯,家景比我们稍好些,都向着我们”中的“义道公、驼背伯”。②空可分析“咱们三家的爆竹合放吧”的意思。③空的信息在第6段,④空的信息在7段“开门炮响后,便是伢子们的天下”提取。
7. 试题分析:考查题目“爆竹好惊眠”的具体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内容上:引用诗句,使文章更有文采,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结构上:点明文章主旨,总领全文。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8.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1)“天有些阴沉,偶尔落下一两粒雪籽。地上却暖洋洋的”是典型的环境描写。注意答出环境描写的烘托渲染作用。(2)“铲出炭火,装进瓦钵,轻轻盖上铁丝火罩,而后将开门爆竹放在上面”这是典型的动作描写。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性格。
点睛:环境描写的作用。1、环境描写可以见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情、精神等。2、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情绪、感情)、奠定的感情基调、作铺垫等。3、环境描写还可以衬托人物形象或心境,或提供背景、渲染气氛、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为以下的内容埋下伏笔等。
9.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大人操心没钱,伢子操心过年”,这句话是分别从大人和小孩对待过年的不同态度的角度来理解“操心”的内容的。大人考虑的是过年要花钱,孩子考虑的过年好玩。答此题要从这两个角度分别来答,不能遗漏其中之一。
10. 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把这些习俗从文章中归纳出来,并能联系实际写出自己对节日习俗的看法。看法可从利弊两方面谈,要辩证且有说服力。 (122.240.197.122)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关于“部编人教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4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