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531  2018-04-11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1]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翼云中学、山亭育才中学等六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下)第一次 单元检测
语文试卷
说明:选择题1----9题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题号[来源:学科网ZXXK] 一[来源:学科网ZXXK] 二 三 合 计[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
10/11 12 13-16 17-20 21-24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9,每题2分)(38分)
1.下列词语中括号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嗥呜(háo) 彷(pánɡ)徨 仰慕(mù) 鲜(xīān)为人知
B.赫(hè)然 衰(shuāi)微 迭(dié)起 气冲斗(dòu)牛
C.高标(biāo) 校(xiào)对 调羹(ɡānɡ) 深恶(wù)痛绝
D.抹(mǒ)杀 机杼(zhù) 澎湃(pài) 迥(jiǒnɡ)乎不同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独裁 奠基 至死不懈 目不窥圆
B.深宵 小楷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C.挚友 卓越 心不在焉 沥尽心血
D.硕果 草率 不以为然 慷概淋漓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不惜花大量笔墨对老朋友的生平事迹进行介绍,表达了对这位享誉中外的科学家由衷地敬佩和深深地怀念之情。
B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闻一多代表作有《死水》《红烛》,臧克家的诗集是《烙印》。
C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 双璧”。
D 1939年春,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光未然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抗日热情。
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 ,从枯黄读出 ,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 。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 ,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霞云 翠绿 意境 灵魂 B.光明 翠绿 意义 生命
C.霞云 丰润 意义 灵魂 D.光明 丰润 意境 生命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公共汽车上是否该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在武当山机场我与十年未见的朋友萍水相逢,不由得热泪盈眶。
C.迪士尼门票5月28日零时开始预订,市民们趋之若鹜,以致一票难求。
D.我市争创文明城市首战告捷,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社会风尚、市民素质等方面还需要狠下功夫。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B.据介绍,这次公车改革将涉及近5000多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
C.亚航QZ8501客机失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马航MH370失联航班的追忆。
D.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
①但是这些优秀并非万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客观情况、周围环境即使发生一丁点儿变化,优秀也可能变成劣势。
③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优势都是后天点滴积累的结果。
④如刻舟求剑,麻痹大意,更可能发生逆转,最终导致失败。
⑤因此,不能让经验主义冲淡了规律。麻痹思想遮挡了双眼,从而败在了优势上。
A.②⑤①③④ B.③①②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④①③
8.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   );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  );决定方案时,要有(  )的胆识,又要有(   )的判断。


浏览完整试题A、数学见地 物理直觉 稳健 勇进
B、物理直觉 数字见地 稳健 勇进
C、数字见地 物理直觉 勇进 稳健
D、物理直觉 数字见地 勇进 稳健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1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7分)
经过一个月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册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在光未然的《黄河颂》里,感受到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 )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 )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感受到邓稼先鲜为人知的背后为国献身情怀; A 。
①、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炽( )痛 qiè( )而不舍
②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应改为“ ” (1分)
③“鲜为人知”中“鲜”的意思是 ;“钻探”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4) 、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
(2分)
11、综合性学习 (5分)
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某班在“黄河,母亲河”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探寻黄河文明】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那里有流传很久的历史传说故事,有古老的战场,这些都是黄河文明的见证。请你跟随班级一起走近黄河文明,列举黄河文明的历史事实。(列举一例)
我列举的历史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活动二:【传承黄河文化】黄河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孕育了中华的文化,有许多俗语、歌曲、古诗词(课外)都与黄河有关,请各列举一例。
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歌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课外)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2、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孙权劝吕蒙学习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自《孙权劝学》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颂》中表示黄河特写镜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成九曲连环。
二、阅读分析( 32 分)
(一)背诵《孙权劝学》,完成下面各题。(10分)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 ②见往事耳( ) 
③蒙乃始就学( )     ④卿今者才略( )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5、找出下列各组加点词意 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当窗理云鬓 / 但当涉猎 B.蒙乃始就学 / 指物作诗立就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归来见天子 D.卿今当 涂掌事 / 卿今者才略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二)阅读课文《说和做》(臧克家)选段,完成17~20题。(10分)
①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②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③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④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⑤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⑦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⑧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⑩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⑪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7.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18.第①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你怎样理解?(3分)


19.找出文中与第③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20.第⑨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 ,做题:(12分)
与草化敌为友
陈立明
①草是庄稼的敌人。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草跟父亲势不两立。
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血脉。


展开余下试题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 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 不两立。
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
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盈满了牵挂。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少粮食啊……
⑦有次下班回家,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但对于从花盆角落里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
⑪花枯萎了。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它们种在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 在里面。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花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便葳葳蕤蕤长起来。等到长大一些,就有些发黄了,显然是肥力不足,那些花草专用的混合物跟泥土相比,单薄了许多,让蒜和葱营养不良,枯黄瘦小。
⑫后来,父亲趁着回老家的机会,背了半袋子大田里的泥土过来。拔除了那些营养不良的蒜和葱,一盆一盆地装满泥土,摆在阳台上晒着。父亲是打算让泥土吸饱了阳光,然后种上蔬菜。父亲叫我帮着 从网上买点黄心乌种子,我给忙忘记了,父亲可能以为我不想他在阳台上种菜,就没再提过。
⑬等我想起来,从网上买回来黄心乌种子时,几个花盆里细细密密地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父亲经常用淘米水浇灌那花盆里的土,我猜那是为了把土喂肥了,好种上黄心乌。可黄心乌还没种进去,那些草却在淘米 水的滋养下先一步出生了,且长得极快,很快就把花盆铺满了,嫩嫩绿绿的,一派生机。
⑭我以为父亲会毫不留情地拔了那些草,种上黄心乌,不仅可以观赏,长大了还可以拔出来炒着吃,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蔬菜。然而过了很久,也没见父亲把那些黄心乌种进花盆。
⑮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已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喜和眷恋。
⑯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
⑰但不管怎样,化敌为友总是一件让人走向平和豁达的光明路径。那些生命力顽强的草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陪伴着孤寂的父亲,消融了高楼大厦的硬冷,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
21、从农村到城市,父亲的心态变了,而性格没变。请回答: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父亲的性格有何特点?(4分)
22、文章讲的是父亲“与草化敌为友”的故事,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父亲种花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23.语言品析。(4分)
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⑴从神态描写方面品析(2分)(提示:父亲拔草是怎样的神态?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⑵从动作描写方面品析(2分)(提示:父亲拔草的动作有怎样的特点?表现父亲干农活有什么特点?)
24. 文中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你认为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请结合文本分析。(2分)
二、写作:(50分)
水滴石穿,是坚持的力量;化蛹成蝶,是梦想的力量;冰释前嫌,是真诚的力量;正义伸张,是勇气的力量。有的人锋芒毕露,不过是虚张声势;有的人温文尔雅,却尽显生命的张力。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外在,而是来自内心——来自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来自一颗丰富美好的心,来自一颗远离浮躁、独享宁静的心。
请以《________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第一单元语文科试卷答案
一、1 D 2C 3A 4A 5 A 6 C 7 B 8D 9A 15、D 16B
10(1)chì 。锲 (2)斓—澜 (3) 少有 研究
(4)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感受到作者在人迹罕至的百草园里捕鸟的乐趣 11、活动一: 大禹治水 , 郑国渠的故事。【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巨鹿古战场,官渡古战场等
活动二: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黄河清,圣人出 等。
《黄河大合唱》、《 黄河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12、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孙权劝吕蒙学习原因的句子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6)出自《孙权劝学》的两个成语是: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黄河颂》中表示黄河特写镜头的句子: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
(9)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13、(1)辞:推托。(2)见:了解。(3)就:从事。(4)才略:才干和谋略
15、D 16B
17.①起稿政治传单;②群众大会演讲;③参加游行示威。(每件1分,共3分。)
18.不是。(1分)是指在昆明小范围内宣传动员。(2分)
19.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2分)


展开余下试题20.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1分) 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斗争精神。(1分)
21.心态变化: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迷茫。或:父亲进城后变得孤寂、迷茫。
父亲性格:勤劳,淳朴,执着。或:热爱土地,热爱劳动,执拗。
(表述不同,意思相近 亦可)
22.①细致地表现了父亲心理的变化。父亲离开了庄稼,在城里种花是为了排遣内心的孤寂;种花失败,表现出父亲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由此引发他对农村生活的念想和回味。②为后文作铺垫。种花的经历促使父亲接纳了花盆里的野草,为后文“与草化敌为友”作了铺垫。
(表述不同,意思对亦可)
23 ⑴神态:像个将军一样、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瞄。(可用自己语言归纳概括。)
心理:父亲对草恨意浓浓,势不两立。
⑵动作特点:快、准、狠(1分)或:迅速、毫不留情、急不可待、赶尽杀绝……
干农活的特点:干练、干脆、麻利、熟练、坚决(表述不同,意思对亦可)
24.消解父亲与草的仇恨的因素:
方案一:是城市的硬冷。父亲离开了熟悉的土地和庄稼,来到陌生的大城市,相比父亲对草的排斥和恨意,这大到没有边际的城市更让父亲无所,城市的硬冷让父亲的心态由原来的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和迷茫,父亲对草势不两立,绝不相容的态度在高 楼大厦的硬冷中被慢慢消融了。
方案二:是父亲对田野的思念。父亲到城市后,离开了熟悉的田野,内心很孤寂迷茫,当看到阳台上花盆里长出的草,想到了家乡田野里的草,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草成了父亲乡情的媒介物,浓浓的乡情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
方案三:既有硬冷的城市,又有父亲对田野的思念。
①城市的硬冷令父亲感到迷茫、孤寂,见到同是来自乡土的草,父亲感到欣喜。②父亲对田野的思念促使父亲亲近了来自田野的草,与草化敌为友。 (122.240.193.16)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山东省枣庄”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5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