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883  2018-05-04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3]
《拿来主义》精品测试
《拿来主义》同步训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字音全相同的一项是
A.磕kē 溘然 阖门 恪守 窠臼
B.孱càn 孱头 孱弱 潺湲 粲然
C.崛jué 崛起 倔强 掘进 诀别
D.蹩bié 蹩进 憋闷 蹩脚 瘪三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脑髓 鱼翅 佳节大典 礼上往来
B.鞭挞 国翠 发扬国光 残羹冷灸
C.譬如 自栩 冠冕堂皇 勃然大怒
D.摩登 吝啬 磕头贺喜 故弄玄虚
3.《拿来主义》用了许多比喻来说理,下列对各个比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②“废物”喻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③“大宅子”喻文化遗产
④“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⑤“孱头”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⑥“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喻吸收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A、②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犀利的语言,讽刺幽默的风格,固然是高超的语言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①没有深刻的思想
②就不会有高超的语言艺术
③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事物的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④语言是思想的外壳
⑤来自对敌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
⑥强烈的感情
A、③①②⑤⑥④ B、③⑤④①⑥②
C、④①②③⑤⑥ D、①⑥②④③⑤
5.在下面语句横线上补写两句话,与所给句子的内容要相关,并且构成排比句。字数不要求与所给句子完全相同。
他是伟大的文学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他是伟大的思想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伟大的革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示例,以鲁迅为描写对象,另写—段话。(要求:句式大致相同,字数可以有所增减。)
示例:冰心,你的《寄小读者》养育了我。从此,什么仇恨也不能把我拉入深渊,唯有童心的向导能把我引入爱的天国;什么困难也不能使我消沉颓靡,唯有乐观的心态能载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②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③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④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浏览完整试题⑤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7. 第①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
8. 鲁迅先生为什么说“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作者将“尼采”“发了疯”和“中国也不是”放在一起,批判“送去主义”,“尼采”和“中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答:
9. 如何理解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答:
10.以上五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这样运用的好处是什么?
答: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大爱无言 大爱如渊
解玺璋
年轻时读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不能理解他的“我实在无话可说”;而等到虚长了几岁,有了一些经历,才知道,很多时候,真的是“说不出话”。
但是,没有说出来的爱,就不是爱吗?我们恐怕还不能这么说。譬如这里要纪念的刘和珍君,以及文章里提到的杨德群君、张静淑君,还有那些已死的和未死的学生,鲁迅对于这些青年人的爱,是语言所无法表达的。许多年后,当鲁迅又一次“直面”几个青年的热血时,依然用无言来表达他的挚爱之心,他写下了“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的诗句,悲愤中正蕴含着他的大爱如渊!
这是一种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爱,一种凝聚着人性情怀的博大的爱!这足以提醒那些以为鲁迅只有恨没有爱,只有冷没有热的人,他们或许根本不懂鲁迅的爱。鲁迅的爱是滚动在岩石下面的岩浆,温暖着阴寒的大地。“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这就是爱的力量。譬如鲁迅对萧红的爱,蔡登山先生特意写明是“父女之爱”,有人还发出讪笑,仿佛有什么不能说出的秘密。其实你只要认真地读过萧红,或者鲁迅有关萧红的文字,你都会因为有过这样龌龊的想法而感到无地自容。在当代文学史上,有多少像鲁迅这样,以生命去关爱一个青年作家,并扶助她成长的呢?多的倒是人间的恶俗,还以为自己是真实的,撕去了伪装的。
蔡登山先生写到鲁迅和萧红的情感,是让人感动得流泪的。我不是个很善于流露感情的人,几乎无泪或少泪,但读了蔡先生的文字,眼睛也因发热而有些湿润。萧红是在绝望中给鲁迅写信的,并附上了她刚刚抄就的《生死场》。鲁迅没有拒绝这个陌生女孩儿的求援。他不仅同意萧红来上海找他,还在信中为她指引了详细的路线。鲁迅对年轻人的关爱常常就表现在这些细小的地方。萧红要到日本去了,“临别之夜,鲁迅望着即将孤身远行的萧红,他怜爱地坐在藤椅上嘱咐萧红:‘每到码头,就有验病的上来,不要怕,中国人就会吓唬中国人,茶房就会说,验病的来啦,来啦……’”而那时,萧红只有25岁。
蔡先生的文字是简洁而有情致的,这里没有过分的渲染,一颗仁慈之心已跃然纸上。这是一种父女之情,又不全是父女之情,我以为更多的,还是志同道合者相识相契的同志之情。这些年来,“同志之情”似乎被什么东西玷污了,总觉得不如说“男女之情”更显得爽快,所谓鲁迅也是人啊!但是人和人是有同有不同的,爱也就在这同与不同之间,而不仅仅在男女之间。
我们读鲁迅的文字,知道他很少把爱挂在嘴边上。这在今天是很吃亏的。今天所流行的,是有什么都说出来,不然就会被人责备为“缺席”。所谓缺席者也,就是你没有在公众面前表现。可是鲁迅,不仅不会四处表白他的爱,更不会把不爱说成爱。我们倒是从他的不爱中体会到了他的“爱”。蔡登山先生也写到了这一点,他的《鲁迅爱过的人》首篇就写了“鲁迅与朱安”。关于朱安,他曾说过:“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这对一个女性来说,固然十分的残酷,但从现实考虑,如果放弃这个婚姻,对朱安来说,可能也是一种牺牲。因为,“在绍兴,被退婚的女人,一辈子要受耻辱的”。在这种考虑当中,恰恰可以体会鲁迅的爱心。所以,朱安过世前曾说:“周先生对我并不算坏,彼此间没有争吵,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
(《 光明日报 》)
11.文中画线句子“鲁迅的爱是滚动在岩石下面的岩浆,温暖着阴寒的大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什么作者用较多笔墨叙述了鲁迅和萧红的情感故事?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根据文本,探析“我们倒是从他的不爱中体会到了他的‘爱’”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作者呈现给读者的鲁迅是怎样一个人?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A、kè/ hé/ kè/ kē,B、càn/ chán / chán / càn,D、bié / biē /bié /biē)
2、D(A、礼尚往来,B、国粹,C、自诩)
3、C(①鸦片应是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现部分;⑤孱头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4、B。
5、助国人呐喊,为民族彷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鲁迅,你的《呐喊》启发了我,从此,什么腐朽也不能把我引进黑暗,唯有坚强的信念能把我带到光明的国度;什么邪恶也不能令我变得颓废,唯有善良的心灵能让我奔向幸福的天堂。
7.“送去主义”的危害大、影响远。类比论证。
8.鲁迅先生是顺着对方的观点往下说,有意识地将敌论引入荒谬的境地。作者用“尼采”“发了疯”进行类比,说明中国如果实行“送去主义”将会亡国灭种。
9.幽默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10.主要运用因果论证。前四段都是原因,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观点,表明作者的主张,要实行“拿来主义”。论证逻辑严密,有说服力。
11、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鲁迅的爱象滚动在岩石下面的岩浆一样,那么炽热,喷发出来,温暖着他所爱的人,这是大爱。这样写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12、①鲁迅以生命去关爱一个青年作家,并扶助她成长。②萧红在绝望中向鲁迅求援,鲁迅以一颗仁慈之心对年轻人细致的关爱。③体现了鲁迅和萧红之间的父女之情,同志之情,一种更深沉更有力量的爱。
13、从鲁迅与朱安的关系可以看出,鲁迅对朱安没有爱情,所以他不会把不爱说成爱;但从他“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和朱安过世前说过的话中,恰恰可以体会鲁迅的爱心。
14、讲述了鲁迅的父女之情,同志之情,将一向予人“睚眦必报”印象的鲁迅,温柔、博大的内心世界呈现给读者。说明鲁迅是一个内心柔软的鲁迅,一个大爱如渊的鲁迅。 (122.240.215.17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拿来主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