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61  2018-05-25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1]
湖南邵阳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邵阳县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满分: 150 分,时量: 120 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5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千活吧。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扎鸡司晨”。《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札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晋书•祖巡传》记载,祖邀和刘砚“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跳说:“此非恶声也。”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粉”。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乌,双睛在目。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王嘉认为,民间画鸡贴门上,就是由这种遗俗变化来的。
古人认为鸡还是一种吉祥动物。“鸡”谐音“吉”,鸡年就是“吉祥之年”。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功(公)名(鸣)富贵”。还有一句十分喜庆的话叫“龙凤呈祥”,龙的原型是蛇,凤的原型就是鸡。凤凤的别名是鸭鸡。《尔雅•释兽》说:“鸡三尺为鹤。”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古人称鸡为“德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便有这样的说法:“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文”“武”“勇”“仁”“信”,这些鸡的优秀品质可都是凤凰所没有的。
(摘编自《“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
1.下列关于“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农耕时代的古人会利用公鸡能啼晨这一习性来安排作息,下至百姓的劳作上至国君的早朝。
B.古人以鸡鸣励志,后来很多人受祖遨“闻鸡起舞”故事的激励,听到鸡叫就及时奋起,舞剑健身。


浏览完整试题C.“鸡”谐音“吉”,寓意吉祥,所以古代读书人会张贴画有啼叫的公鸡和盛开的牡丹花的年画。
D.古人认为鸡能辟邪,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就在门上木刻或者铸造其图形,后来画鸡贴于门上。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鸡人”在周朝时期负责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皇家宫廷中“鸡人”负责打更报时,职责范围有所缩小。
B.古人将母鸡打鸣与女人干政或主政相提并论,均视为不祥之事,古书认为前者会妨碍主人,后者会危害国家。
C.民间把鸡当辟邪之物可能与舜有关,据载,献给尧的“重明之鸟”双睛在目,勇猛善斗,它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D.《山海经•中山经》中多次提到用雄鸡、白鸡进行祈祷祭祀,缘于“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阳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鸡被称为“鸡”,还有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别称,都与鸡守时且鸣叫准时的特点有关,蕴含着古人对鸡的赞美。
B.农业在古代处于主导地位,又没有发达的计时工具,“鸡文化”地位重要,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对现代的影响就相对小了。
C.鸡被古人称为“德禽”,古人根据鸡的特点赋予其文、武、勇、仁、信等优秀品质,可见,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
D.鸡和凤凰大体类似,鸡三尺则为鹅,而凤凰的别名是鸭鸡,凤的原型是鸡,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成4~7题。
玻 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构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莱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王有福不情愿承认自己误撞酒店玻璃受伤,主要是因为妻子有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害怕酒店迫究责任,让他赔偿损失。
D.“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E.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展开余下试题5.“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6.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7.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7分)
答:
二、 古代诗文阅读(42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9 分。8~10 题每小题3 分,11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8.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是/亦走也 B.斯天下之民/至焉
C.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9.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之意, 又有无上的权力和高处不胜寒之感。是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B.“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
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C.“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
D.庠、序, 古代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后来“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孟子认为粱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孟子与梁惠王对话,首先批评了粱惠王只图自已享乐,不管人民死活,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然后讲行仁政能使国富民强、天下无敌。
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寡人之于因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
(2)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
(二) 古代诗歌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满江红•咏竹
陆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①,名淇澳②。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注】①华胄:贵族的后裔。②淇澳:淇河岸的弯曲处。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上片用“池”“亭”点出了竹生长的环境, “几竿”表明竹的数量不多,“相映带、一泓流水”描绘了竹周边的景物特点。
B. “风动仙人鸣佩遂”是写竹的动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雨余净女添膏沐”是想象雨后竹子的情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C.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化用了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中“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两句,抒发内心的情感。
D. 下片从竹的渊源写到竹的秉性和竹的可人,词人用阿娇金屋的典故,意在表明竹可以消除烦暑,使人内心清净。
E.本词综合运用了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用典等表现手法,从多个角度描写竹,收到了含蓄深厚、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13.这首词写出了竹怎样的特点? 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回答。(7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 ”描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烘托了蜀道的艰险。
(2) 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3)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表现了琵琶女与作者因不幸身世而相互理解、互相同情的是: “ , 。”
(4) 儒道两家都曾用人的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5)《过秦论》中“ , 。”两句写出了陈涉起义队伍的武器装备极其简陋。
第II 卷(表达题 共7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①600 多座醒目的水塔、100 多个无塔压力罐、5000 多眼深层手动泵井奇迹般地出现了,它们星罗棋布广袤的和田大地上。
②我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解决策略既体现了对国内外形势的准确判断力,也展示了瞻前顾后谨慎应对国际复杂事务的能力。
③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一个区长贪污受贿,玷污了人民公仆形象,但他能主动认罪并上交了所有赃款、赃物,可谓罪不容诛。
④伍绮诗的《无声告白》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感动,时不时的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⑤要充分实现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价值,我们就应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永远与人民在一起,永远拥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⑥2017 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还是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率的平均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难以望其项背。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上海交通大学等多个高校科研团队正在同步进展,希望突破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诸多瓶颈与障碍,解决微藻采收和提高微藻生物量的关键问题。
B.如今,支付短信验证码、短信余额提醒等都与用户绑定的联系电话相连,手机成了银行和支付机构验证个人身份和保护个人资金的重要手段
C. 精准选派,就是把贫困村最需要的优秀干部派下去,为的是让他们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一条脱贫增收的路子。
D.放眼我国的家庭教育,许多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焦虑与日俱增,给予下一代成长的空间不断缩小,生活内容变得愈发单调,似乎只剩下学习了。
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
A.(婚宴答谢) 今天各位有幸来参加小女的婚宴,我代表全家向各位表达诚挚的感谢。
B.(寻物启事) 昨天本人在学校操场丢失了一件红色上衣,如有捡到者,请从速交还给本人。


展开余下试题C.(校工会通知) 校工会决定将于12 月29 日下午在学校中心休育馆举办新年联欢活动。欢迎各位师生惠顾,积极参加。
D.(发言稿) 没有各位同事的鼎力相助,没有家人的无私支持,我就不会有机会站在这个领奖台上。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分)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 ,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 。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四、写作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 “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 “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 ”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 “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 “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 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 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参考答案
1.A.解析:B项“舞剑健身”的说法不当。C项因果不当,原因是“功名”与“公鸣”的谐音。D项范围扩大,“能震慑鬼怪搏逐猛兽”的是重明之鸟;不是刻铸于门上,而是刻铸后“置于门户之间”。
2.D.解析:强加因果,“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是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
3.C.解析:C项推断错误。“鸡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比凤凰高”推断错。
4.CE (选C给3分,选E给2分)A项,“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分析不当,模仿情节的说法牵强,本文情节虽有波折,但谈不上“悬念丛生”。B项,对小说中“我”的性格分析不当,从情节中看不出“我”有打官司的经验。D项,“‘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表述不恰当,王有福只是担心自己被酒店所骗是假设,并非是一个事实。
5.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6.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弯腰鞠躬,说话谦和;
②胆小怕事,有些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分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7.观点一:认同王有福的态度。
①有福受伤与酒店管理有关,但他是有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负一定责任;
②有福害怕赔偿溜走,逃避责任在先,索赔的理由不够正当充分;
③王有福害怕被骗而拒绝索赔,在当时情况下,未尝不是理性的选择。
观点二:认同“我”的态度。
①店失误导致王有福受伤,要求赔偿正当合理;
②王有福放弃赔偿是担心被骗,说明他缺乏法律意识,更应进行法律启蒙;
③王有福的宽容是对不良行为的纵容,有害无益。
8.A
9.A “寡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10.B(“不为战死者报仇雪恨”不是孟子的意思。)
11. (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2)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12.B D (B项3分,D项2分)B项“拟人”和“夸张”错,此二句的意思是:风吹竹林的响声像仙人身上的玉佩发出鸣响,雨后竹子光洁得像洁净的美女添上了润发的油脂。故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意在表明竹可以消除烦暑,使人内心清净”错,借用“阿娇金屋”的典故,是为了突出竹子的珍奇。
13.竹的特点:翠绿、姿态可爱、高洁、不畏冰霜。(3分)
表达的情感:表达出词人对竹的喜爱赞美之情,并以竹自勉,希望具有像竹一样高洁的品质。(4分)
14.(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4)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5)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15.A. ①星罗棋布:像天空中的星星似的罗列着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语法错误。②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使用正确。③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望文生义。④拍案而起: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不合语境。⑤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此处符合语境。⑥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符合语境。
16.C. A项,成分赘余。“瓶颈”和“障碍”语义重复,可将“与障碍”删除。B项,主语与宾语不对应。“手机”不成为“手段”,把“手段”改成“工具”。D项,中途改换陈述对象,“生活内容”前应该加“孩子们的”。
17.D.A项,“有幸”,很幸运,有运气。这个词语只能用在自己身上,而不能说别人“有幸”前来参加婚宴。B项,“寻物启事”是请别人归还物品给自己,不能使用命令式的语气。“从速”,抓紧时间,赶紧(做某事),使用不得体。C项,“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不适合选项中的场合。
18. ①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②他不仅爱好美食 ③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
19.【审题立意】材料的关键点在于“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初心才是做事的根本。由此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确定立意:①目的、目标和信念。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目的和目标,明确自己的初心,做事不能盲目、随时变动,否则一事无成。
②人生的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关键在于规划。
③明确所需,拒绝诱惑。人生有许多诱惑,要明确自己所需,不能因诱惑而迷失自我。 (61.240.237.24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湖南邵阳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