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30  2018-06-1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0]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莆田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二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人类整体性困境也同时出现,其解决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
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其实,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亘古有之,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标准来评判其它文化的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历史上它曾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之后,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和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已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超越,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学表达。形成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中国数千年文明虽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维持这种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道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这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权主义有可乘之机。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
当前,在全球化发展大势中,中国致力于公平互惠的全球贸易规则的达成,致力于地区合作的共赢。有赖于这种不懈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凝聚共识,并已经开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
(选自邹广文、刘文嘉《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只反对种族中心主义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的霸权做法。
B.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因为世界文明主动接受且认可中国传统哲学的作用。
C.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希望各民族国家求同存异。
D. 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维护人类共同价值的诉求,可以实现人类整体的安全和进步。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整个材料按照“总分”的基本逻辑关系进行论述,最后一段从现实角度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可行性。
B. 材料开头由“以往的全球观”引出一种全新的全球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重点阐述这一全球观是时代的要求。
C. 材料中间部分紧承第一段内容,从三个方面分别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蕴,使读者进一步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


浏览完整试题D. 材料中间三段的内容实质上解决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为什么是中国提出”和“怎么做”的问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人类的全球性困境,弱肉强食的观念往往只能导致对抗、挑动战争,这不符合“天下一家”的世界观。
B.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全世界被广泛地接受认可,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也将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
C.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使中国数千年文明始终保持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还可为今天全球的很多问题提供启示。
D. 一旦强制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隐性地取消了彼此的平等地位,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反对的。
【答案】1. C 2. A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只反对”缩小范围,据第2段的意思,“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是整体上反对种族中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的全球观”含有观念和行为两方面,本段第二句有“并”说明不只是“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对方”;B项,因果不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国传统哲学”关系方面的原因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第三段“面向世界文明提出”表明不是“世界文明主动接受且认可”;D项,“可以实现人类整体的安全和进步”犯了未然与已然关系的错误判断。据原文第一段“寻求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和原文最后一句话“已经开始对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表明伟大愿景已产生重大影响;而第四段指出“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因此“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表明成为确然仍然任重道远,因此说成“可以实现”显得武断。
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总分”不正确,应是“总分总”,第1段提出问题,第2-4段分析问题,第5段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现实可行性,是前文从不同层面进行阐述分析之后的解决问题的归纳性结论,属于总结。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C论证方法归纳错误。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也将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推论武断。据材料第二段可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的超越,并不是取代,而且“种族中心主义”是否消失跟很多因素有关,因此“将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还不具备必然性,不能形成已然判断。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塞罕坝的月光 何申
塞北天高,秋阳明艳,田野里的庄稼散发出成熟的味道。那是 1994 年中秋节,我带着几名记者从承德市匆匆奔向塞罕坝机械林场。
车子向前行驶着,忽然就有白沙打在挡风玻璃上,哗哗作响,看看又不像沙子,从吉普车窗外伸手抓一把,“沙粒”小米般硬硬的,但很快就觉出湿润——不是沙,是雪!
谁能想到,塞罕坝农历八月就下雪了!看来,“胡天八月即飞雪”,用在这里也完全合适。坝上的天气变化快。将近傍晚,虽然雪粒仍留脚下不肯化去,如同为大地铺了一张白宣,但苍穹却早已深静高远,风息星现,只是那星星并不繁耀,好似知道今夜天上的主角,是那一轮圆月。
吃过晚饭,记者小张说:社长,咱们与其在这冻着,不如去我舅舅家,他家肯定暖和。我惊讶:你舅舅在这里?
小张说:我舅舅从林大一毕业就到这里了。
我说:那敢情好,我也想看看他们是如何过中秋节的。
家属区并不大,小张也是很久没来,在几户院外转了又转,终于走进一家,可还是差了,他舅舅家在隔壁。
屋里果然暖和。三间,中间一间屋有大灶,灶膛暗红,热气从锅盖缝隙飘出。一张圆桌上,摆着三份碗筷,当中有个盘子,扣着大碗,那是怕菜凉了。西屋里跑出来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先是好奇地打量我们,然后欢喜地叫小张哥,问啥时来的,等等。
小张舅妈身高马大,东北口音。她快人快语,说,你们来得正好,今天是八月十五,他舅一会儿就从分场回来,你们一起喝顿酒。
我有些尴尬,但也不便走,于是坐在东屋聊起来。聊天中得知,小张舅妈是锦州人,毕业于东北林学院,和小张舅舅同年来到塞罕坝,俩人有三个孩子。老大两口子也在林场工作,二儿子念书后留在省会石家庄了。老闺女就是西屋的女孩,今年初三,想着高中去承德市里念,就怕考不上。至于这家的男主人,小张的舅舅,眼下是一个分场的场长,平时不回来,说好了今天回家一起过八月十五,可到这会儿也不见人影。


展开余下试题不知不觉,月光已从窗户透进来,其间小张舅妈添了两次火,却依然不见小张舅舅回来。后来有人在院外喊:来电话了,分场今晚防火情况紧,不回来了,别傻老婆等汉子了。小张舅妈说,得了,又空欢喜一场,咱们一块吃吧。
那哪成,于是我们告辞。小张舅妈看留不住我们,忽然悄悄拉了我一下,说:有件事想麻烦您,不知行不?
我说:您说。
她说:我老闺女念高中,您给帮帮忙……
我没法拒绝:到时候,尽力、尽力吧……
她说:别尽力,一定帮,一定帮!
出来,走在坚硬的泥土路上,十五的圆月已高悬在深黛色的夜空中,给塞罕坝的大地抹上一层厚厚的金辉。
小张和他的表妹从后面撵上来,手里拎着怀里抱着不少串成一串的干蘑。我说,你们这是干什么。小张说,是我舅妈送给你们的,没准备,现摘下来。我说,不能收。小张表妹把干蘑硬塞给我,说,这是我暑假里采的,一定收。说罢转身跑进月光中。
我不由地生出点异样感觉,坝上人太直了,也不怕强人所难。忽然间,我意识到这里有一个问题,问小张:你表妹今年初三,最小也十五岁,生她的时候已经开始计划生育,况且你舅妈那时年龄也不小了。
小张四下瞅瞅说:也不瞒你们,我这表妹不是我舅妈亲生的,她的父母原都是这场里的,出车祸没了。是我舅妈把她带大的,并发誓要把她培养成大学生。
我惊讶,一股惭愧之情从头顶一直渗到脚底。继而是一种敬佩,博大辽阔的塞罕坝,养育了多么宽广的胸怀。这无边无际的林海,既是对上天的告白,又是对人间的表述。
我在塞罕坝的月光下行走,脚下是中秋节粒粒白雪。
那一夜,我无眠。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用诗句“胡天八月即飞雪”写塞罕坝的天气,表达了作者的讶异之情,也让读者可以由此想见塞罕坝人工作和生活的不易。
B. 本文叙事简洁,叙述常暗含情感,比如写院外喊话,既交代了小张舅舅不回家过节的事由,也暗含对塞罕坝人粗犷朴实的欣赏。
C. 无边无际的林海是“对上天的告白”“对人间的表述”,作者这样说既是对林场垦荒造林成就的赞誉,也表达了人定胜天的自信。
D. 本文记述塞罕坝一个普通职工家庭的中秋节生活,真实地展现他们的生活场景和状况,并没有刻意表现他们的辛劳和贡献。
5. 作者对小张舅妈的印象经历哪些变化?本文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6. 本文标题“塞罕坝的月光”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4. C 5. 第一问:①刚见面时,觉得小张舅妈爽朗热情;②告别时,觉得小张舅妈强人所难,有私心;③知道小张表妹的身世后,觉得小张舅妈胸怀宽广,可敬可佩。
第二问:①多侧面描绘小张舅妈,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②扬抑相间,使行文有波澜,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6. ①特指塞罕坝机械林场中秋节的月光,寄托了作者对塞罕坝人的美好祝愿。
②象征塞罕坝人人性的光辉,饱含作者对胸怀宽广、无私奉献的塞罕坝人的礼赞。
③是心灵的净化剂,作者为塞罕坝人的胸怀和精神所感动,心灵得到了洗礼。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C项考核文章的内容,B项考核文章的风格,D项考核情感,其中C项,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思想主题的分析鉴赏。“对上天的告白”“对人间的表述”出 现在文章倒数第3段,在此之前所写到的内容是“我”获悉小张表妺的身世,在此之后所写到的内容是“我”走在月光下,当夜无眠。联系前后文,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林海”应当带有象征意义,指小张舅妈及塞罕坝人,因此“对上天的告白”“对人间的表 述”应指对他们的胸怀和无私的讴歌。选项说“对上天的告白”表达“人定胜天的自信” 属于断章取义,过度解读文本。
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作品文学形象和体裁特征、表现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印象”指接触过的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就本文而言,指的是小张舅妈在 “我”头脑中留下的形象特征。文章最后五段写到“我”的感受——“我不由地生出点异 样感觉”和“我惊讶,一股惭愧之情从头顶一直渗到脚底。继而是一种敬佩”,这些感受 都是由小张舅妈的某些行为和事迹而引发,可见“我”对小张舅妈的“印象”已经历了一 次变化,再结合前文描写小张舅妈的内容,可以推知,“我”对小张舅妈的“印象”共有 两次变化。回答本题时,要注意从“我”的感受角度概括人物形象特征,体现前后“印象”的差异性。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文章中的“月光”,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景物,更是一种象征,承载着作者对塞罕坝 人的评价和情感。 首先,“塞罕坝的月光”在文中特指塞罕坝林场中秋节的月光,联系文中写到的分场 职工不能回家过节的内容,可以推知“月光”中蕴含的,应有作者对于不能回家过节的林 场职工的祝福。 其次,文中关于“月光”的描写,往往与塞罕坝人的生活场景相关,有烘托人物、暗 示情感的作用,可见“塞罕坝的月光”还应有其更深层的象征意义。结合文章重点叙写的 小张舅妈一家的生活,可以推知,“塞罕坝的月光”还应代表着塞罕坝人的生活态度、为 人胸怀、精神品质等,其背后隐含的是作者对塞罕坝人的赞美。 第三,“月光”在文章结尾出现时,是与作者的感悟关联在一起的,可见“塞罕坝的 月光”还应有寄寓作者情感的功能,结合文中“惊讶”“惭愧”“无眠”等词语,可以推 知,“月光”作为“圣洁”的代名词,还应指作者经历了误会,收获了感动之后,心灵得 到净化、胸怀更加坦荡的新境界。
点睛: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注意考核标题的作用,分析文章的标题一般先答出含义,然后从文章的和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中,字通老,邵武人。幼受书,一再辄成诵。初以族祖荫补官。绍兴五年廷试,言孝弟动上心,擢进士第二人,授保宁军节度推官。中在王府时,龙大渊已亲幸,中未尝与之狎,见则揖而退,后他教授多蒙其力,中独不徙官。迁司封员外郎兼国子司业。芝草生武成庙,官吏请以闻,中不答,官吏阴画图以献。宰相谓祭酒周绾与中曰:“治世之瑞,抑而不奏,何耶?”绾未对,中曰:“治世何用此为?”绾退,谓人曰:“黄司业之言精切简当,惜不为谏官。”
中使金回,言其治汴宫必徙居,宜早为计,上矍然。宰相顾谓中曰沈介归乃不闻此何耶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中犹备边为言,又不听,递请补外,上不许,曰:“黄中恬退有守。”金使贺天申节,遽以钦宗讣闻,朝论俟使去发丧。中驰白宰相:“此国家大事,臣子至痛,一有失礼,谓天下后世何!”竟得如礼。中自使还,每进见辄言边事,又独陈御备方略,高宗称善。不数月,金主亮已拥众渡淮。敌既临江,朝臣争遣家逃匿,中独晏然。比敌退,众惭服。乾道改元,中年适七十,即告老。居六年,上御讲筵,顾侍臣曰:“黄中老儒,今居何许?年几许?筋力或未衰耶?”召引对内殿,问劳甚渥。


展开余下试题除龙图阁学士,致仕。凡邑里后生上谒,必训以孝弟忠信。朱熹裁书以见,有曰:“今日之来,将再拜堂下,惟公坐而受之,俾进于门弟子之列,则某之志也。”其为人敬慕如此。其后,上手书遣使访朝政阙失。中疲以手草遗表,深以人主之职不可假之左右为戒。淳熙七年八月庚寅卒,年八十有五。
(选自《宋史•黄中传》,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宰相顾/谓中曰沈介归/乃不闻此/何耶/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
B. 宰相顾谓中曰/沈介归/乃不闻此/何耶/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
C. 宰相顾谓中曰/沈介归乃不/闻此/何耶/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
D. 宰相顾/谓中曰/沈介归乃不/闻此何耶/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谏官,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B. 改元,古代新君即位后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也有一君在位而多次改用年号,亦称“改元”。
C. 告老,文中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其他缘故而辞职的一种借口。
D. 庚寅,干支之一。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中不攀附、迎合权贵。黄中面对龙大渊不卑不亢,而没有得到龙大渊的照顾;宰相因武成庙的事质问黄中和周绾,黄中予以反驳。
B. 黄中受到赏识,获得优待。他在考试中提到孝悌而打动了皇帝的心而被提拔;他七十多岁还被皇帝记在心上,皇帝给他丰厚赏赐。
C. 黄中富有远见,关注边防。他出使金国,觉察到金国人的意图,报告皇帝,后来证明他的预见是对的;回来后,每次觐见都会提到边防的事。
D. 黄中受人尊敬,心系国家。他退休后,朱熹写信给他,谦恭地表达要做他的弟子;他上书皇帝,指出朝政的过失,生病后还亲自写遗表。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使金回,言其治汴宫必徙居,宜早为计,上矍然。
(2)金使贺天申节,遽以钦宗讣闻,朝论俟使去发丧。
【答案】7. B 8. D 9. D
10. (1)黄中出使金国回来,说金国人修治汴宫必定要迁居,应当早做打算,皇上大吃一惊。
(2)金国使臣来贺天申节,突然把钦宗去世的消息告诉大家,朝廷讨论等金国使臣离开后办丧事。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沈介归乃不闻此”的意思是:沈介回朝,竟然没听见这话。句中“沈介”作主语,“归”作谓语,“乃”的意思是“竟然”,作状语,一般在句首,故应在“归”和“乃”之间停顿,排除C项、D项。“已除介吏部侍郎”的意思是:然后授任沈介为吏部侍郎。句中的“已”作连词,然后。“除”作谓语,授予官职。“吏部侍郎”作宾语。句意完整,语法合理,故应在“已”是前面停顿,排除A项。据此推断B项正确。原文标点:宰相顾谓中曰:“沈介归,乃不闻此,何耶?”居数日,中白宰相,请以妄言待罪。已除介吏部侍郎,徙中以补其处。文言断句后,语意要符合文意。疏通语意:宰相回头对黄中说:“沈介回朝,竟然没听见这话,为什么?”过了几天,黄中告诉宰相,请求因随意说话等待处分。然后授任沈介为吏部侍郎,调黄中补充沈介的位置。
8.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D项,错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应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9.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他上书皇帝,指出朝政的过失”错,应是皇上写信派遣使臣向他咨询朝廷的缺点。
10. 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治”:“修治”;“徙”:“迁徙”;“矍然”:“惊惧的样子”。第二句关键点:“遽”:“突然”;“以”:“把”;“闻”:“使……知道”“俟”:“等到”;“发丧”:“办理丧事”;。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黄中,字通老,邵武人。幼年读书,一遍两遍就能背诵。起初因族祖恩荫得官。绍兴五年廷试,讲孝悌之道感动了皇帝,提升为进士第二,授任保宁军节度推官。黄中在王府的时候,龙大渊已得皇帝宠幸,黄中不曾和他亲近,见面就作揖而退,以后其他教授大多得到龙大渊的帮忙,只有黄中不曾升官。升为司封员外郎兼国子司业。芝草生在武成庙中,官吏请求上奏让皇帝知道,黄中不答应,官吏私下画图进献。宰相对祭酒周绾和黄中说:“太平盛世的吉兆,压下而不上奏,为什么?”周绾没回答,黄中说:“太平盛世要这个有什么用?”周绾退下来,对别人说:“黄司业的话精当切实简短扼要,可惜不是谏官。”
黄中出使金国回来,说金国人修治汴宫必定要迁居,应当早做打算,皇上大吃一惊。宰相回头对黄中说:“沈介回朝,竟然没听见这话,为什么?”过了几天,黄中告诉宰相,请求因随意说话等待处分。然后授任沈介为吏部侍郎,调黄中补充沈介的位置。黄中还进言戒备边防,又不被采纳,于是请求调到地方任职。皇上不答应,说:“黄中淡泊谦让有操守。”金国使臣来贺天申节,突然把钦宗去世的消息告诉大家,朝廷讨论等金国使臣离开后办丧事。黄中骑马赶去报告宰相,说:“这是国家大事,臣子极为哀痛,一旦有所失礼,对天下后世的人怎么交代!”最终得以按照礼节办理。黄中自从出使回朝,每逢拜见皇帝都进言边防大事,又特别陈述守卫防备的方法策略,高宗称好。不过几个月,金朝完颜亮已经聚兵渡过淮河。敌人已经到了长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福建省莆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