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020 2018-07-30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0]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张家界市2018年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卷(A)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流寓--民歌
李雄飞
文字出现之时,远古民歌早就在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流传至今的上古民歌及四方之音,是先民持续流寓的结果。各地人类最初发出的声音清浊粗细有别,各地民歌的差异从产生的时候就开始存在了。
古代民众的大规模流寓往往是非持续性地骤然流动开来,其原因有天灾或部族迁徙等,但战争等人祸尤巨。不同时代、地域、民族之不同阶层、身份、职业、性别、年龄的不同人群以不同方式经历不同路途、遭际、命运之流寓,由此而引起的自然、社会与人文氛围之变化,使得流寓者创作出风格、种类、形态、旨趣迥然有异的民歌。他们以民歌完成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诉求,在现实世界与艺术氛围里寻找心理平衡。
一些民间歌手随编随唱,形成个人演唱风格,使得许多民歌相互影响,也由之诞生了许多经典民歌及民歌类别。社会流寓改变着民歌土壤,造就了一部分民间的歌者与歌曲。但战乱频仍使得许多地方人死歌绝,成了民歌空白带或隔离带。民歌对于社会流寓的记录与反映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有被动与主动、外出与家居、群体与个人等。民歌具有动态性与传播性。古人将民歌谓之为“风”就道出了民歌的流动性,民歌总是以鲜活的面貌存在,歌唱的过程就是传承过程与传播过程。
一般情况下,百姓在一定地域内相互流动,自然形成品种与文本大同小异的民歌文化区。陆地、大河等隔不断歌来歌往,出现了毗邻民歌文化区,区域之间形成大致相似的民歌文化带,直至遇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区域而渐趋中断。民众短距离流动一般在同一文化带,他们把当地民歌带出去,把外地民歌带进来。起初,两地民歌的传播交流也许并不理想;可旷日持久,相邻或间隔的民歌文化区的多种民歌长期融汇,往往重构而成一种新民歌。而民众长途流寓,一般会在不同民歌文化带里进行。流寓的间断性与复杂性使得一种民歌从此地传到彼地,沿途形成许多民歌文化过渡区。
可惜,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中国古代民歌只有少数来自劳苦大众,十有八九依靠优伶继承与发展下来,为了谋生,优伶一般从乡村流寓到城镇。他们对传统民歌予以加工、改编与再创造,然后在茶馆等场所表演,由此变成了俗曲。少数民歌从乡移于邑,经才人文士之手,同样成了俗曲。古代文人怀才不遇者众多,纵然为官,官场生态又会使多数文人遇黜遭贬,于是,此类文人们便纵情山水,退留市井,耽溺诗酒,流连歌伎。歌伎的俗曲被流寓的文人记载下来并竭力效仿,其仿作便也被当成了民歌。历代学人不辨真伪,以讹传讹,俗曲就成民歌了。
(选自2017年11月20日《光明日报))
【注】流寓:流落他乡居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民歌比文字的历史要长得多,但也因为文字的出现才使得各地的民歌产生了差异。
B. 流寓民歌创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风格,流寓者以民歌完成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诉求。
浏览完整试题
C.民众短距离流动在同一文化带,长途流寓则在不同的文化带,前者民歌交流并不理想。
D.现在能够见到的中国古代民歌都是依靠优伶才继承和发展下来,他们对民歌进行加工、改编与再创造,使之变成了俗曲。
2.下列对原文结构与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先指出了流传至今的上古民歌及四方之音的来历是由于先民持续流寓,然后指出了各地民歌的差异一直存在。
B.文章第二段先分析古代民众大规模流寓的原因,接着分析了不同的流寓导致了流寓民歌的迥然有异,最后点出歌者的诉求。
C.文中用古人把民歌叫作“风”的事实说明了民歌歌唱的过程是传承与传播的过程,论证了民歌具有动态性与传播性的特点。
D.古代歌伎的俗曲被流寓文人记载并竭力效仿,其仿作便被当成了民歌,文章以此来证明历代学人不辨真伪、以讹传讹的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民众大规模流寓往往是非持续性地骤然流动开来,主要是因为战争等人祸。
B.民众的流寓会引起自然、社会与人文氛围的变化,对于民歌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益处。
C.民歌从此地传到彼地,沿途形成民歌文化过渡区,这与流寓的间断性与复杂性有关。
D.一些文人如果没有怀才不遇或遇黜遭贬,就不可能纵情山水,逗留市井,流连歌伎。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卜白
袁良才
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的,只有《申报》。《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文豪。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穿洋装,讲洋话,吃洋餐,洋洋洒洒,倜傥风流。
凡事都有例外。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
他是《申报》的资深编辑,却土得掉渣瘦高个儿,白净无须,常年着一袭青布长衫,足登黑色方口布鞋,架着一副圆形近视眼镜,讲一口江南土语。
在报社,他是专司画版、校对的,有时副刊缺边少角的,主笔大人就会笑眯眯地说一声,卜先生,您给补一点白吧。卜白二话不说,展纸挥毫,须臾立就:或杂谈,或轶闻,或小幽默,或诗画配,政治、经济、文化、地理,无所不包, 虽短小得可怜,却鞭辟入里,妙趣横生,据说不少读者就是冲着卜白的补白文章,才订、买《申报》的。
卜白不抽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他嗜茶。西湖龙井、碧螺春,他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来饮。
据说卜白是陈寅恪的高足,国学功底不可作等闲观,咋甘做画版、校对、补白的微贱活儿?没人去问,卜白也似乎全不在意,甚至还有些乐此不疲。依其姓名谐音,人送雅号“补白大王”。他听了,微微一笑 ,不置可否。
一天,主笔大人悲天悯人地对卜白说,卜先生,您也该给自己的人生补补白啦。卜白会意,三十好几的人,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事业未就,何以家为?主笔不由分说,扯着卜白的青布长衫到了夫人安排的见面地点。
卜白见到那位年轻貌美却神情忧伤的女士,得知她男人是谢晋元的部下,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了,撇下孤儿寡母甚是凄凉,卜白竟爽快地应承了这桩婚事,主笔夫妇大感意外,又惊又喜。
那女士道,卜先生,您是童男子,可我已是残花败柳,让您受委屈了。卜白既浪漫又憨直的话让女士为之涕泪交流:我虽一介书生,亦当为抗战效绵薄之力。让我为你这个抗日英烈之家补白吧!再说,你的娘家福建安溪有好茶“铁观音”呢!
卜白没啥业余爱好,除了饮茶,就是隔三岔五看看京戏,尤其迷梅兰芳的戏,一来二去,他结识了梅兰芳,成为票友。
一次,梅兰芳在天蟾舞台演《贵妃醉酒》,观者如堵,一票难求。卜白却接到了梅兰芳专门差人送来的戏票。急急地赶到剧场,戏正待开演,梅兰芳的嗓子突然发不出声音了,在后台急得团团转!火烧屁股似的!卜白闻听,急急如风地挤进后台,对梅兰芳说,救场如救火!你在台前演,我在台边唱,合作一曲双簧。 梅兰芳将信将疑,台下的观众已作哄叫闹将起来,梅兰芳只得上台去,“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早东升……”剧场顿时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整场戏下来,梅兰芳的表演与卜白的唱腔念白浑然一体,俱臻妙境,竟无一名观众识破此中玄机。事后,梅兰芳特意在华懋饭店摆盛宴答谢,卜白又是一句,急人所难,君子不可不为,补白亦大快事也!
说话间,到了民国三十八年初夏,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响彻大上海城郊、吴淞口外。
汤恩伯重兵扼守上海。《申报》选派战地记者,“大笔杆子”们虽西装革履,却顿失绅士风度,不是低头狠劲抽烟,就是把咖啡喝得嘴里一半、地上一半。卜白饮了一口铁观 音,一抹嘴,石破天惊地说,我去!
为使上海城市免遭破坏,解放军方面禁止使用重型武器,攻城一度受阻于苏州河畔,伤亡甚重。上海市民突然从《申报》上看到一则快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刘昌义中将率部投诚,为解放军打开进入上海中心城区的大门。
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卜白平生最“得意之作”。多年后,卜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策反敌人弃暗投明,算是我对军事斗争的一种补白!
解放后,卜白担任宣传文化部门的高级领导,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卜白留下遗嘱:丧事从简,请把我安葬在普通老百姓的墓地之侧,为逝者卜白。
他还对悲悲切切的夫人说,记住!再找个好男人,补我的白。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编辑、记者的“神气话现,洋气十足”,与卜白的衣着爱好形成对比,反衬卜白是报社的一个“另类”。
B.卜白在报社的工作显然卑微,却肩负着党的重要使命。他用自己的方式,为我军打开了解放上海中心城区的大门。
C.作者写卜白嗜茶,他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好茶来饮,只是为了突出他闲雅的生活情趣。
D.小说在剪裁上详略有致。详写卜白解放前的故事,而对其解放后的事迹一笔带过。
5.小说对卜白痴迷京剧并为梅兰芳“补白”有哪些作用?请简要说明。(5分)
6.小说围绕“补白”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五年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从不足1万公里,延长到2.2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60%以上,“四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成为了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五年间,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印尼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莫斯科至喀山高铁等多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展开余下试题
纵观国内,依靠高速铁路的助力,压缩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区域间的沟通交流,让老百姓感受到了高科技为铁路带 来的巨大成果,体验到了新时代经济动脉所焕发出的无限活力。诸如,宝兰高铁的开通运行,穿越陕西关中、甘肃天水、定西等贫困地区,结束了陇中和陇东南地区不通火车的历史,为沿线天水地区的苹果种植户带来了新的机遇。放眼世界,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深入推进,中国高铁的版图已经扩展到了亚、欧、非、美等五大洲数十个国家。为世界各国踏上相互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和平发展之路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蒙内铁路(蒙巴萨港-内罗毕)的通车运行,圆了肯尼亚的百年梦,更为铺起东非“铁路大动脉”构建了开端工程。
(《中国高铁:破茧成蝶撩起惊世之舞》2017年6月8日东北新闻网)
材料二:
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目前,中国高速列车保有量1300多列,世界最多。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施工成本和效率方面,中国企业更具优势。据测算,国外企业修建高铁平均成本为每公里0.5亿美元以上,中国只需约一半,且中国企业的工期短,施工效率又是外国企业的一倍以上。成本低,标准却更高安全性能上,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基本一致,施工标准远高于欧标。中国企业施工中用到的钢筋、水泥等材料等级和用量都偏高。中国铁路装备最大的优势,一是性价比高,二是交货能力强。性价比高,并不是“故意低价换市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 力在于对成本的控制力。中国铁路的配套产业完整,包括上下游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发 达,这是一般国外厂商无法做到的。中国产品交货及时,工人劳动效率高。同样一列车,国外制造要18-22个月,我们最多12个月。
(摘编自《2016-2021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材料三:
台媒称,中国高铁的名号已在世界打响,就连美国加州州长也二度赴华取经;2017年6月5日,美国加州州长布朗继2013年后,第二次搭乘中国高铁。布朗对中国高铁赞誉有加,“我是高铁的忠实爱好者,也是高铁在美国坚定的提倡者,很愿意看到加州参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将尽一切力量促其实现。”“我很喜欢坐火车,除了可以阅读、与人交谈,更可起身走动,而且火车速度很快,非常方便。”布朗更开玩笑表示,希望能从加州搭乘高铁到中国。
早在2010年,当时的加州州长阿诺就曾造访杭州,期望了解高铁的服务、融资状况,以促进加州人文、产品交流以及地区发展。
虽然美国有高速列车“阿西乐特快”,但其最高时速仅240公里,平均时速110公里,远低于中国高铁300公里以上的时速。此外,美国铁路的准点率最高仅到75%,和中国高铁“零误差”的佳绩相比逊色许多;落后的设施、乌龟般的速度,导致多数美国人不考虑当地火车。
(摘编自《参考消息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重在说明,2012年来,中国高铁在国内国际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丰硕成果。
B.材料二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各种优势,说明了中国高铁具有行业市场前瞻性与较好的投资战略规划。
C.材料三充分说明了中国高铁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影响力和诱惑力。
D.上述三则材料,虽然切入角度不同,表述重点有异,但都传达出中国高铁良性发展的信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国高铁的发展,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条腿已经在国内迈开,另一条腿则正迈向国际,后者目前成绩更突出,前景也更好。
B.蒙内铁路的通车运行,使得肯尼亚人对道路的期盼得以梦想成真,同时,它对铺起东非“铁路大动脉”有重要作用。
C.中国高铁配套产业完整,对成本的控制力强,形成了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中国高铁性价比高于国外企业。
D.布朗认为乘坐高铁能阅读、交谈、起身走动,与汽车飞机相比高铁有其自身的优势,并提出了从加州建高铁到中国的构想。
E.因能力所限,现阶段中国高铁在海外的发展,只能服务于“一带一路”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 选择部分国家建设。
9.从材料看,为什么美国加州州长会在2017年再度赴华向中国高铁取经?(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畴字景彝,以父荫补将作监①主簿。中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宋祁提举②诸司库务,荐畴勾当公事。时有宦官同提举者,畴辞于中书曰:“翰林先进,畴恐不得事也。然以朝士大夫而为阉人指使,则畴实耻之。”用贾昌朝荐,改编修《唐书》。仁宗猎近郊,畴引十事以谏。
宦者李允良诉其叔父死,疑为仇家所毒,请发棺验视。众欲许之畴独不可曰苟无实是无故而暴尸且安知非允良有奸究治果与其叔父家有怨。时陈升之拜枢密副使,谏官唐介奏弹升之不当大用,朝廷持不行,介争数月不已,乃两罢之。而论者谓介为众人游谈所误。畴疏言:“浮华险薄之徒,往来谏官、御史家,持摭人罪,浸以成俗,请出诏戒励。”从之。
英宗既即位,感疾,皇太后垂帘听政。其后帝疾平,犹未御正殿,畴上疏请御朝听政。及永昭陵复土③,祭仁宗虞主于集英殿,以宗正卿摄事。畴奏曰:“人子之葬其亲,送形而往,迎神而返,故虞祭所以安神也。位尊者礼重,礼重者祭多,故天子之虞数至于九。今山陵,嗣君不得亲往,则道路五虞,理可命宗正摄事。若神主既至,则四虞之祭,虽或圣躬未宁,亦宜勉强。况陛下在藩邸,以好古知礼、仁孝聪明闻于中外,此先帝所以托天下也。臣愿始终令德,以全美名”。
迁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同提举诸司库务。数月,拜枢密副使。于是公辅言畴望轻资浅,在台素餐,不可大用,又颇荐引近臣可为辅弼者。公辅坐贬。畴在位五十五日,卒帝甚悼惜之,临哭,赐白金三千两,赠兵部尚书,谥忠简。
(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一列传第五十,有删减)
【注】①将作监:古代官署名,掌管宫室建筑。② 原意为“管理”,又指宋朝以后设置的主管专门事务的职官。③复土:掘穴建陵墓。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众欲许之/畴独不可/曰/苟无实是/无故而暴尸/且安知非允良/有奸究治/果与其叔父家有怨
B.众欲许之畴/独不可/曰/苟无实/是无故而暴尸/ 且安知非允良/有奸究治/果与其叔父家有怨
C.众欲许之/畴独不可/曰/苟无实/是无故而暴尸/且安知非允良有奸/究治/果与其叔父家有怨
D.众欲许之畴/独不可/曰/苟无实是/无故而暴尸/且安 知非允良有奸/究治/果与其叔父家有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父荫,是指在古代官场中,子辈可以凭借父辈的功德或恩荫而任官的一种做法。
B.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应试者参加会试考中后,被称为进士。
展开余下试题
C.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左传・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中“公即位” 的“即位”与此意相同。
D.虞祭,古祭名,指安葬之后的祭祀,它是我国古代众多的丧葬礼仪中的一种。文中的“虞主”就是指虞祭时所立的神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畴凭父入职,起初品行不端。他凭借父亲补任了将作监主簿,但在宋祁举荐他之后,他在处理公事时却做出了为人不齿的勾当。
B.王畴直言敢谏,言行不惧权贵。皇帝近郊打猎,他引用十件事情加以劝谏;在宦官李允良一事上,他挺身而出,毫无畏惧之情。
C.王畴力戒浮华,上疏请求警告险薄之徒。唐介认为陈升之不堪重用,屡谏未果,双双被罢免,面对浮言舆论,王畴上疏表明主张。
D.王畴心怀国家,以国事为重。英宗病好后仍不主朝政,大权依然把持在太后手中,王畴极力加以劝谏,希望英宗能够主持朝政。
13.把文中画 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以朝士大夫而为阉人指使,则畴实耻之。
(2)以好古知礼、仁孝 聪明闻于中外,此先帝所以托天下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岁暮归南山①
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写这首诗时,诗人正是四十岁,长安科考落第。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天。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是中国古代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而得名,要求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B.诗人说自己“不才” 既是谦辞,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
C.“多病故人疏”写得委婉深远;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被故人疏远了。
D.白发、青阳,本是无情物,诗人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了诗人看破红尘以后愿意以白衣终老此生的坦然心境。
E.这首诗语言显豁明了,诗人对自己进行一连串的自责自怪,把自己说得一无可取,说明这次应试失利后他能严格剖析自己。
15.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一句的妙处。(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首先想到了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不禁咏叹道:“ , ”。
(2)李白在《蜀道难》中借黄鹤猿猴难以度过蜀道,从侧面烘托蜀道的雄奇险峻的诗句是:“ , ”。
(3)《劝学》中,作者认为君子的天赋禀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却能够顺利实现自 己的目标,弥补自身的不足,是因为“ ”。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自古以来,有志之士即使是在求田问舍的隐居生活中,也会心系国家,以天下为己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过去再成功的实践经验都可能成为明日黄花,再厚实的知识老本都会很快坐吃山空。
③这个小山村经过精准扶贫以后,一间间东倒西歪的危房消失了,一处处刺目熏鼻的垃圾堆不见了,整个村庄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④自从都市职场剧《欢乐颂》播出以来,观众们评价很高,叫好声一片,它成了目前炙手可热的电视剧目之一。
⑤方言的日渐式微,不仅牵动着我们的乡愁,更折射着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令人扼腕叹息。
⑥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匠心独运的书画雕塑、泽被中外的四大发明等,无一不让世界为之惊叹。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们阅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去观察“高远境界”、“大气格局”的内涵,使自己逐步登上智慧的殿堂。
B.2017年“双十一”,天猫24小时便创造出1682亿的成交额。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11.11”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狂欢购物。
C.自“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十年以来,灾区人民创造了一个个抗震救灾史上的奇迹,奏响了一曲曲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
D.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防止涉罪未成年人在犯罪的道路上走不远,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等犯罪问题。
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小郑,你英语水平高,口语也过硬,这次公司和外资企业的融资谈判,还要多多借重你啊!
B.家慈在书画上颇有研究,除了平时爱阅读相关书籍,她还经常去市场淘换书画宝贝,颐养性情。
C.于教授是唐诗研究专家,刚才他关于李白诗歌风格的论述可谓高屋建瓴,让我们受益匪浅。
D.唐校长给扶贫对象李大爷送去了过年的礼物,李大爷连连道谢说:“总让你破费,我就笑纳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言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二维码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很常见,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① 。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你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比如把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另一个更大的风险则是,如果该二维码本身就是一个木马病毒,只要扫了它,② ,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你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③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家庭出身,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富裕家庭物质生活优裕,会导致精神生活远远滞后。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缺乏与人和谐共处的襟怀。一旦走向社会,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的社会是可悲的。
①物质生活优裕不一定就导致精神生活滞后。
②
③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近日,新密市一学生骑电动车不慎撞上停在路边的宝 马车,导致宝马车倒车镜损坏,车身多处划伤。肇事后,该学生留下一封道歉信,然后用道歉信包着身上全部的311元现金,粘在宝马车左前门的把手内侧。第二天,车主薛战民发现了道歉信和钱,深受感动。他报了警,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这位名叫陈奕帆的学生,将钱还给对方并决定资助其读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42.49.18.228)
上一篇:
湖南省张家界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B卷
下一篇: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湖南省张家”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