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把这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了。 B. 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 C. 今天星期天,妈妈难得抽出空带我去模型展览馆,令我喜出望外。 D. 听到这个消息,他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B.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C. 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D.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3. 下列句子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 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年少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冬天里, ;夏天里, ;秋天里, ;春天里, 。 ①母亲便是月亮,映着我们床前的明月光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 ②①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借一个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B. 《秋天的怀念》写作者在母亲去世后,不忘母亲的交代去北海看菊花。菊花是秋天盛开的,所以以“秋天的怀念”为题。 C. 《咏雪》勾画了一幅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 D. 《散步》于细微中见真情,浓浓亲情在一家人走向春的原野中无限延伸。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熬)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挺/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随便)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新绿(lù) B.铺着(pǔ) C.嫩芽(nùn) D.咕咕(gū)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挺 挺 随便 B.熬 熬 随意 C.挺 熬 随意 D.熬 挺 随便 (3)文中最后一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 A.表解释说明 B.表转折关系 C.表递进关系 D.表因果关系。 三、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A.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B.小松树!/容我伴你去/山上的白云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