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325  2018-10-14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5]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9课《说木叶》测试
《说木叶》测试
(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24分)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褒奖(bāo)漂泊(pō)袅袅(niǎo)不落言筌(quán)
B.亭皋(ɡāo)招徕(lài)橘颂(jú)心有余悸(jì)
C.窸窣(sū)迢远(tiáo)征戍(shù)蛊惑人心(ɡǔ)
D.寒砧(zhēn)桅杆(wěi)疏朗(shū)灼灼其华(zhuó)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绵密 灼热 歧路 箫瑟
B.聒噪纱锭漂零沼泽
C.传诵涔涔饱满关键
D.钟爱潜藏捣衣干躁
3.下列句子中,选出语言最得体的一项(  )(3分)
A.医生刘某回复病人,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B.在向导师提出自己的意见时,小康说:“望您对我的意见有所损益。”
C.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搞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D.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4.下列横线上所填的一组关联词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木”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A.不但而且至于而且
B.如果就关于或者
C.不但而且那么或者
D.如果那么至于甚至
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时常说到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是我们的百姓对生养自己的故土故乡刻骨铭心的情感与爱恋,是家园真正的精神价值。
B.企业的发展需要通才,所谓通才不是指万金油或叫作万应锭式的人,而是指能在技术研发、成本核算、外交沟通等方面都能挑大梁的人才。
C.无数案例告诉我们,防止电话诈骗,最有效的方法是对陌生电话的求救、告急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就可避免落于言筌。
D.说“木叶”不说“树叶”,决非古人标新立异,“木叶”作为意象而言,蕴含着更多的意味,包含着更多的情感,更能体现其艺术特征。
6.捕捉文中信息,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木叶”这个独创性的词语,源出于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之所以成为历代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对象,是因为历代诗人们受到屈原诗的影响和启发。
B.“落木”这个独创性词语,源出于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杜甫创造出了千古流传的形象鲜明的诗句。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C.“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桑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诗中的“落叶”是碧绿柔软的,是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都有所不同。
D.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7.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阅读下面的例句,从备选例子或你的积累中选择两个量词妙用的例子加以揣摩赏析。(3分)


浏览完整试题钩:一“钩”月亮。静静的夜空,升起弯弯的月亮,如同银色的帐钩小巧轻灵,洁白如玉,使人生发出亲切而美好的联想和想象。
泓:一“泓”清泉。清澈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是那样的充盈而明亮。他不仅写出了泉水水量的丰沛,而且写出了泉水水质的明净。
备选例子:①一“挂”瀑布;②一“叶”扁舟;③一“缕”笛声;④一“轮”明月。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字)(3分)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二、阅读理解(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10分)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1.从结构上说,这段文字起到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木”会暗示着落叶的原因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木”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B.“木”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C.“木”与落叶有着必然的联系,想到它是正常的。
D.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
3.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替代“树叶”的原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B.用“树叶”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C.“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D.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题目。(14分)
漫步在诗的郊野
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的精练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要的一道“工序”(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上述情况在诗中通常被称为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下面是臧克家的《老马》诗中的句子: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里写的是老马,但欣赏时,可以放开来想象它的寓意——诗是鼓励这么做的——我们相信:诗人写出来的是不堪重负的老马,而诗人心中要说的是他对于生活在皮鞭和奴役之下的劳苦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他们的坚韧的毅力的赞美。
由于诗歌极精练,我们在欣赏时,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意,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这在中国旧诗词的欣赏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例如采菊东篱,心境悠然与南山相合,情寄东篱之外。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的繁富的色彩和音响,烘托着江天子夜的秋景。末尾一句,传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钟声,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有趣的是,这种由具体引发的情思,其具体性可以因欣赏者的不同际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例如那悠悠的钟声造成的余韵,大体上总与羁旅客子的愁思有关。至于它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思念,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可能因而感慨半生飘零,一事无成;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有人也许为友情的离弃而痛苦;也许为了贫病,也许为了惜逝……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一缕轻愁,则是相同的。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他们对这首词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怀往昔的范围之内,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国之君的愁,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怅惆、失落情怀的愁。
1.作者说:“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要的一道‘工序’。”用自己的话表述这一道“工序”的过程。(4分)
2.作者认为诗歌欣赏中“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试对“稳定性”和“随意性”作简明阐释。(4分)


展开余下试题3.第三段作者举李后主的词句,所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2分)
4.作者认为诗歌欣赏是读者的“重新创造”,纵观全文,概述这种“重新创造”的特点。
5.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关键在于读懂字句,理解诗句的含意。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既表现了“老马”坚韧的毅力,又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前一句实写,后一句虚写,所以作者说是“情寄东篱之外”。
D.《枫桥夜泊》以繁富的色彩和音响烘托出江天秋色,引人入胜,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E.古往今来,多少人吟诵“问君能有几多愁”,但“愁”的具体内涵却不尽相同。
参考答案:
一、1.C
解析:A项,“漂泊”中“泊”应读“bó”;B项,“招徕”中“徕”应读“lái”;D项,“桅杆”中“桅”应读“wéi”。
2.C 解析:A项,“箫”应为“萧”;B项,“漂”应为“飘”;D项,“躁”应为“燥”。
3.B 解析:A最后一句太生硬,太肯定,不当。C“垂询”不当。D“责成”不当。
4.A
解析: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从句意关系看,“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为递进关系,故排除B.D两项;“它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两句,从句意上判断,应为递进关系,而非选择关系,故排除C。
5.C
解析:A项,刻骨铭心: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B项,万应锭:万能药。C项,落于言筌: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不能理解为陷入语言圈套。D项,标新立异:提出新的见解,表示与众不同。
6.B解析:“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错,这是屈原《九歌》中的意境。
7.参考示例:①“挂”:一“挂”瀑布。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挂”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②“叶”:一“叶”扁舟。用“叶”字不仅写出了船的小而轻,而且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潇洒与悠闲。一只小船自由自在地漂荡在漫无边际的水面上,任意东西,多么惬意!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与概述的能力,要答出运用量词的妙处,语言要简洁,尽量采用描述性语言。
8.“木叶”自屈原的《九歌》中唱出而成为诗人们钟爱的形象。
解析:找出关键句,最后一句是总结语。
二、(一)1.这一段由“木叶”第一个艺术特征入手深入分析,引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2.C “必然的联系”不对。
3.B解析: 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二)1.提示:联系创作背景,放开想象,其中诗歌本身的内容和读者生活的积累两个基点是关键。
2.(1)同一诗句在不同欣赏者中引发的情思大致相同。(2)不同欣赏者对同一诗句引发的具体联想又不尽相同。
3.重新创造。
4.要借助想象,不同经历有不同的再创造,主观世界与诗的客观世界相融。
5.BE解析:A项,“关键”错;C项,“实”“虚”之说错;D项,“离愁别绪”的共鸣。 (122.240.211.65)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人教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