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89  2018-11-12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9]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永丰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抽测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抽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45分)
1、名句 默写。(10分)
(1)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
(4)岂不罹凝寒? 。(刘桢《赠从弟》)
(5)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7)鸢飞戾天者, ;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8) 故乡是诗人永远的依恋。崔颢在《黄鹤楼》中以“ ? 。”表达日暮怀归之情。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十一月的一天,我们目睹了一个极其美丽的日落。当我像平时一样漫步于一道 小溪发源处的草地之上,那高空(fēi) (1) 红的太阳,终于在一个(qī) (2) 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际骤 (3) 放澄明。这时但见远方天幕下的衰草残茎,山边的木叶橡丛,顿时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绮照之中,而我们自己的身影也长长伸向草地的东方,宛如是那缕斜晕 (4) 中仅有的点点微尘。(梭罗《瓦尔登湖》)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B.他的事迹在学校里早被传得家喻户晓了。
C.在他杂乱无章的房间里,我终于找到了那本册子。
D.她的衣着艳丽,十分惹人注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C.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江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A. ③①④② B. ②④③①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6、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7分)
(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
段经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B.《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
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C.《记承天寺夜游》是唐代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文章以“月光”为线索,
根据作者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
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D.《长征》是王树增所写的长篇纪实文学,以长征时间推进和地域转换为基本架构,
完整地展现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浏览完整试题(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题目①-④题。
选段一: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选段二:一九二〇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的指引。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 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选段三: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B,那个“鼎鼎大名的”红 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一边和B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①以上三个语段都选自 《红星照耀中国》,此书曾易名为 ,是 (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 作品。选段一中的A 是 (人名),选段三中的B是 (人名)。(5分)
②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选段二中提到的“三本书”是( )(2分)
A.《 共产党宣言 》 B.《 资本论 》 C.《 阶级斗争 》 D.《 社会主义史 》
③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④在作者眼中,B是“狂热分子 ”的原因是什么?(2分)


⑤阅读下面材料,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4分)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和著名作家根据他在陕北苏区的采访手记而写成的关于“红色中国”的新闻报道集。该书最早于1937年10月由英国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出版前,作者曾为这本书的命名而费神。他拟了诸如《在陕北的日子》、《红星在中国》等多个书名,并在聚餐时请他的朋友投票来确定书名。他的朋友一致选定了《 Red Star in China》 (《红星在中国》)。书名就这样定下来了。然而好事多磨,作者的出版经纪人海瑞塔赫茨在美国给作者的回信中叙述她如何欣赏这部书稿时,将书名误写成《 Red Star Over China》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是一个疏忽,一个失误,然而正是这个疏忽、失误激发了作者的灵感,经纪人的一个小疏忽反而 促成了一个闪光书名的诞生。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于是作者将错就错,把他的这本书正式定名为《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为自己的著作定名时,最后为何选择了《红星照耀中国》,而不是《在陕北的日子》或《红星在中国》?


7、综合性学习(8分)
(一)阅读下则新闻,完成(1)—(2)题。(5分)
[本报讯]今年3月,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登上了央视节目《朗读者》,他用并不流利的中文朗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痴迷汉字的他,二十多年来花费三十万美元的个人积蓄研究汉字,仅凭一己之力建立起了汉字字源网站,将汉字字形数据化,在中国,他被人们称作“汉字叔叔”。面对观众,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66岁一点儿也不老,我还想为汉字工作到80岁呢!”
学校准备邀请“汉字叔叔”作为嘉宾来参加“校园汉字听写大会”。
(1)校报打算刊登上面的新闻,请你拟一个标题。(2分)


(2)学校安排你采访“汉字叔叔”,请你设计三个问题。(3分)


(二)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关于诚信的比喻句。(3分)
诚信是什么?诚信好像那黑夜中的明灯,失去它你将寸步难行;诚信好像那航船上的罗盘,失去它你将迷失方向; , 。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5分)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8.诗中颔联借用“ ”与“ ”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2分)
9.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甲】 答谢中书书


展开余下试题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游白水书付过①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
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时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 晓雾将歇 ( ) (2)夕日欲颓 ( )
(3) 食余甘煮菜 ( ) (4)顾影颓然( )
11、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2分)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分)

(3)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2分)

12、请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标二处)(2分)
循 山 而 东 少 北 有 悬 水 百 仞。
13、这两则短文都寄寓了作者 的感情。(2分)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捞月亮的母亲
(1)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2)我吃了一惊,以为是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3)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4)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5)“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6)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7)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8)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9)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10)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11)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12)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13)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14)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15)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16)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17)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18)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19)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20)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21)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自己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有删改)
14.本文 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他三件事。(3分)

②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15.请简要说说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6.第(8)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展开余下试题17.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10)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3分)


18.小说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3分)


三、写作(40分)
19.生活中,有很多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曾经关爱你的人,温暖你的事,愉悦你的景,感动你的情……都定格在你的心灵深处。
请以“心灵深处的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立意自定;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不少于550字;
(5)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八年级秋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 略(10分)
2. 绯,凄,zhou,yun。4分
3. B ( 2分)
4. B ( 2分)
5. B ( 2分)
6. (一) C ( 2分)
(二) (1)《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纪实 毛泽东 周恩来 (5分)
(2)B ( 2分)
(3)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2分)
(4)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答到两点即可)
(2)(2)(关键要解释“红星”和“照耀”这两个词的意义,每个2分,共4分。)斯诺对中国共产党年轻领导人的采访,他们个人的经历,已不仅仅是他们的历史,更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如何成长,为什么能赢得成千上万青年男女拥护和支持的记录。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意思相近即可)
7、(一)(1)“汉字叔叔”成为“朗读者”(答题要领:抓住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即可)
(2) 示例:①您爱上汉字的原因是什么?
②您最喜欢的一个汉字是什么?
③在您创办的汉字字源网的留言里,最让您感动的一句话是什么?
(答题要领:有针对性,针对采访对象提问;有代表性,代表大多数人的期待;合乎场合和身份;评分标准:答对一条得1分,共3分)
(二)略
二、阅读理解
(一)(1)孤灯 秋雁 (“雨“”也可以,写“树“不得分)
(2)诗歌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分析:例一:“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迸”写出了乡愁之强烈;“入”,将乡愁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乡愁之绵长。例二:“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诗人停舟钱塘,入市沽酒,借酒消愁,思乡之愁终于得以排遣。
(二)9、(1)消散 (2)坠落(3)吃 (4)回头看
10、(1)略
(2)略
(3)(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11、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
12、热爱向往自然山水
附【乙】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汤泉中沐浴,水很热,其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有稍稍偏北的地方,又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就有谭。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潭水像雪花般飞溅,声音如雷鸣般轰响,令人既喜又惊。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傍晚时我们顺来路返回,在夕阳映照下山仿佛在燃烧,十分的壮观。或弯腰或抬头看这些山谷。到了江边,此时月亮出来,江水击打着,用双手捧着象碧玉般的水。回到家已是二 股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橄榄菜,有种萧索感,再也睡不着了。写下这些文字交给过儿,东坡记。
(三)
)13.①“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
②“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捞月亮;
④“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事例的概括。注意题干中的“从‘我’的角度概括”,同时,应仿照题目中已提供的样例。
14、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母亲无钱为儿子医治眼病)的情节作铺垫(伏笔);与结尾“捞起迷途之心”的内容相呼应(与文末“我”的转变形成对比)。(任三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语句表达作用的理解和把握。 答题时,应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个角度作答。
15、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爱。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和把握。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 、处境、性格、心理甚至可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故事情节作铺垫,暗示人物命运等。“提”“牵…‘踏…‘摸”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属于动作描写;“瘦弱的母亲”属于外貌描写;“用力地”“弓着腰”吃力地”属于神态描写。
16、母亲不惜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那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盐城”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