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380  2018-11-12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0]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期中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外国语学校2018-2019(上)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检测一(含答案)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衷(zhōng) 畎亩 殚精竭虑 (dān) 杳无消息
B. 镌刻(xié) 折戟 正襟危坐(jīn) 藏污纳后
C. 一厝(chuò) 殷勤 夷为平地(yí) 抑扬顿坐
D. 拂士(bì) 于腐 同仇敌忾(qì) 不能自已
【答案】A
【解析】
【详解】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B镌刻(juān),藏污纳垢。C一厝(cuò),抑扬顿挫。D迂腐,同仇敌忾(kà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衡阳市将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会道的林宇同学参赛。
B. 2018年宁夏新春彩灯文化节在银川市举行,璀璨的彩灯为市民打造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C. 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湘江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
D. 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应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A项“当仁不让”意思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和语境正相反;C项“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用法错误;D项“因地制宜”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用在句中不合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突然间我的心情变得烦燥、郁闷。而且这种感觉又是那么强烈,甚至到了要将人窒息的地步。
B. 55个航班被取消后,大约一万名旅客滞留在广州白云机场。
C. 帮助同学要诚惶诚恐,切不可骄傲自大。
D. 目前,一些文化产品粗制滥造,甚至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的问题,群众十分反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C项“诚惶诚恐”意思是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用法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从而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互换位置)
B. 故宫博物院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把“两千多年前的”调到“新出土的”后面)
C. 韩国允许美国在韩国建萨德导弹系统,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将“对于”调至句首,并在“导弹系统”后加“的事件”)
D. 未来,人们利用LIFI或许能够实现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可以上网,甚至能看高清视频。(在句末加“的梦想”)


浏览完整试题【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A项中的句子的语病不是语序不当,而是主语残缺。修改时,可删去“使”。
【点睛】语序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定语语序不当、状语语序不当、修饰语语序不当、关联词语语序不当、逻辑语序不当等。
5.请根据我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
好传统我们代代传承。春节,我们贴福舞狮共贺新禧;清明,我们踏青祭祖缅怀先人; , ; , ;重阳,我们登高祈福长寿延年。
【答案】端午,我们吃粽赛舟力争上游;中秋,我们吃饼赏月共享天伦;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仿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句式一致。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把例句中每一句话分割成几部分,确定保留与变化部分。②修辞相同。如果所给例句运用了某种修辞,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所使用的修辞相同。③字数大体相等。仿写时字数要尽可能与所给例句一样多。④语意连贯。所写句子要符合整段文字的内容,感情色彩、语体风格应保持一致。依据给出文本可以看出,仿写的内容应该是中国的两个传统节日;可选择“端午”和“中秋”,写出其节日的特点作答。注意句式要一致。
【点睛】仿写句子原则是:既要做到“形似”,又要做到“神似”。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努力创新。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晚次鄂州①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②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③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④声。
【注释】①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作者安史之乱时,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②估客:商人。 ③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④鼓鼙pí:本指军中所用大鼓与小鼓,后也指战事。
6.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云开雾散,可以望见远远的汉阳城;估计起来,这孤舟还须一日的路程。
B. 商贾们白日睡觉,是知道风平浪静;船夫们夜里呼喊,才发觉水涨潮生。
C. 鬓发衰白,与三湘的秋色交相辉映;离家万里,一片归心伴着明月前行。
D. 我想起家业,早已随战争荡然无存;只希望再在江上,听到频繁的军鼓声。
7.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 ;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
B. 这首诗截取飘泊生活中的片断,反映了百姓穷困潦倒的社会背景。
C.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是动中写静,静中写动的名句。
D. 诗中流露厌战,伤老,思归之情。
【答案】6. D 7. B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D项“我想起家业,早已随战争荡然无存;只希望再在江上,听到频繁的军鼓声”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末联直陈诗人的感慨。“旧业”指家中原有用以维持生计的产业。它已随着战乱而化为乌有。“鼓鼙”借指战乱。战争已使人倾家荡产,江海飘零,更哪堪江上再传来战鼓的声音?句中“更堪”意谓“更哪堪”,因受诗句的限制,省作“更堪”。这一句言外之意是:虽然战争已令我一无所有,但战火未熄,在逃难的途中,难保前方水路上不再碰上兵灾。倘若真的碰上,那简直无法忍受了。所以“只希望再在江上,听到”错!
【7题详解】
试题分析:B项“这首诗截取飘泊生活中的片断,反映了百姓穷困潦倒的社会背景”对诗的赏析不正确。本诗极力渲染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出入之迂也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0. 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 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饱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答案】8. (1) (曲折,绕远)   (2) (更替)   (3) (草木)
9. (1)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
(2)你的头脑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 10. C
【解析】
【8题详解】
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易”:更替。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迂”在现代汉语中也有“曲折,绕远”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指”:一直。“阴”:南岸。“彻”:改变、开窍。“曾”:竟然。


展开余下试题【10题详解】
C项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错。“妻子”只是“献疑”而已。“其妻”其实是支持愚公的,只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不足以“移山”,所以献疑。
【点睛】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选文有删改)
11. 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12. 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13.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2)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14. 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
【答案】11. “命好”是指:①闺女乖巧孝顺,夫妻恩爱;②不跟人闹意见(人缘好)。
原因:老刘①包容,不争长短;②豁达,不计得失。
12. ①内容上交待矛盾冲突的起因(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天大旱;邻居又不在家。
②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浇地和母亲不理解父亲等情节作铺垫。
13. ①“急”这里有“着急、生气”的意思,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不满,突出母亲“视地如命”。
②“急切”有“迫不及待”的意思,突出母亲内心的兴奋及对父亲言行的认同。
14. ①父亲的内心像阳光一样明亮;②父亲的言行像阳光一样温暖了周围的人;③邻居的回馈、母亲的理解像阳光一样让父亲感到温暖、幸福;④进一步升华了“水长流,情长在”的主题。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结合第一段分析即可。“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通过这个句子可以总结得出。其原因也可以用原文回答: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可以总结出,包容和不计较个人得失等原因。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此类考查文段在文中作用的题,可结合着具体内容来分析其在内容上的作用,如表现对象的特点、形象特征,表现情感等;在结构上,例如,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出下文等等。细读第4段,不难发现,内容上交待矛盾冲突的起因(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天大旱;邻居又不在家。在结构上,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浇地和母亲不理解父亲等情节作铺垫。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


展开余下试题【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阳光”既指现实中的太阳的光,也指父亲的心情,母亲的理解,邻里之间的和睦等。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现代文阅读
卖花婆婆
林紫
①雨不紧不慢不大不小地下着,这是江南特有的黄梅天,把整个城市下成了个水世界。
②正是清晨上班时分,车水马龙。人行道上游走着红伞绿伞花伞,远远望去,如飘着一朵朵水汪汪的红蘑菇绿蘑菇花蘑菇。
③我眯起眼迎着风卷起的水雾匆匆步行赶往单位,走到华鑫大酒店门前时,一声苍凉的呢喃从对面传来,抬眼望去,前方拐弯处闪出一位老年女丐,瘦小的身子披了一件补丁摞补丁的雨衣,花白的乱发从雨帽中披散开,一张核桃般风干的脸,左手端着个盘子,右手拄着根拐杖在风雨中蹒跚。
④我心中好一阵怜惜:这位老妪怕有七十多岁了吧?她的儿孙呢?她的家呢?遭遇了什么厄运令她在老迈之年孤苦伶仃沿街乞讨?我并不富有,但我总是无法从可怜的残疾人和老丐眼巴巴的目光下漠然走开。我赶紧打开钱包,摸出一张五元的票子捏在手中,我希望这点钱能给老妪带来一餐饱饭一丝温暖。
⑤老妪颤颤巍巍走近了。混浊的老眼企盼着我,将盘子托起。
⑥“妹子,要白兰花不?”
⑦一股浓郁的花香袭来,掀开湿湿的白纱布,盘子里整整齐齐码了一堆洁白的白兰花,用细铁丝挽了个扣,一头插一朵。长长的花瓣伸展着,闪着冰肌玉肤之光泽,像极了少女翘起的“兰花指”。
⑧原来是位卖花的婆婆,我暗笑自己什么眼神。
⑨“妹子,带一对白兰花吧,香一日哩。”老婆婆将拐杖扔下,拿起一对白兰花举到我眼前,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里都是意味深长的笑。
⑩枯藤般黑瘦的手,举着一对水灵灵的“兰花指”,这巨大的反差闪电般爆裂出一种蕴含深意的美,诉说着衰败与新生、一瞬与永恒的千古命题。
⑪有俊男靓女从我们身边擦过,他们心事重重步履匆匆,没有人肯拿出一分钟来解读这幅经典的画面。我顿生唏嘘之感:昔日那些轻盈的卖花姑娘呢?那一串串风铃般脆生生的叫卖声呢?莫非文明发展到今天,人非要老得不成样子了,才分外珍惜大自然天成的美丽和芬芳,用苍凉的呢喃劝世人与之共享么?
⑫“带一对吧,妹子。不贵哩,三角钱。”老婆婆很想做成一笔生意。
⑬“卖一对花,您老人家赚多少?”我接过白兰花挂在胸襟衣扣上。
⑭“五分钱。”
⑮五分钱!现在一个角币掉在地上人都懒得弯腰捡。我看着这位衣着寒酸的老人,将五元钱塞到她手里说:“婆婆拿好,不用找了。”
⑯老婆婆幽幽看了我一眼,笑得更欢了。
⑰“难得妹子惜老怜贫,我是在卖花,不是乞讨,怎好不找钱呢?”她说着从衣襟里掏出一个旧布包,一五一十找了一把零票子放到我手上,笑眯眯地说:“意外之财得不得,挣来的饭吃得心安。”
⑱老婆婆拾起拐杖,一步一点朝前走去,车轮轰鸣中又响起了苍凉的叫卖声:白兰花……
⑲回望老人佝偻的背影,羞愧加感动潮水般漫过我的身心,当一些寡廉鲜耻者在灯红酒绿中追名逐利之际,这位贫寒的卖花婆婆却用她的辛劳诠释了什么叫尊严。
(原文载于《珠海特区报》,有删改)
15. 请根据文中“我”对卖花婆婆的态度、情感变化过程,完成下面括号内容的填写(括号中填一个词语即可)。
( )→羞愧、感动→( )
16. 第⑪段为何写有俊男靓女心事重重从“我们”身边擦过?
17. 联系上下文,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老婆婆将拐杖扔下,拿起一对白兰花举到我眼前,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里都是意味深长的笑。
(2)回望老人佝偻的背影,羞愧加感动潮水般漫过我的身心。
18. 文章结尾说,“当一些寡廉鲜耻者在灯红酒绿中追名逐利之际,这位贫寒的卖花婆婆却用她的辛劳诠释了什么叫尊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
【答案】15. (1). 怜惜〈或:同情〉 (2). 尊重〈或:敬意〉
16. 写俊男靓女心事重重是与老婆婆的笑形成了对比,并引出思考:人是否要到老了,才能学会珍惜。突出老婆婆对大自然天成美丽的珍爱,对生活的热爱。
17. (1)外貌、神态的细节描写。以困顿中的笑容(强烈反差),来表现老婆婆对兰花的珍爱,对大自然天成的美丽与芬芳的分外珍惜,衬托其贫困中的乐观(对生活的热爱)。(2) “漫”原指水的蔓延滋生,这里是指羞愧和感动如潮水一般滋生,突出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内心被羞愧与感动占据。侧面突出老婆婆珍惜大自然天成的美丽与芬芳与用她的辛劳诠释尊严的举动令人敬佩。
18. 对比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人,贫寒的卖花婆婆雨晨卖花,自力更生,以劳动换取所得,自强自尊的行为,让“我”感动,心生敬佩;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像卖花婆婆一样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劳动去诠释尊严。
【解析】
【15题详解】
分析人物的态度、情感变化首先对文章的情节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人物的态度、情感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如此题可从第4自然段提取“我心中好一阵怜惜”中的“怜惜”;结尾“意外之财得不得,挣来的饭吃得心安”的语言描写赢得了“我”的尊重。
【16题详解】
考查情节安排的用意。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把俊男靓女心事重重与老婆婆的笑形成了对比。由此引出思考并突出中心,人不应到老了才学会珍惜,对生活的热爱要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
【17题详解】
欣赏文句或有表现力的词语。(1)“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里都是意味深长的笑”运用了外貌、神态的细节描写。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物的精神状态(老婆婆对兰花的珍爱)外,还要答出人物的情感(贫困中的乐观)。(2)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漫”本义:水的蔓延滋生。语境义:羞愧和感动突出速度之快,内心被羞愧与感动占据。侧面突出老婆婆珍惜大自然天成的美丽与芬芳。答题时要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词语对表现的人物形象的意义。
【18题详解】
此题是半主观试题。解答时一定要注意语据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句正好是文章的结尾,所以就有收束全文,深化中心的作用。一定要把文章所表达的中心答出来。从手法上讲,“当一些寡廉鲜耻者在灯红酒绿中追名逐利之际,这位贫寒的卖花婆婆却用她的辛劳诠释了什么叫尊严”又是一种对比,突出卖花婆婆自强自尊的精神。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希望。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也有叛逆、迷惘、冲动、鲁莽……回首往事,你是否为曾经的不谙世事感到后悔、自责、愧疚……
请以《我不该这样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填写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我不该这样做
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暑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广东省深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38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